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大炮趴趴走 阿嬤為鳥痴迷
邱盧素蘭退休後才開始迷上鳥類攝影
野外近郊的水塘邊,一對小白鷺在嬉戲,離水塘幾公尺遠的草叢中,一個身高不滿一六○公分的歐巴桑,穿著迷彩裝,扛著比她還高的攝影器材,靜靜窩在偽裝帳中,等待快門按下的最佳時刻。
她是邱盧素蘭阿嬤,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她是歐巴桑、也是生態攝影家,拍過三百多種台灣野鳥。她說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拍到漂亮的小鳥。
年過六十才學攝影
阿嬤年過六十才學攝影。七年前邱盧素蘭加入新店圖書館義工的行列,在新店圖書館當義工的空檔,常有機會翻閱專業攝影雜誌;心想:「如果我會畫畫或拍照的話該有多好!」
攝影是阿嬤一直埋藏在心中的夢想。阿嬤年輕的時候很浪漫,看到美麗的東西會很有感覺,即使在家帶小孩,看到飛來窗口蹦蹦跳跳的不知名鳥兒,也會忘情地凝視。年輕時因為相夫教子奉獻犧牲,老了又因為拍照這種興趣太專業也太花錢,所以沒有想把學攝影列入自己的銀髮生活規畫,只是想,如果有機會學習繪畫又到處自助旅行,應該就夠了。
二○○二年在兒子邱明源鼓勵下,她到新店市松年大學上課,她選的是新開的數位攝影班,在老師楊川增指導下開始接觸攝影。對於這樣的轉變,全家都鼓勵她放心去追求數十年來失落的人生片段。
攝影班的課程並沒有規定拍攝的主題,人家都拍花、拍景、拍人物,但阿嬤卻以「拍鳥」為目標。「拍鳥會讓我想到小時候的快樂記憶」她說。但是選擇拍鳥是很耗費經濟與體力,十足吃力不討好的主題,她從事生態保育工作的兒子曾多次勸她不如以風景、花卉或昆蟲等主題來入門,才不會期待愈高失望愈大。但是素蘭阿嬤「不改其志」。她的第一台相機,是兒子捐贈的「除役」數位相機NIKON995。阿嬤開始了她的飛羽攝影,她曾經為了要拍一隻白鷺在碧潭邊站了一整天,因為她的數位相機再怎麼拍都只能拍到一個小小的黑點。按了一天快門,都沒有好作品,愈拍愈沮喪。
執著鳥類攝影 帶著饅頭等鏡頭
執著要拍小鳥的她跑去問老師,老師說拍鳥要用專業攝影機,把一種天文望遠鏡裝在相機上就能拍到了。阿嬤聽不懂,跑去買了一支單筒賞鳥望遠鏡,克難地接上數位相機,抖著雙手與老花的雙眼再試一次。
把賞鳥的望遠鏡改裝在傻瓜相機上,因為鏡頭太大太長,範圍過小,只能看到鳥的頭;要不然就是人以手動調整機身移動代替Zoom in和Zoom out。阿嬤要先對好焦,再把照相機放上去;但是放好之後,焦就跑掉了,她常常為了對焦弄得滿身大汗,焦對不好、鳥也飛走了,什麼都沒有了。
土法煉鋼的改裝鏡頭儘管不怎麼方便,她還是用這組克難式的裝備拍了幾個月。一年後,兒子送她一支Canon 600的長鏡頭當禮物,這是她人生第一次摸到大炮攝影機,好高興,隔天就帶出門繼續拍照。
即使迷戀攝影,許多年來阿嬤卻從不失職,拍鳥要耗一整天,她就帶兩個饅頭果腹,然後趕在傍晚丈夫孩子下班前回家煮飯。瘦小的她,鏡頭裝在背包,腳架綁在菜籃車上,就這樣出發去拍鳥。阿嬤說,以前她還用過娃娃車來裝鏡頭,因為走在顛簸的山路上,那種車比較不會因為震動傷到鏡頭。
遠征國外 作品曾多次參展
二○○四年,在候鳥過境期間,阿嬤連續兩個月每天清晨從新店遠征野柳拍攝候鳥,皇天不負苦心人,持續的堅持,讓老菜鳥紀錄到台灣新的過境鳥種「棕眉山岩鷦」,牠是一種繁殖於俄羅斯及西伯利亞、朝鮮及日本,越冬於中國北方及東北,極少至江蘇以南的迷鳥。從此這個歐巴桑的名聲和故事開始在鳥界傳開來。她的鳥類生態攝影作品也多次獲獎並受邀於台北市的公共藝廊、松年大學攝影聯展及廈門海峽兩岸生態攝影展等場地展出。二○○六年兒子幫她報名夢想資助計畫,拿到百萬獎金,阿嬤開始繞著地球跑,到國外去拍鳥。
