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間小路 遇見頂真的創作壁畫
走進新港板頭社區 彷如置身小小藝術村
越堤大壁畫以社造的模式為起點,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感的設計,柔性地將藝術帶入公共空間,正是為「藝術介入空間」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嘉義縣新港鄉是台灣推動社區營造的鼻祖,在地方人士多年來的努力下,新港越來越漂亮了,已成為全國各地社區工作者取經的對象。8月3日,一群人來到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社區,再度驗證了這個看法。
古笨港的歷史
如果要開車到板頭社區,順著嘉164、159縣道往西行一過高鐵高架的下方後,立即轉進入右邊的小路,便可到達板陶窯。沿途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出現頗富創意的藝術裝置,像是樹立枕木所形成的「大川詩道」及一隻隻的「白鷺鷥」,這些白鷺鷥就是板陶師傅所製作的馬賽克造形拼貼。此外,縣級國寶的嘉義客運售票亭外停放著鐵皮公車、復原的板頭厝車站,讓時光停留在三、四十年前,讓人彷彿仍可嗅到當年人群熙攘的景況。
而這個小小的村子內,還有頂菜園鄉土館、舊河道土豆乾(黃水水的文化工作室)、二級古蹟水仙宮,板陶窯交趾及陶華窯剪黏文化園區,其所生產的素材供應著台灣各大小廟宇的剪黏裝飾材料。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再配合在地多元景觀,已讓板頭社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小藝術村。
進到村子,會看到台糖舊鐵道由南向北貫穿於整個村莊,這段鐵道早年是貫穿嘉義與雲林,扮演重要的運輸任務,直到民國71年才功成身退。其後政府在民國87年時想將跨越北港溪的復興鐵橋拆除,在地方文史團體的奔走下,加上古笨港文化遺趾(崩溪缺)的搶救考古發掘工作的進行,鐵橋才得以被保存下來,並於民國90年正式登錄為嘉義縣歷史建築。
後來在行政院文建會等單位的協助下,古笨港遺址變身為「古笨港考古園區」,這座仿十三行博物館外觀的地標性的景觀牆,矗立於北港溪南岸。而由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所執行的「古笨港越堤及周邊環境景觀空間改善計畫」的剪黏越堤牆面,便是交錯在這,具有與台灣移民史相呼應的意味。
在此背景下,原本一開始協會理事長陳忠正對於越堤的交趾剪黏構圖,是以「唐山過台灣」做為思考主軸。事實上,陳忠正很早以前就有心計劃於越堤上製作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交趾剪黏牆面,以連結板頭厝形成剪黏交趾藝術村的歷史意義。
如果從台灣剪黏工藝的發展歷史來看,不難理解陳忠正初期的想法。在百年內它已然歷經了許多的轉折,因為工藝技法常是伴隨著材料取得之難易而改變。日治時期的剪黏主要以碗片為主體,戰後因為台北龍山寺要翻修,可是台灣的陶碗太厚,不利切割,而日本碗又因政治關係,不易取得。恰巧廟方有位委員在經營玻璃工廠,那次的翻修遂以玻璃取代碗片,成為當年及後來剪黏的特色,但是玻璃在戶外是相當不容易保存維護,尤其熱脹冷縮對其影響最巨,一場西北雨或是颱風便可造成損害。
以傳統工藝為媒材創作
20年前,嘉義縣義竹鄉下溪州鳳山宮要做剪黏,找了郭慶助師傅與陳忠正,他二人說服廟方以燒陶的方式來取代玻璃,便領著廟的主事者到基隆的獅頭嶺去看一座小廟,其屋頂剪黏裝飾就是以陶片做成,有這實例在前,廟方遂應承由其二人接下鳳山宮的剪黏,而鳳山宮便成為南台灣最早以陶瓷做為剪黏裝飾材料的廟宇,完成後,雙方都非常滿意,也避開了玻璃較為容易損壞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也因此流傳開來,順利的取代玻璃在剪黏工藝的地位。後來,陳忠正引入了瓦斯隧道窯及馬賽克模具機械,不斷地改進各項生產技術,質與量都大為提昇,成為台灣剪黏材料的主要供應者。並在五年前開始進行交趾陶、剪黏精緻化、藝品化,甚至是藝術化的工作。
