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連結生命的一片風景

在生命樂曲結束前,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終章;樹、海、花等多元環保葬,就是對它最淋漓盡致的詮釋。《卓越雜誌》將以花蓮鳳林「婆媳同樹」故事,讓您重新看待生命間的連結。

在雨中,田世勇身旁的櫸樹底下,擺著幾塊貼有姓名的紅磚,是母親與太太在此長眠的標記。(楊婷婷/攝影)

清明結束的兩個月後,我們與公墓管理人陳耀虔,一同站在花蓮鳳林第一公墓裡,當日依舊細雨紛紛,天空看過去一片灰濛濛,他領著我們,踏遍這處只需五分鐘就能繞完一圈的園區。

陳耀虔站在寫著「反璞歸真」字樣的入口處,樣子不到三十歲,他俏皮的用台語說:「在這裡做八年了,以後還想把樹木的部分弄得莊嚴一點,只要周圍種些松樹,再點綴些修剪過的造型灌木,就很有『氣味』了」。

前年十月,這座公墓被居民、道士、鄉公所官員擠得水洩不通,報紙、電視台更曾一連兩天對該地進行大幅報導,因為這裡啟用後,即為當地首座「骨灰植存區」,這也代表,內政部推行十多年的環保葬觀念,已蔓延到東台灣。

將情感「植存」 鳳林故事吸引民眾目光

這裡沒有一般墓園陰森雜亂的印象。穿過入口後的步道兩旁,是韓國草與牧草組成的綠地,園區盡頭,一座木製拱橋跨坐在石頭砌成的池塘上。走在這裡,就像散步在公園一樣。

再往草叢中仔細一看,幾塊貼有姓名的紅磚散落在櫸樹底下,其中一塊,是這座園區啟用時,第一位先人植存在此的標記。

曾經,來自台北的郭小姐,千里迢迢和先生、小孩帶著母親的骨灰,從老家台南搭火車繞過半個台灣來到這裡。當時,郭小姐被報紙上一篇「婆媳同樹」的故事感動,便前往鳳林察看,卻驚訝發現當地環境優美,與熱門搶手、至少得排隊半年的台北植存區相較下,實為一時首選。

報導中,這對生前要好到鄰居皆讚賞的婆媳,即是園區啟用時,第一個長眠此地的先人。

遺鰥追憶 婆媳生前形影不離

本刊透過鎮公所聯繫上這對婆媳的家人、五十九歲的田世勇向讀者分享,其母楊義妹、妻子王美霜長眠在這處綠意盎然花園的溫馨故事。

「你要問我跟太太的認識過程喔?」田世勇不好意思的笑說,「其實我是去她家認識的。」退伍後,田世勇回到鳳林當起水電工,除了白天與友人一同工作,他更開始兼差,另外自己接案子。「太太家剛好要在吉安蓋房子,我晚上就是去她家做水電,那時認識後,日久生情嘛,後來請媒人講一講就娶進門了」。

「我太太國中沒畢業,以前留在家裡務農,個性樸實、待人真誠,自然跟我父母親、兄弟姊妹們相處融洽,」田世勇說,「後來,我媽媽身體時好時壞,老人家的血壓、肺都有些老毛病,所以她的起居、運動、去醫院都是我太太在照顧」。

「兩人幾乎形影不離啦,她們平常吃飽飯後就出去外面散步、兜風,以前還騎著摩托車到處跑。家裡如果要買吃的,因為菜市場很近,甚至有些菜自己種、根本不用買,吃飯時,就是我太太煮給媽媽吃」。

「後來,家裡三個孩子要讀高中、上大學,必須賺得比務農多,所以我太太決定開一間製麵工廠,記得是李登輝當選總統那年開業的。她學做麵花了半年多時間,我後來也去學,才兩個月就學會,」田世勇自豪地說。

一家人,在其後十六年間,繼續彼此融洽的相處、生活著,直到一位家中成員離開人世。

妯娌、夫妻、母子間深刻感情 在樹下永遠延續

「我太太在開業後,不知怎麼得到這憂鬱症,我們也沒辦法,」田世勇說,「老二跟老三,看到母親得病,還孝順的自動留在家中幫忙。」田世勇說:「她憂鬱症犯的時候經常往醫院跑,在裡面一、兩個月不能出來,就住在醫院的十樓精神科,持續好幾年了」。

「我媽媽得知媳婦得憂鬱症後,反應怎麼樣?」「因為以前都是我太太在照顧,她真的很孝順,走了以後,我媽媽一想到她就掉眼淚,隔沒三個月,也被我太太帶走了……她們就是感情很好的一對婆媳,要我講,我不會再講了」。

通往人心的道路總是曲折,與田世勇的採訪一度中斷,我們坐在園區旁的一處小屋裡,沉默的只聽得見外頭鳥鳴,彷彿整個時空,都被拉回到他過去的記憶中。

據了解,鳳林鎮的先人皆在園區附近的靈骨塔安置,而田世勇的祖父、母,生前是最早有意願要將自己「回歸大地」的居民,但由於田世勇的伯父當時不肯點頭答應,才跟其他人一樣晉塔,直到前年的植存園區啟用。

我們第一次與田世勇在園區內碰面時,他說:「會採用樹葬,是家中長輩本來就有這個想法,以前祖父母想,以後骨灰找個地方用灑的就好,但伯父不肯。而我母親過世的時候,爸爸也是堅持祖父母當初的想法。直到鎮長他們,講了一個樹葬的觀念」。

人死後回歸大地的意義,不僅是解決環保、與活人爭地問題,在大樹下、花園中,活著的人們,能夠親近他們的摯愛,並對生命間的連結,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就像田家婆媳在這座綠意盎然的園區裡,「反璞、歸真」的延續彼此間情感。

【完整內容請見《卓越》月刊2014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