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新故事 細數產業風華
〈台南鹽鄉風情之旅〉──陳艷秋帶路
台南縣七股、北門、學甲、將軍、佳里和西港為北門區六鄉鎮,因長年受海風吹拂及海水侵蝕,土壤鹽分高,又稱為鹽分地帶。踩踏在終年豔陽高照的鹽鄉,迎面吹來的微風都帶有些許鹹味,但有味道的不只是空氣而已,樸實的莊稼人與產業活動的交織,孕育了無限風華,值得旅人慢慢咀嚼……
熟悉鹽分地帶的在地作家陳艷秋,也是北門社區大學的老師,經常會帶著學生導覽當地的文化景點,她指出,鹽分地帶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影響當地產業活動及宗教信仰甚巨。看天吃飯、靠海為生是濱海地區的生活寫照,半漁半農半鹽則是這裡的產業縮影。隨著時代變遷,早年生活與產業形態或許已不復見,但透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現在鹽鄉地帶保留為數不少的文化資產,透過活化及社區營造等方式,讓鹽鄉得以繼續以其特有姿態為這塊老地方訴說新的故事。
台灣鹽博物館—
台灣鹽業的歷史結晶
由於鹽鄉聲名遠播,加上經營得法的關係,使得台灣鹽博物館已成台南縣濱海地區重要的地標。台灣鹽博物館,仿食鹽結晶外觀設計,清楚揭示博物館主題。藉由模型展示、實物、紀錄片、圖文、遊戲等設計,呈現台灣鹽業的發展史、製作過程以及鹽的科學知識與生活應用。由於該博物館深具典藏、展示、保存與教育功能,無疑是台灣鹽業史最美的結晶。
鹽博館位於七股鹽埕區,靠近鹽山、潟湖及溼地,雖然傳統鹽業早已吹起熄燈號,不過當地豐富的溼地資源成為許多鳥類覓食、棲息的天堂,連黑面琵鷺每年也遠渡重洋飛來過冬。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無國界的憐憫之門
鹽分地帶由於早期難以取得飲用水,挖深井飲用成為普遍因應之道,卻也鑄成烏腳病的悲劇。
烏腳病,俗稱「烏乾蛇」。因長期飲用地下水而受到砷污染所引發的區域性疾病,民國四、五十年沿著八掌溪兩側在北門、學甲、布袋和義竹四個鄉鎮蔓延開來。嚴重時趾頭變黑潰爛,組織壞死,即使截肢仍無法阻止惡化,令患者痛不欲生。成立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美籍人士孫理蓮女士,遂於北門鄉設立免費診所,為烏腳病患籌措裝設義肢經費,並請王金河醫師負責醫療,免費照顧患者。電影「一隻鳥仔哮啾啾」即以北門鄉烏腳病為題材拍攝。
隨著醫療技術和居住環境的改善,烏腳病在當地早已絕跡,在王金河醫師的協助下,醫療紀念館於2007年開幕。紀念館完整保留當時診治病患的絕大部分場景、珍貴文物與器材,記錄許多人對烏腳病的付出與奮鬥過程。身為當年北門鄉唯一的醫師,王金河將其一生奉獻給烏腳病患,被奉為「烏腳病之父」;謝緯醫師長年每週一次帶著護士和工具,從南投趕來為患者動手術,同樣令人動容。除了醫療、收容病患,王醫師夫婦並爭取政府經費補助,創設草蓆工場、手工藝訓練所,教導痊癒患者學習一技之長。
透過15分鐘的短片播放,在認識烏腳病帶給患者痛苦絕望的同時,卻也讓人看見愛與奉獻的光輝。
南鯤鯓代天府
王爺信仰護守漁鄉數百年
王爺信仰起源於瘟神信仰,隨漢人移民及放流的王船,一路來到台灣生根茁壯。
興建於明永曆十六年(西元1662年)的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五府千歲」,為全台王爺總廟,並獲內政部核定為二級古蹟。
從南鯤鯓代天府分靈出去的王爺超過近萬座,堪稱王爺的故鄉。每年朝聖進香人次逾四百萬,尤其每逢王爺聖誕香期,分靈在全台各地的王爺於此時回來進香、過爐,隨之而來的進香團、陣頭、乩童大會串,宛如廟會嘉年華會,充分展現民間信仰的活力。
這裡不但關於建廟起源及神蹟傳說眾多,石雕、彩繪、剪黏等傳統廟宇工藝同樣精彩傳神。尤其石雕,不論傳達忠孝節義或吉祥祈福,皆刻畫得栩栩如生,極具工藝之美。
占地六公頃,仿江南園林風格的「大鯤園」,邀請漢寶德教授規劃,園內並興建南鯤鯓文史館。「木康榔山莊」則為附設之閩南式香客大樓,鹽分地帶文藝營長年以來在此舉行,是鹽分地帶文學的搖籃。
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
拼湊還原西拉雅傳奇
北頭洋位於佳里。「北頭」乃平埔古語,意指「巫女」,與台北之「北投」為同音異體之同意字,洋為一大片有水有草適合居住放牧之地。荷據時期,北頭洋是平埔族經濟文化重心,因漢人移入被迫東遷,傳統生活方式日漸消逝,直到民國88年地方人士熱心參與彙整,失落已久的西拉雅傳奇得以重現。