但陳忠正並不以此自滿,已經擁有幾間工廠的他,認為應當對地方有所貢獻。由於陳忠正及謝秋緞夫婦二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板頭人,就義無反顧地跳出來帶著社區居民,一步一腳印,照料古笨港園區的一草一木,最讓人可以感受到在地智慧的是,陳忠正利用兩棵已枯死的景觀樹木主幹,做成的新港阿兄、阿嫂大型立體馬賽克雕塑,而這裡現在已是新港板頭村裡最著名的觀景指標。
園區旁的原本的荒地現已轉變為一池香水蓮花與美感角落,後來陳忠正又有將越堤綴以交趾剪黏的構想,該計畫後來被選入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的15件計畫之一,這是唯一以傳統工藝為主要創作的計畫,格外具有意義。
從唐山過台灣到鄉村四季
從文建會核定計畫後,陳忠正就開始積極與雲科大聶志高老師討論設計。由於評審委員建議,設計元素或可去繁從簡,所以設計圖稿從傳統廟宇式的「唐山過台灣」轉換成現代社會主義式的,後來轉變為以在地原生樹種「苦楝」為題。聶志高說明在板頭厝這地方,冬天海風凜冽,一般樹木生長不易,而苦楝這一台灣原生種的樹木卻能生長得最好。它春天會開出白花,夏天則為綠葉,秋天則結成黃色果實,入冬後全樹呈現枯枝的假死狀態,以待來春再放花蕊。所以一開始他設計了四棵苦楝分別代表四季變化,後來認為四棵不夠整體,最後徵得社區同意,以一棵樹來涵蓋、展現四季的意象。
「照起工」的創作精神
越堤現場施作前,要準備的剪黏苦楝花需有一千多朵,這部分用掉了一千多只特製的白瓷大碗,及不知多少的紫碗,而每一朵由熟練的師傅製作,各要三個多小時,所以光是準備白花這部份就至少需要五千個工時。其他如燒製高溫瓷碗及交趾陶(苦楝的共同昆蟲),剪出葉片、果實,收集酒甕還得花上許多時間。五月中下旬終於開始現場施作,從壁面整理、放樣(打底稿)、鎖壁虎、綁白鐵條、放白鐵網,之後才能上混凝土,塑造樹的大型,最後才是現場剪黏與修飾。現在越堤剪黏工作已近尾聲,白花、綠葉、果實與枝幹的整體效果與地景相互融入,它就像鄉間的苦楝樹展現強勁的生命力,卻又低調而不會突兀於大的地表之上。
負責此次剪黏工作的三位師傅,每個人都至少有二、三十年以上的經驗,當8月3日記者至現場訪問時,幾位師傅正在鷹架上做「冬枝」的收尾工作。他們踩在約二層樓高的鷹架上,其中一位師傅正在用毛筆做泥水潤飾,有人問道:「這麼高的地方,從下面根本看不見粗細差異,需要做到這麼細嗎?」只聽師傅淡淡地說:「嘛是要照起工做。」相對於現代人因講求效率而急就章現象,對照出他們對一件事的「頂真」態度。
藝術介入空間新典範
所以當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的五位審查委員再次來到板頭厝的越堤,一致給予了這個計畫最高的評價,一點也不令人意外。這個計畫除了當初設計方向正確,更主要是他們的工作態度實在是無可挑剔。難怪文建會官員也不禁讚嘆說:「藝術介入空間需要有好的案例來詮譯,而越堤大壁畫以社造的方式為起點,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感的設計,柔性地將藝術帶入公共空間,正可為『藝術介入空間』下一個最佳的註解。」而國藝會孫華翔總監也認為這一計畫具有典範性意義,值得加以宣傳,擴大其效益。
可以想見,完工後的越堤空間將以最協調形式詮釋在地文化,讓剪黏工藝與自然美學更貼近民眾的生活,也讓更多人窺見鄉村四季之美與傳統工藝,讓人進一步認識原本就存在於台灣鄉村中的工藝文化與生活美學。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9月號-第389期】
