引領臺灣邁向人工智慧島 經濟部辦理智慧創新大賞、培育AI人才
為了號召更多企業及學生投入AI應用技術的研發,並孕育更多AI專業人才,經濟部近日辦理首屆「智慧創新大賞」,共吸引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決賽在233個隊伍中選出93個獎項,而8個金牌分別由網威智慧科技、鈺立微電子、悠由數據應用、振生半導體、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以及英國、菲律賓等團隊獲得。
為了號召更多企業及學生投入AI應用技術的研發,並孕育更多AI專業人才,經濟部近日辦理首屆「智慧創新大賞」,共吸引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決賽在233個隊伍中選出93個獎項,而8個金牌分別由網威智慧科技、鈺立微電子、悠由數據應用、振生半導體、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以及英國、菲律賓等團隊獲得。
[caption id="attachment_171587" align="aligncenter" width="1920"]
經濟部近日辦理首屆「智慧創新大賞」,吸引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圖/經濟部提供)[/caption]
經濟部何晉滄政務次長在頒獎典禮中指出,AI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產業結構,從製造、醫療、金融以至於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服務,幾乎沒有一個領域不受影響。
延伸閱讀:經濟部助攻產業導入AI節能技術 預計3年內節電206億度
何晉滄表示,「智慧創新大賞」以競賽平台將人才培育、技術應用及產業需求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面對各行各業對AI技術的高度期待,希望透過實作導向的方式,鼓勵更多創新構想真正接上產業的需求。「讓臺灣在發展AI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培養新的人才、產出新的解方。」未來經濟部也將持續透過政策資源與產業接軌,協助更多創新成果落地,實踐在地價值。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則提到,為了協助產業快速強化AI人才及應用的能量,經濟部除了透過智慧創新大賞的舉辦,也將結合學校及法人研究機構的試產線能量,協助企業進行設計、新產品的研發與打樣,並與相關單位包括中企署、產發署共同合作,協助產業AI轉型,並養成AI實作專業人才。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表示,日前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發展AI發展,「缺乏相關技術人才」是企業挑戰之首,而全球人工智慧指標也顯示,臺灣基礎建設雖然排名第4,但人才(排名38名)、研究(排名27名)及商業化(排名39名)都急需提升,這次籌辦智慧創新大賞就是希望以競賽快速強化AI應用落地及培育相關人才。
首屆「智慧創新大賞」參賽作品橫跨資通訊(18.4%)、製造(16.2%)、醫療(15.9%)、批發零售(10.2%)、教育(8.6%)和金融(7.8%)等領域,超過100家新創及中小企業、上市櫃公司的參賽,進一步加速AI技術在臺灣各產業的導入。經濟部期望,每年舉辦的「智慧創新大賞」可成為國內推動AI技術發展、人才培育與創新應用的重要平台,持續發掘更多潛力新星,透過決賽現場的展示與交流,營造參賽團隊間激盪創意、交換想法的環境,同時促成企業與優秀在學及國際人才的即時媒合,加速催生AI創新應用、培育橫跨各行各業的AI人才,引領臺灣邁向「人工智慧島」的願景。
這篇文章 引領臺灣邁向人工智慧島 經濟部辦理智慧創新大賞、培育AI人才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彭夢竺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