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ESG+創新,未來企業發展兩大課題

在《哈佛商業評論》迎向百年慶之際,全球繁體中文版也將自本期開始,陸續訪談國內多所重要的商管學院院長,談談管理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值得關注的趨勢。首篇訪談,邀請到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與讀者分享企業未來發展兩個重點:ESG與創新。


台灣的商管教育,始於1919年日據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這是台大管理學院的起源,沿襲至今已超過百年。

現任院長胡星陽,畢業於台大經濟研究所,並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取得財務博士學位,專長為經濟學及財務管理。2019年就任台大管理學院第12任院長。

胡星陽認為,要觀察管理學百年的發展脈絡,可以從管理學的發展方法做為思考重點。他指出,管理學多來自於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是邏輯推理,從已知的事實推理出未知的理論;最典型的就是管理學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於1979年首發的「競爭五力」,就是來自於個體經濟學的演繹。

競爭五力說明了驅動產業競爭的力量,包括對手企業、顧客、供應商、潛在新進公司、替代性產品,這個學說形塑了一整個世代的學術研究和企業實務。

2008年,波特再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競爭五力的新論,重新確認並擴充競爭五力的運作,並且說明這個架構如何運用於當前的環境。

至於歸納法,則是觀察成功的企業或領導人,找出共同的特質。像是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名著《從A到A+》(Good to Great)就是代表,歸納出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發展形態、策略、技術、領導力等等。

胡星陽比較演繹與歸納:「歸納法比較有血有肉,所以大家比較喜歡。」之所以很多媒體都喜歡報導成功的故事,就是因為沒有個案,純講理論會讓人感到無趣。但是個案也有不同的談法,像《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s)會在個案之外,提供相關的研究結果和統計數字,指出個案中的現象是具有普遍性的。

總體來說,演繹法提供整體架構,歸納法則做為研究一個現象或理論的開端,兩者可以相輔相成,未來應該還是會持續透過這樣的模式,不斷衍生新的管理洞見。

企業未來要著重二點

除了觀察理論架構外,胡星陽點出企業未來發展有二個重點,一是ESG,二是創新。

目前從「企業社會責任」(CSR)到ESG,都是全球企業經營的熱門關鍵字,企業除了追求股東利益,更要致力於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進步。

ESG絕非流行跟風,而是不得不然的壓力,不論是金融機構或供應鏈,都會提出相關要求。許多金融機構強調,ESG與企業永續發展的潛力密切相關,這種與財報並不直接相關的項目,更可以反映出企業的潛在價值。

最顯著的直接影響,是能否在ESG面向說服金融機構,以取得資金。

另外,若企業是全球供應鏈中的一環,ESG更是不可逃避的課題。蘋果公司(Apple)已提出在203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促使蘋果供應鏈中的台灣廠商開始積極減碳。

ESG雖然只有三個面向,但涵括範圍極廣,沒有一個企業可以包山包海,全面執行。因此重點工作有兩項,一是找到適合企業的推動面向;二是採取適當的表達方式。企業要明確指出,在諸多ESG面向中,選擇推動哪些工作?又為什麼?

因為企業的資源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外界的要求也可能跟企業的能力和規畫方向觝觸。這時企業該怎麼選擇,或提出什麼說法,就變得很關鍵。「因為ESG的範圍實在太廣,該如何說服別人變得比以前更重要,」胡星陽特別提醒。

第二個值得重視的趨勢則是「創新」。兩年前過世的創新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早在1997年就提出「破壞式創新」的概念,強調當技術或市場變動時,原本領先的公司會受到巨大挑戰,有些甚至會危及生存。

這種情況在過去一段時間已不斷發生,如Uber之於運輸業,Airbnb之於旅館業,或網飛(Netflix)之於影音產業等。隨著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未來企業碰到的技術創新或市場變化,只會更加多元,類似的例子在未來仍會不斷發生。

胡星陽指出,未來的情勢,只會愈來愈嚴峻,而對企業來說,在這之中也許存在新的機會,但更多的是新挑戰。

疫情改變工作模式

談到過去兩年來最難掌握的風險因素,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新冠疫情。雖然許多國家已開始解封,但疫情帶來的衝擊仍會影響很長時間,也可能造成「回不去」的改變。

胡星陽認為,工作的型態與態度,也會產生明顯的改變。

以往多數企業、甚至員工都認為,在家上班(WFH)不適當也不可行,但在疫情衝擊下,許多企業已採納在家上班、混合式工作等模式。如何影響未來招募人才、員工訓練等人力資源管理,企業也需及早因應。

隨著時代演進,管理學的應用或許有所變化,但重要內涵像風險、機會、創新等,仍是不變的真理,也是管理學永續鑽研與深究的精髓。

---------------------

今年是《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HBR)創刊一百週年。1922年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華萊士.唐漢(Wallace Donham)創辦這本雜誌,希望提供企業界前瞻及有影響力的觀點。有哈佛商學院名師與資源挹注,《哈佛商業評論》發展為目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管理雜誌,被翻譯成14種主要語文。

遠見雜誌.天下文化事業群,於2006年取得全球繁體中文版授權,在台灣等華文地區發行,希望為華人企業界導入最前瞻的管理思維。在迎向百年慶之際,全球繁體中文版也將自本期開始,陸續訪談國內多所重要的商管學院院長,談談管理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值得關注的趨勢。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3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矛盾激發創新〉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87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