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B型企業?不只賺錢,更要讓世界變好
受夠了資本主義之惡,卻又覺得無可奈何?源起於美國的B型企業運動,從治理、環境、員工、社區等面向對企業進行檢驗,要求企業不只努力賺錢,更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黑心商品、血汗工廠、環境汙染......受夠了資本主義社會所養出的邪惡企業,卻又覺得無可奈何?那麼,如果有家公司的營運方式如下所述,想必讓人相當嚮往:製造環境友善的產品,雇用街友、身障者等弱勢族群,給員工優於法令規定的有薪假期和進修機會,連公司所有權都100%歸員工所有。
聽到這裡,你可能已經開始嗤之以鼻:「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企業要賺錢,又不是做慈善。」但這樣的理想,確實是B型企業運動努力的願景。
■想賺錢,也想做好事的企業運動
企業家Jay Coen Gilbert、Bart Houlahan和投資人Andrew Kassoy在2006年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展開B型企業認證推廣運動。「B型」指的是「Benet(益處)」,也就是企業以兼顧獲利和公益,積極實踐社會責任為目標。不同於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事業目標;B型企業主要訴求則是創造一種能和員工、社區、供應鏈共享利潤,也對環境和社會有益的商業型態。
更重要的是,B型企業「對環境、社會都好」的口號,絕不只是嘴上說說或自我標榜。想成為B型企業,得先過B Lab的認證,認證檢驗層面包括公司治理、員工、社區、環境和顧客等。除了讓申請人填寫問卷外,B Lab也會要求企業繳交證明文件、進行人員訪談,以確認自評資訊的真偽。
■B型企業的管理特色:透明、負責、有使命
B型企業的公司治理評鑑項目,包括治理透明化、是否在公司使命宣言中納入對環境與社會負責的承諾,並將承諾制度化等。
除了擬訂書面宣言外,B型企業運動也鼓勵管理階層以有創意的方式,帶領員工認同公司的環境與社會理念。例如,回收海洋廢棄物再製衣物的環保服飾品牌藍聯,就鼓勵員工參與海洋和河川清潔隊,親身了解塑膠廢棄物對水域所造成的傷害。
黑心商品、血汗工廠、環境汙染......受夠了資本主義社會所養出的邪惡企業,卻又覺得無可奈何?那麼,如果有家公司的營運方式如下所述,想必讓人相當嚮往:製造環境友善的產品,雇用街友、身障者等弱勢族群,給員工優於法令規定的有薪假期和進修機會,連公司所有權都100%歸員工所有。
聽到這裡,你可能已經開始嗤之以鼻:「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企業要賺錢,又不是做慈善。」但這樣的理想,確實是B型企業運動努力的願景。
■想賺錢,也想做好事的企業運動
企業家Jay Coen Gilbert、Bart Houlahan和投資人Andrew Kassoy在2006年共同成立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展開B型企業認證推廣運動。「B型」指的是「Benet(益處)」,也就是企業以兼顧獲利和公益,積極實踐社會責任為目標。不同於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事業目標;B型企業主要訴求則是創造一種能和員工、社區、供應鏈共享利潤,也對環境和社會有益的商業型態。
更重要的是,B型企業「對環境、社會都好」的口號,絕不只是嘴上說說或自我標榜。想成為B型企業,得先過B Lab的認證,認證檢驗層面包括公司治理、員工、社區、環境和顧客等。除了讓申請人填寫問卷外,B Lab也會要求企業繳交證明文件、進行人員訪談,以確認自評資訊的真偽。
■B型企業的管理特色:透明、負責、有使命
B型企業的公司治理評鑑項目,包括治理透明化、是否在公司使命宣言中納入對環境與社會負責的承諾,並將承諾制度化等。
除了擬訂書面宣言外,B型企業運動也鼓勵管理階層以有創意的方式,帶領員工認同公司的環境與社會理念。例如,回收海洋廢棄物再製衣物的環保服飾品牌藍聯,就鼓勵員工參與海洋和河川清潔隊,親身了解塑膠廢棄物對水域所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