越堤大壁畫以社造的模式為起點,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感的設計,柔性地將藝術帶入公共空間,正是為「藝術介入空間」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嘉義縣新港鄉是台灣推動社區營造的鼻祖,在地方人士多年來的努力下,新港越來越漂亮了,已成為全國各地社區工作者取經的對象。8月3日,一群人來到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社區,再度驗證了這個看法。
古笨港的歷史
如果要開車到板頭社區,順著嘉164、159縣道往西行一過高鐵高架的下方後,立即轉進入右邊的小路,便可到達板陶窯。沿途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出現頗富創意的藝術裝置,像是樹立枕木所形成的「大川詩道」及一隻隻的「白鷺鷥」,這些白鷺鷥就是板陶師傅所製作的馬賽克造形拼貼。此外,縣級國寶的嘉義客運售票亭外停放著鐵皮公車、復原的板頭厝車站,讓時光停留在三、四十年前,讓人彷彿仍可嗅到當年人群熙攘的景況。
而這個小小的村子內,還有頂菜園鄉土館、舊河道土豆乾(黃水水的文化工作室)、二級古蹟水仙宮,板陶窯交趾及陶華窯剪黏文化園區,其所生產的素材供應著台灣各大小廟宇的剪黏裝飾材料。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再配合在地多元景觀,已讓板頭社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小藝術村。
進到村子,會看到台糖舊鐵道由南向北貫穿於整個村莊,這段鐵道早年是貫穿嘉義與雲林,扮演重要的運輸任務,直到民國71年才功成身退。其後政府在民國87年時想將跨越北港溪的復興鐵橋拆除,在地方文史團體的奔走下,加上古笨港文化遺趾(崩溪缺)的搶救考古發掘工作的進行,鐵橋才得以被保存下來,並於民國90年正式登錄為嘉義縣歷史建築。
後來在行政院文建會等單位的協助下,古笨港遺址變身為「古笨港考古園區」,這座仿十三行博物館外觀的地標性的景觀牆,矗立於北港溪南岸。而由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所執行的「古笨港越堤及周邊環境景觀空間改善計畫」的剪黏越堤牆面,便是交錯在這,具有與台灣移民史相呼應的意味。
在此背景下,原本一開始協會理事長陳忠正對於越堤的交趾剪黏構圖,是以「唐山過台灣」做為思考主軸。事實上,陳忠正很早以前就有心計劃於越堤上製作全台灣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交趾剪黏牆面,以連結板頭厝形成剪黏交趾藝術村的歷史意義。
如果從台灣剪黏工藝的發展歷史來看,不難理解陳忠正初期的想法。在百年內它已然歷經了許多的轉折,因為工藝技法常是伴隨著材料取得之難易而改變。日治時期的剪黏主要以碗片為主體,戰後因為台北龍山寺要翻修,可是台灣的陶碗太厚,不利切割,而日本碗又因政治關係,不易取得。恰巧廟方有位委員在經營玻璃工廠,那次的翻修遂以玻璃取代碗片,成為當年及後來剪黏的特色,但是玻璃在戶外是相當不容易保存維護,尤其熱脹冷縮對其影響最巨,一場西北雨或是颱風便可造成損害。
以傳統工藝為媒材創作
20年前,嘉義縣義竹鄉下溪州鳳山宮要做剪黏,找了郭慶助師傅與陳忠正,他二人說服廟方以燒陶的方式來取代玻璃,便領著廟的主事者到基隆的獅頭嶺去看一座小廟,其屋頂剪黏裝飾就是以陶片做成,有這實例在前,廟方遂應承由其二人接下鳳山宮的剪黏,而鳳山宮便成為南台灣最早以陶瓷做為剪黏裝飾材料的廟宇,完成後,雙方都非常滿意,也避開了玻璃較為容易損壞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也因此流傳開來,順利的取代玻璃在剪黏工藝的地位。後來,陳忠正引入了瓦斯隧道窯及馬賽克模具機械,不斷地改進各項生產技術,質與量都大為提昇,成為台灣剪黏材料的主要供應者。並在五年前開始進行交趾陶、剪黏精緻化、藝品化,甚至是藝術化的工作。