園區內的北頭洋文化館主要展出相關文獻、文物、農漁具以及阿立祖祀壺等珍貴史料。族人以祖靈阿立祖為守護神,並以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阿立祖生日所舉行的夜祭為最重要祭典活動。祭祀時並不燒香拜拜,而以檳榔、米酒和粽子向阿立祖行「三向禮」。祭拜阿立祖的「立長宮」是於西元1955年重新建造的公廨,鹽分地帶新文學之父—吳新榮所題之「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道出祀典特色與傳奇。
園區內重新出土的「荷蘭井」,為三百多年前由荷蘭人所開鑿,不僅聚落賴以為生,也為台灣畜牧開啟新頁。旁邊緊鄰的一棵百年黃槿,又稱為粿葉樹,是北頭洋最具代表的活古蹟。
「飛番墓」印證了乾隆御前勇士程天與善跑快於駿馬的傳奇。昔日清朝文武百官行經於此必下馬停轎祭拜,地位十分尊榮。如今僅剩半截露出地面的墓碑,以及台南縣政府樹立的「飛番墓沿革」簡述輝煌過往。
蕭壠文化園區
舊糖廠再造藝文新空間
「蕭壠」為佳里舊稱,原為平埔族社名,佳里糖廠昔稱蕭壠糖廠,蕭文化園區所在地即為佳里糖廠舊址。台灣因為氣候高溫多雨,適合甘蔗生長。明末漢人來台,糖業日漸發達,荷據時期開始輸出,日治時期因廣設新式糖廠,台灣糖業自此脫胎換骨,成為主要輸出產業之一。
佳里糖廠創建於1907年,1909年開始製糖,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所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熄燈關廠,直到2003年空間閒置再利用而重現生機,並於2005年正式成立蕭文化園區,轉型為北門地區的藝文中心。
舊式倉庫規劃為14個展館使用,目前設有藝陣館、西拉雅館、南瀛糖廠館和南瀛開拓史館四個常態館,其他展館則不定期配合特展舉行。這些年藉由台灣設計博覽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成功吸引人潮,每逢週末假期,更是在地民眾休閒的好去處。蕭文化園區將朝兼具收藏、展示、休閒、教育等多功能的綜合博物館邁進。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8月號-第388期】
台南縣七股、北門、學甲、將軍、佳里和西港為北門區六鄉鎮,因長年受海風吹拂及海水侵蝕,土壤鹽分高,又稱為鹽分地帶。踩踏在終年豔陽高照的鹽鄉,迎面吹來的微風都帶有些許鹹味,但有味道的不只是空氣而已,樸實的莊稼人與產業活動的交織,孕育了無限風華,值得旅人慢慢咀嚼……
熟悉鹽分地帶的在地作家陳艷秋,也是北門社區大學的老師,經常會帶著學生導覽當地的文化景點,她指出,鹽分地帶的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影響當地產業活動及宗教信仰甚巨。看天吃飯、靠海為生是濱海地區的生活寫照,半漁半農半鹽則是這裡的產業縮影。隨著時代變遷,早年生活與產業形態或許已不復見,但透過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現在鹽鄉地帶保留為數不少的文化資產,透過活化及社區營造等方式,讓鹽鄉得以繼續以其特有姿態為這塊老地方訴說新的故事。
台灣鹽博物館—
台灣鹽業的歷史結晶
由於鹽鄉聲名遠播,加上經營得法的關係,使得台灣鹽博物館已成台南縣濱海地區重要的地標。台灣鹽博物館,仿食鹽結晶外觀設計,清楚揭示博物館主題。藉由模型展示、實物、紀錄片、圖文、遊戲等設計,呈現台灣鹽業的發展史、製作過程以及鹽的科學知識與生活應用。由於該博物館深具典藏、展示、保存與教育功能,無疑是台灣鹽業史最美的結晶。
鹽博館位於七股鹽埕區,靠近鹽山、潟湖及溼地,雖然傳統鹽業早已吹起熄燈號,不過當地豐富的溼地資源成為許多鳥類覓食、棲息的天堂,連黑面琵鷺每年也遠渡重洋飛來過冬。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無國界的憐憫之門
鹽分地帶由於早期難以取得飲用水,挖深井飲用成為普遍因應之道,卻也鑄成烏腳病的悲劇。
烏腳病,俗稱「烏乾蛇」。因長期飲用地下水而受到砷污染所引發的區域性疾病,民國四、五十年沿著八掌溪兩側在北門、學甲、布袋和義竹四個鄉鎮蔓延開來。嚴重時趾頭變黑潰爛,組織壞死,即使截肢仍無法阻止惡化,令患者痛不欲生。成立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美籍人士孫理蓮女士,遂於北門鄉設立免費診所,為烏腳病患籌措裝設義肢經費,並請王金河醫師負責醫療,免費照顧患者。電影「一隻鳥仔哮啾啾」即以北門鄉烏腳病為題材拍攝。
