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文化旅遊 文建會扮推手

行政院文建會長期深耕文化,透過輔導社區總體營造、活化文化資產、設立地方文化館及鼓勵視覺、表演藝術創作等方式,展現地方蘊藏的生命力,彰顯在地文化新價值,讓台灣變得很不一樣。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社區無窮的活力在迸放,深度的文化資源在累積。這些古蹟、文化館、社區也慢慢成了旅遊的新據點,讓更多台灣人民看見台灣蛻變。文建會希望藉由這些台灣的文化優勢,發展精緻且具深度的文化之旅,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之美。

除了日月潭、阿里山及太魯閣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旅遊景點之外,台灣還有許許多多景點可以被看見,被發崛。文建會第二處處長陳濟民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台灣擁有豐富而多元的文化特色,應可透過推展文化旅遊的方式,將台灣的文化特色推薦給國內民眾、陸客和國際友人。未來,文建會將持續扮演文化旅遊的內涵及資訊提供者,與觀光局、青輔會、經濟部等跨部會合作,讓台灣的旅遊面向拉得更廣,走得更深。


彰顯地方品牌特色
國人到國外旅遊,可能很熟悉羅浮宮、凱旋門,但對於國內的文化景點反而所知甚少。事實上,國內各鄉鎮的社區文化都極具特色,許多地方文史工作者或社造協會也都致力於活化地方特色,讓社區也能成為旅遊的賣點。

另一方面,文建會積極推廣這些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景點,包括地方文化館、創意文化園區、表演場所、古蹟、歷史建築等。這些場域,都深具地方品牌特色,若將這些文化資產與旅遊行程相結合,將有助國人在旅遊中認識台灣文化之美。

以南投埔里桃米社區、宜蘭蘇澳白米社區為例,這些文化景點早已發展出當地的文化特色,也吸引不少人潮。然而,陳濟民處長指出,一般民眾或旅行業者未必知道台灣還有許多類似具有歷史文化涵義的景點,比如嘉義市祥太文化館、嘉義縣國家廣播文物館、新港香藝文化館、台南縣楊逵文學紀念館、後壁鄉土溝社區、花蓮縣松園別館、七星柴魚文化館、台北縣煤礦博物館、新竹縣蕭如松藝術園區等,這些都是值得努力推廣的地方。

不過,在現實上,由於國內許多具豐富文化內涵的文化景點,大多位處偏遠,且無明顯路標及雙語標示,加上旅行團規劃路線多以大型遊覽車所及之處為主,使得台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受限於交通等問題,在推展上有實際上的困難。陳濟民指出,這些客觀條件仍有待突破,才能吸引更多遊客走進社區,深入台灣各角落。


新推出文化旅遊資訊入口網
文建會為了持續推展文化旅遊的深度內涵,也透過各式媒介行銷台灣的文化特色。例如建置「地方文化館」網站、「台灣社區通」網站,最近又推出新版的「文化旅遊資訊」入口網,其中已建置各縣市文化景點600餘個及規劃主題旅遊行程20餘條,這些入口網,並與相關部會、各縣市政府連結。

陳濟民表示,文建會扮演提供素材的角色,再由各部會、旅行業者自行搭配套裝行程,「因此文建會就像是文化觀光的營養師,旅行業者則負責炒出一道道好菜。」

舉例來說,青輔會目前發行的青年旅遊卡,以及推出的「青年壯遊家大募集」活動,透過文建會媒合的文化景點加入青年旅遊卡特惠網絡,將能增進國內外的青年學子藉此認識台灣的文化魅力。經濟部「幸福巴士GO計畫」,則引領民眾體驗國內具觀光人文特色的景點,未來文建會的文化景點也可以納入幸福巴士的遊程中。


強化導覽解說

提高旅遊者接受度
近來,文建會亦初步規劃4條文化旅遊示範行程,分北、中、南、東四區,邀集國內旅遊雜誌主編、旅行業者實地踏勘。陳濟民說,文建會初步推薦的文化景點,以具有文化內涵價值為主,並考慮到當地友善環境,包含交通、展示解說、導覽專業及精采度等。

然而,目前推展文化旅遊仍有亟待突破之處。陳濟民表示,導覽解說員的專業度相當重要,必須能將該文化景點的地方軼聞、趣事、稗官野史等精采呈現,讓旅客聽得津津有味。

因此,文建會將加強導覽人員的解說能力,除了文化內涵的專業解說之外,並兼顧說故事能力,以提高聽者的接受度。「文化景點的故事性、深層的人文內涵,必須透過導覽解說,才能真正彰顯出來,否則民眾不熟悉,多半是走馬看花,」陳濟民解釋。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8月號-第388期】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