但陳忠正並不以此自滿,已經擁有幾間工廠的他,認為應當對地方有所貢獻。由於陳忠正及謝秋緞夫婦二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板頭人,就義無反顧地跳出來帶著社區居民,一步一腳印,照料古笨港園區的一草一木,最讓人可以感受到在地智慧的是,陳忠正利用兩棵已枯死的景觀樹木主幹,做成的新港阿兄、阿嫂大型立體馬賽克雕塑,而這裡現在已是新港板頭村裡最著名的觀景指標。
園區旁的原本的荒地現已轉變為一池香水蓮花與美感角落,後來陳忠正又有將越堤綴以交趾剪黏的構想,該計畫後來被選入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的15件計畫之一,這是唯一以傳統工藝為主要創作的計畫,格外具有意義。
從唐山過台灣到鄉村四季
從文建會核定計畫後,陳忠正就開始積極與雲科大聶志高老師討論設計。由於評審委員建議,設計元素或可去繁從簡,所以設計圖稿從傳統廟宇式的「唐山過台灣」轉換成現代社會主義式的,後來轉變為以在地原生樹種「苦楝」為題。聶志高說明在板頭厝這地方,冬天海風凜冽,一般樹木生長不易,而苦楝這一台灣原生種的樹木卻能生長得最好。它春天會開出白花,夏天則為綠葉,秋天則結成黃色果實,入冬後全樹呈現枯枝的假死狀態,以待來春再放花蕊。所以一開始他設計了四棵苦楝分別代表四季變化,後來認為四棵不夠整體,最後徵得社區同意,以一棵樹來涵蓋、展現四季的意象。
「照起工」的創作精神
越堤現場施作前,要準備的剪黏苦楝花需有一千多朵,這部分用掉了一千多只特製的白瓷大碗,及不知多少的紫碗,而每一朵由熟練的師傅製作,各要三個多小時,所以光是準備白花這部份就至少需要五千個工時。其他如燒製高溫瓷碗及交趾陶(苦楝的共同昆蟲),剪出葉片、果實,收集酒甕還得花上許多時間。五月中下旬終於開始現場施作,從壁面整理、放樣(打底稿)、鎖壁虎、綁白鐵條、放白鐵網,之後才能上混凝土,塑造樹的大型,最後才是現場剪黏與修飾。現在越堤剪黏工作已近尾聲,白花、綠葉、果實與枝幹的整體效果與地景相互融入,它就像鄉間的苦楝樹展現強勁的生命力,卻又低調而不會突兀於大的地表之上。
負責此次剪黏工作的三位師傅,每個人都至少有二、三十年以上的經驗,當8月3日記者至現場訪問時,幾位師傅正在鷹架上做「冬枝」的收尾工作。他們踩在約二層樓高的鷹架上,其中一位師傅正在用毛筆做泥水潤飾,有人問道:「這麼高的地方,從下面根本看不見粗細差異,需要做到這麼細嗎?」只聽師傅淡淡地說:「嘛是要照起工做。」相對於現代人因講求效率而急就章現象,對照出他們對一件事的「頂真」態度。
藝術介入空間新典範
所以當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的五位審查委員再次來到板頭厝的越堤,一致給予了這個計畫最高的評價,一點也不令人意外。這個計畫除了當初設計方向正確,更主要是他們的工作態度實在是無可挑剔。難怪文建會官員也不禁讚嘆說:「藝術介入空間需要有好的案例來詮譯,而越堤大壁畫以社造的方式為起點,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感的設計,柔性地將藝術帶入公共空間,正可為『藝術介入空間』下一個最佳的註解。」而國藝會孫華翔總監也認為這一計畫具有典範性意義,值得加以宣傳,擴大其效益。
可以想見,完工後的越堤空間將以最協調形式詮釋在地文化,讓剪黏工藝與自然美學更貼近民眾的生活,也讓更多人窺見鄉村四季之美與傳統工藝,讓人進一步認識原本就存在於台灣鄉村中的工藝文化與生活美學。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9月號-第3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