翻開阿嬤的圖鑑,她到過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加拿大等國。阿嬤很過癮,見到這麼多從未發現的野生鳥,興奮到連手都是抖的。
打開阿嬤滿檔的行事曆,快要七十的她簡直比全職的上班族還要投入。聽阿嬤分享作品,沒有一堆分析概論、構圖光影的話術,只有動人的鳥在光影下的姿態,還有她眼中泛出的童稚興奮的光芒。
鳥人們有句話說「先有再說,入袋為安」,是因為鳥類生態攝影因為面對的拍攝主題與環境的難以掌握,且出於對生態攝影紀律的自我要求,使得投資報酬率與其他攝影主題相去甚遠,根本是吃力不討好。就有一位攝影前輩說:「在野外找鳥已經不易,看到還要拍到,拍到還要想構圖,構圖還要光線;等萬事俱備鳥早就飛啦!」因此鳥人們經常是先求入鏡再慢慢琢磨姿態與光影,現場拍完,回家刪圖選圖、翻圖鑑比對,又是另一種折磨。
作品透露母性的關懷
素蘭阿嬤與其他攝影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會守著一個鳥點,長期觀察記錄小鳥一家子的生活情況,「我喜歡固定拍一個鳥巢,連續一兩個月,拍牠們從結婚、生產、坐月子、育鳥長大離巢的過程。」從一個母親角色來看生命,難怪阿嬤的作品,總是透露出母性的張力。
阿嬤的左耳不好,但她還是經常穿著迷彩裝、背著相機、推著大炮走來走去。問阿嬤耳朵不好怎麼找鳥,她笑呵呵地說「用眼睛啊」;「那如果相機拿不動了怎麼辦?」「不會啦。我有開始在學畫畫,以後拿不動帶筆出去就好了!」阿嬤樂天地說。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378-379期】
野外近郊的水塘邊,一對小白鷺在嬉戲,離水塘幾公尺遠的草叢中,一個身高不滿一六○公分的歐巴桑,穿著迷彩裝,扛著比她還高的攝影器材,靜靜窩在偽裝帳中,等待快門按下的最佳時刻。
她是邱盧素蘭阿嬤,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她是歐巴桑、也是生態攝影家,拍過三百多種台灣野鳥。她說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拍到漂亮的小鳥。
年過六十才學攝影
阿嬤年過六十才學攝影。七年前邱盧素蘭加入新店圖書館義工的行列,在新店圖書館當義工的空檔,常有機會翻閱專業攝影雜誌;心想:「如果我會畫畫或拍照的話該有多好!」
攝影是阿嬤一直埋藏在心中的夢想。阿嬤年輕的時候很浪漫,看到美麗的東西會很有感覺,即使在家帶小孩,看到飛來窗口蹦蹦跳跳的不知名鳥兒,也會忘情地凝視。年輕時因為相夫教子奉獻犧牲,老了又因為拍照這種興趣太專業也太花錢,所以沒有想把學攝影列入自己的銀髮生活規畫,只是想,如果有機會學習繪畫又到處自助旅行,應該就夠了。
二○○二年在兒子邱明源鼓勵下,她到新店市松年大學上課,她選的是新開的數位攝影班,在老師楊川增指導下開始接觸攝影。對於這樣的轉變,全家都鼓勵她放心去追求數十年來失落的人生片段。
攝影班的課程並沒有規定拍攝的主題,人家都拍花、拍景、拍人物,但阿嬤卻以「拍鳥」為目標。「拍鳥會讓我想到小時候的快樂記憶」她說。但是選擇拍鳥是很耗費經濟與體力,十足吃力不討好的主題,她從事生態保育工作的兒子曾多次勸她不如以風景、花卉或昆蟲等主題來入門,才不會期待愈高失望愈大。但是素蘭阿嬤「不改其志」。她的第一台相機,是兒子捐贈的「除役」數位相機NIKON995。阿嬤開始了她的飛羽攝影,她曾經為了要拍一隻白鷺在碧潭邊站了一整天,因為她的數位相機再怎麼拍都只能拍到一個小小的黑點。按了一天快門,都沒有好作品,愈拍愈沮喪。
