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己的幸運
「幸運的是,我們當時排名第三」、「幸運的是,我一直在公司非主流的事業工作」。
專訪柯尼卡美能達公司董事會議長松﨑正年時,整個過程中,他至少說了五次自己很幸運。但從旁人的眼光來看,他再怎麼樣也談不上幸運。
事實是,他在一個生產彩色軟片的公司工作三十幾年,卻一頭碰上了從天而降的數位浪潮。二○○九年,他接任公司社長時,剛好是數位風暴重創軟片和相機市場,再加上全球金融海嘯,公司瀕臨崩解。
事實是,他的公司在市場中,規模向來都不是第一或第二;他要帶領的員工長期以來,則保有一種二軍的心態。
事實是,他原來在公司的位置,一路都是擔任非核心事業的主管,沒有太多的資源和關愛的眼神。
上任後,他謙和低調,卻堅持推動公司放棄某些事業,專注於彩色多功能複合機市場。二○一四年,他交棒時,主力產品彩色複合機在三十八國家市佔率第一或第二(九八頁)。應該說是他創造了自己的幸運。
松﨑正年是一個典型的策略型領導人。哈佛商學院教授蒙哥馬利指出,策略性領導人在公司必須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就是意義的建構者。
他必須定義公司是個什麼樣的組織?這家公司為什麼要存在?它有什麼意義,什麼價值?是什麼使這個公司大於它的各部分加起來的總和?
策略性領導人必須為公司做出重要選擇,決定公司的基本身分識別:我們的目的是這個,不是那個;這是我們將成為的類型,而不是那個;這是我們的顧客會喜歡我們的原因(八六頁)。
波士頓顧問公司CEO李瑞麒(Rich Lesser)也強調,在多變的今天,領導人更必須堅定地追求公司的意義與價值。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展和多樣化,很多企業常會忘記自己的根基與初衷。領導人必須切記,「為何而做」這個問題,和「要做什麼」,以及「如何達成」一樣重要(六○頁)。
為了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自己,領導力教練葛史密斯在本期專欄提醒我們,停止做「太擅長」的事:那些我們得心應手,喜歡做,卻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事。他說,我們很容易意識到要擺脫對我們不好的事情,例如,戒掉咖啡因;卻很難去除這些乍看無害的事情。我們甚至可能說服自己,它對我們有好處(三○)。
對你或公司來說,我們現在該放棄什麼「太擅長」的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日後回頭時說:「幸運的是,我們當時……」?
※本文由EMBA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64期(2016年12月出版)
※EMBA雜誌臉書,http://www.facebook.com/EMBAmagazine
※企業學習資源,http://www.emba.com.tw/2016EMBA_service/20160920-2/20160920-2.htm
※更多管理新知,歡迎前往EMBA雜誌網站,http://www.emba.com.tw/
專訪柯尼卡美能達公司董事會議長松﨑正年時,整個過程中,他至少說了五次自己很幸運。但從旁人的眼光來看,他再怎麼樣也談不上幸運。
事實是,他在一個生產彩色軟片的公司工作三十幾年,卻一頭碰上了從天而降的數位浪潮。二○○九年,他接任公司社長時,剛好是數位風暴重創軟片和相機市場,再加上全球金融海嘯,公司瀕臨崩解。
事實是,他的公司在市場中,規模向來都不是第一或第二;他要帶領的員工長期以來,則保有一種二軍的心態。
事實是,他原來在公司的位置,一路都是擔任非核心事業的主管,沒有太多的資源和關愛的眼神。
上任後,他謙和低調,卻堅持推動公司放棄某些事業,專注於彩色多功能複合機市場。二○一四年,他交棒時,主力產品彩色複合機在三十八國家市佔率第一或第二(九八頁)。應該說是他創造了自己的幸運。
松﨑正年是一個典型的策略型領導人。哈佛商學院教授蒙哥馬利指出,策略性領導人在公司必須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就是意義的建構者。
他必須定義公司是個什麼樣的組織?這家公司為什麼要存在?它有什麼意義,什麼價值?是什麼使這個公司大於它的各部分加起來的總和?
策略性領導人必須為公司做出重要選擇,決定公司的基本身分識別:我們的目的是這個,不是那個;這是我們將成為的類型,而不是那個;這是我們的顧客會喜歡我們的原因(八六頁)。
波士頓顧問公司CEO李瑞麒(Rich Lesser)也強調,在多變的今天,領導人更必須堅定地追求公司的意義與價值。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展和多樣化,很多企業常會忘記自己的根基與初衷。領導人必須切記,「為何而做」這個問題,和「要做什麼」,以及「如何達成」一樣重要(六○頁)。
為了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自己,領導力教練葛史密斯在本期專欄提醒我們,停止做「太擅長」的事:那些我們得心應手,喜歡做,卻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事。他說,我們很容易意識到要擺脫對我們不好的事情,例如,戒掉咖啡因;卻很難去除這些乍看無害的事情。我們甚至可能說服自己,它對我們有好處(三○)。
對你或公司來說,我們現在該放棄什麼「太擅長」的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日後回頭時說:「幸運的是,我們當時……」?
※本文由EMBA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64期(2016年12月出版)
※EMBA雜誌臉書,http://www.facebook.com/EMBAmagazine
※企業學習資源,http://www.emba.com.tw/2016EMBA_service/20160920-2/20160920-2.htm
※更多管理新知,歡迎前往EMBA雜誌網站,http://www.emb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