隨著醫療技術和居住環境的改善,烏腳病在當地早已絕跡,在王金河醫師的協助下,醫療紀念館於2007年開幕。紀念館完整保留當時診治病患的絕大部分場景、珍貴文物與器材,記錄許多人對烏腳病的付出與奮鬥過程。身為當年北門鄉唯一的醫師,王金河將其一生奉獻給烏腳病患,被奉為「烏腳病之父」;謝緯醫師長年每週一次帶著護士和工具,從南投趕來為患者動手術,同樣令人動容。除了醫療、收容病患,王醫師夫婦並爭取政府經費補助,創設草蓆工場、手工藝訓練所,教導痊癒患者學習一技之長。
透過15分鐘的短片播放,在認識烏腳病帶給患者痛苦絕望的同時,卻也讓人看見愛與奉獻的光輝。
南鯤鯓代天府
王爺信仰護守漁鄉數百年
王爺信仰起源於瘟神信仰,隨漢人移民及放流的王船,一路來到台灣生根茁壯。
興建於明永曆十六年(西元1662年)的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五府千歲」,為全台王爺總廟,並獲內政部核定為二級古蹟。
從南鯤鯓代天府分靈出去的王爺超過近萬座,堪稱王爺的故鄉。每年朝聖進香人次逾四百萬,尤其每逢王爺聖誕香期,分靈在全台各地的王爺於此時回來進香、過爐,隨之而來的進香團、陣頭、乩童大會串,宛如廟會嘉年華會,充分展現民間信仰的活力。
這裡不但關於建廟起源及神蹟傳說眾多,石雕、彩繪、剪黏等傳統廟宇工藝同樣精彩傳神。尤其石雕,不論傳達忠孝節義或吉祥祈福,皆刻畫得栩栩如生,極具工藝之美。
占地六公頃,仿江南園林風格的「大鯤園」,邀請漢寶德教授規劃,園內並興建南鯤鯓文史館。「木康榔山莊」則為附設之閩南式香客大樓,鹽分地帶文藝營長年以來在此舉行,是鹽分地帶文學的搖籃。
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
拼湊還原西拉雅傳奇
北頭洋位於佳里。「北頭」乃平埔古語,意指「巫女」,與台北之「北投」為同音異體之同意字,洋為一大片有水有草適合居住放牧之地。荷據時期,北頭洋是平埔族經濟文化重心,因漢人移入被迫東遷,傳統生活方式日漸消逝,直到民國88年地方人士熱心參與彙整,失落已久的西拉雅傳奇得以重現。
園區內的北頭洋文化館主要展出相關文獻、文物、農漁具以及阿立祖祀壺等珍貴史料。族人以祖靈阿立祖為守護神,並以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阿立祖生日所舉行的夜祭為最重要祭典活動。祭祀時並不燒香拜拜,而以檳榔、米酒和粽子向阿立祖行「三向禮」。祭拜阿立祖的「立長宮」是於西元1955年重新建造的公廨,鹽分地帶新文學之父—吳新榮所題之「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道出祀典特色與傳奇。
園區內重新出土的「荷蘭井」,為三百多年前由荷蘭人所開鑿,不僅聚落賴以為生,也為台灣畜牧開啟新頁。旁邊緊鄰的一棵百年黃槿,又稱為粿葉樹,是北頭洋最具代表的活古蹟。
「飛番墓」印證了乾隆御前勇士程天與善跑快於駿馬的傳奇。昔日清朝文武百官行經於此必下馬停轎祭拜,地位十分尊榮。如今僅剩半截露出地面的墓碑,以及台南縣政府樹立的「飛番墓沿革」簡述輝煌過往。
蕭壠文化園區
舊糖廠再造藝文新空間
「蕭壠」為佳里舊稱,原為平埔族社名,佳里糖廠昔稱蕭壠糖廠,蕭文化園區所在地即為佳里糖廠舊址。台灣因為氣候高溫多雨,適合甘蔗生長。明末漢人來台,糖業日漸發達,荷據時期開始輸出,日治時期因廣設新式糖廠,台灣糖業自此脫胎換骨,成為主要輸出產業之一。
佳里糖廠創建於1907年,1909年開始製糖,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所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熄燈關廠,直到2003年空間閒置再利用而重現生機,並於2005年正式成立蕭文化園區,轉型為北門地區的藝文中心。
舊式倉庫規劃為14個展館使用,目前設有藝陣館、西拉雅館、南瀛糖廠館和南瀛開拓史館四個常態館,其他展館則不定期配合特展舉行。這些年藉由台灣設計博覽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成功吸引人潮,每逢週末假期,更是在地民眾休閒的好去處。蕭文化園區將朝兼具收藏、展示、休閒、教育等多功能的綜合博物館邁進。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8月號-第3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