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一門好生意?三大財務報表告訴你!

根據經濟部10月28日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創歷年新高。台灣所稱的中小企業,是指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一億元以下,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二百人之事業。這些中小企業也許並不需要精細的財務報表,多半只看銀行帳戶現金餘額,即能掌握公司的營運狀況。

但隨著企業規模逐漸成長,如果無法有更精準的財報,可能會無法確實掌握真正獲利的項目、是否存在吃錢怪獸;或者明明損益表數據很漂亮,毛利率卻奇低;或者現金流不明確,資產與負債評估無法準確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當缺乏準確判斷這些數據的知識,往往導致經營者無法做出正確的經營策略。

中小企業老闆的痛:普遍不懂三大財報

「超級數字力」講師林明樟,專門教授創業者與企業中高階主管「財務思維」與「財報分析」,自2012年開辦課程以來,上過課的學員超過2萬人,涵蓋全球超過200家各行業的中高階主管,包括:阿里巴巴、好市多(Costco)、花旗銀行(Citibank)、精工愛普生(EPSON)、日立(HITACHI)、日本花王(Kao)集團、捷安特(GIANT)、統一集團等,學員遍及兩岸三地、日、韓、東南亞各國,甚至遠自加拿大、英國、德國、荷蘭、瑞典、瑞士、澳洲,都有人專程來台上課。

面對這麼多創業者與中高階主管,標榜教學員看懂「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三大財務報表的林明樟指出,有財務觀念的通常只有上市、上櫃公司,因為他們有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財務長)、有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註冊會計師)。反觀多數中小企業,對三大財務報表所知甚微,如果能同時看懂,就贏人家很多了。

中小企業創辦人經營企業多年後,為什麼無法解讀財務報表?林明樟指出,企業經營通常是「產、銷、人、發、財」,也就是剛開始為了推出好產品,幾年時間便過去了;等產品賣不出去,再重視行銷,又是幾年的時間;然後延攬人才、再研發商品,最終一、二十年過去了,才看到財務的問題。

林明樟認為企業經營者應深耕自己的領域,要有「會員思維」,以客戶為中心。黃昱攝影


老闆必學:三大報表如何看?

林明樟言簡意賅的說明三大財務報表的作用:透過損益表,可以了解一家公司賺了多少錢;資產負債表可檢視公司的財產與借貸情形;現金流量表則可看出公司資金的增減。

1.損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