執著鳥類攝影 帶著饅頭等鏡頭
執著要拍小鳥的她跑去問老師,老師說拍鳥要用專業攝影機,把一種天文望遠鏡裝在相機上就能拍到了。阿嬤聽不懂,跑去買了一支單筒賞鳥望遠鏡,克難地接上數位相機,抖著雙手與老花的雙眼再試一次。
把賞鳥的望遠鏡改裝在傻瓜相機上,因為鏡頭太大太長,範圍過小,只能看到鳥的頭;要不然就是人以手動調整機身移動代替Zoom in和Zoom out。阿嬤要先對好焦,再把照相機放上去;但是放好之後,焦就跑掉了,她常常為了對焦弄得滿身大汗,焦對不好、鳥也飛走了,什麼都沒有了。
土法煉鋼的改裝鏡頭儘管不怎麼方便,她還是用這組克難式的裝備拍了幾個月。一年後,兒子送她一支Canon 600的長鏡頭當禮物,這是她人生第一次摸到大炮攝影機,好高興,隔天就帶出門繼續拍照。
即使迷戀攝影,許多年來阿嬤卻從不失職,拍鳥要耗一整天,她就帶兩個饅頭果腹,然後趕在傍晚丈夫孩子下班前回家煮飯。瘦小的她,鏡頭裝在背包,腳架綁在菜籃車上,就這樣出發去拍鳥。阿嬤說,以前她還用過娃娃車來裝鏡頭,因為走在顛簸的山路上,那種車比較不會因為震動傷到鏡頭。
遠征國外 作品曾多次參展
二○○四年,在候鳥過境期間,阿嬤連續兩個月每天清晨從新店遠征野柳拍攝候鳥,皇天不負苦心人,持續的堅持,讓老菜鳥紀錄到台灣新的過境鳥種「棕眉山岩鷦」,牠是一種繁殖於俄羅斯及西伯利亞、朝鮮及日本,越冬於中國北方及東北,極少至江蘇以南的迷鳥。從此這個歐巴桑的名聲和故事開始在鳥界傳開來。她的鳥類生態攝影作品也多次獲獎並受邀於台北市的公共藝廊、松年大學攝影聯展及廈門海峽兩岸生態攝影展等場地展出。二○○六年兒子幫她報名夢想資助計畫,拿到百萬獎金,阿嬤開始繞著地球跑,到國外去拍鳥。
翻開阿嬤的圖鑑,她到過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加拿大等國。阿嬤很過癮,見到這麼多從未發現的野生鳥,興奮到連手都是抖的。
打開阿嬤滿檔的行事曆,快要七十的她簡直比全職的上班族還要投入。聽阿嬤分享作品,沒有一堆分析概論、構圖光影的話術,只有動人的鳥在光影下的姿態,還有她眼中泛出的童稚興奮的光芒。
鳥人們有句話說「先有再說,入袋為安」,是因為鳥類生態攝影因為面對的拍攝主題與環境的難以掌握,且出於對生態攝影紀律的自我要求,使得投資報酬率與其他攝影主題相去甚遠,根本是吃力不討好。就有一位攝影前輩說:「在野外找鳥已經不易,看到還要拍到,拍到還要想構圖,構圖還要光線;等萬事俱備鳥早就飛啦!」因此鳥人們經常是先求入鏡再慢慢琢磨姿態與光影,現場拍完,回家刪圖選圖、翻圖鑑比對,又是另一種折磨。
作品透露母性的關懷
素蘭阿嬤與其他攝影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會守著一個鳥點,長期觀察記錄小鳥一家子的生活情況,「我喜歡固定拍一個鳥巢,連續一兩個月,拍牠們從結婚、生產、坐月子、育鳥長大離巢的過程。」從一個母親角色來看生命,難怪阿嬤的作品,總是透露出母性的張力。
阿嬤的左耳不好,但她還是經常穿著迷彩裝、背著相機、推著大炮走來走去。問阿嬤耳朵不好怎麼找鳥,她笑呵呵地說「用眼睛啊」;「那如果相機拿不動了怎麼辦?」「不會啦。我有開始在學畫畫,以後拿不動帶筆出去就好了!」阿嬤樂天地說。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第378-3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