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毛小孩,我的家人

寵物,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更如同家人般的存在,於是,當寵物病故或逝世時,飼主自然是傷心和不捨。幫牠們辦一場身後事,成了許多飼主為這場緣分劃下句點的選擇;懂的人了解其意義,不懂得人覺得太誇張,無論如何,都是一堂飼主必修的生命教育學分,也為寵物殯葬市場帶來蓬勃的商機。

這一天,在淡水三芝正舉辦著一場寵物的葬禮。

一堂飼主必修的生命教育學分

再見!毛小孩,我的家人
(本刊資料室)

熊熊是隻十四歲的白色博美犬,是全家從小就捧在手掌心上的寶貝,每當飼主蕭小姐將牠帶回娘家時,就由大阿姨林翠碧負責照顧;林翠碧是重聽殘障人士,貼心的熊熊便扮演起她的耳朵。
早上熊熊都會叫林翠碧起床,還會開心地在原地轉圈圈,讓人看了就心情好;只要門鈴響,牠就會吠叫提醒外頭有人;做菜時,熊熊也會不吵鬧地趴在一旁看她煮飯,她笑說她們是「老人與狗」,熊熊雖然不會說話,可是有很多動作就好像人一樣,讓她感到很窩心,也漸漸地把熊熊當家人一般看待。

看著牠的最後一面,在場的飼主與家屬們都不捨地別過頭去不忍心再看。「別讓眼淚滴到棺材內,不然熊熊會捨不得走。」一旁的釋傳華法師說道。送進火化時,大家一聲聲地喚著:「熊熊,看到火要快跑喔!火要來了,熊熊,快跑!」全場都哭紅了眼睛,連男生也不禁落下男兒淚,聲嘶力竭地喊著。

為熊熊買生前契約是林翠碧的主意,當時她正替自己買生前契約,得知寵物也有生前契約,她想:「熊熊也是我的家人呀!我們把牠當家人對待,身後事當然也希望如人一般處理。」雖然所費不貲,但為了家人,一切都值得。

火化結束時,釋傳華法師說熊熊的骨頭上燒出了舍利花,這是主人常和牠說話、有互動,受主人疼愛、聰明的寵物才會有的結晶,在佛家來說是今生有了修行,可以再到地藏王那繼續修行,或者進入下一道人的輪迴。無論相信與否,對飼主來說,都是一種安慰,心愛的毛小孩靈魂可以得到好的歸屬了。

熊熊被安置在寵物生命紀念園區中,在晉塔的那一刻,蕭小姐摸著骨灰罐輕聲地說:「熊熊,以後你就要住在這裡了,要乖乖的唷!」從小拉拔長大的愛犬,從此之後就得永別,那最後一聲的叮囑,充滿了慈愛與不捨。在這一場生命教育旅程中,她說:「年輕時要養哪有想那麼多,但實在太痛了,以後再也不養會看著牠死的小孩了」。

成長中的寵物殯葬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