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企_樸門生活 江慧儀
和自然共存共榮
有多久沒有讓腳掌真實地踩在柔軟的泥土上,或讓雙手感受土壤的撫慰,與大地連結?邁開步伐向自然走去,或,把自然帶到身邊。
「那時生活的環境周邊都是稻田,每天可以觀察到牛走來走去,不同的植物、作物生長,晚上聽到很清楚、很遠方的動物叫聲。」看著正在述說當年第一次接觸自然的畫面,江慧儀的眼神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閃閃發亮,對於自然生活似乎天生沒有需要克服的障礙。
大學畢業後,正在準備出國的進修的江慧儀,朋友在一次偶然中詢問,有沒有興趣到鄉下補習班教英文,當時她想著:「自己從小在市區長大,離開台北去看看也不錯。」沒想到這個決定在她的生命中打開了一扇門,就在當時還沒有六輕工業進駐的麥寮,與自然進行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與自然相遇
照顧地球也照顧人類
補習班的工作時間都是晚上,白天是自由時間,江慧儀會騎著腳踏車到處看一看。麥寮當時有一座很高的廟,每到傍晚就在這裡欣賞夕陽,直到星星東升,再騎腳踏車回去上班,「那時才發現原來大自然如此美麗,然後也開始對自然有興趣,想著如果做和自然有關的事情好像也蠻好的。」原本熱衷藝術的她,也打消了原本準備出國進修的念頭。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沒多久就似乎招喚出自然的工作機會。「朋友告訴我,有一位來自澳洲的老先生來台灣推動環境教育,因為他不會講中文,所以正在招募隨行翻譯。」接下這個工作後,也開始了踏上環境教育之路,同時認識了熱愛自然的另一半--孟磊。兩人對環境的理念志同道合,也會分享各自的環境教育經驗,也先後在國內外進修,當孟磊先接觸樸門系統後,兩人一起在生活中實作,過了幾年,漸漸地掌握到設計的精神與主軸,於是一起將樸門永續設計的生活引進台灣推廣。
「樸門和一般常見的環保觀點有點不太一樣,有些『環保』似乎以照顧其他生物為前提,而樸門最特別的是同時兼顧人類,不認為人類應該要犧牲自己,讓其他生物優先。」除了這個優勢,江慧儀認為樸門友善環境不只有口號「也能夠提供方法,讓我們知道如何讓我們過得還不錯,不用剝削自然,也能讓人類與環境共榮。」
就像在生活中也不會要求必須完全屏除科技、住到郊區當個原始人,「科技從古代就有,也會不斷隨著時間進步。我們生活中也使用手機,但不會為了流行而頻繁更換新手機;住家會安裝太陽能光電來提供能源,雖然有人提醒太陽能板製作過程會產生部分污染,但是太陽能若與火力或核能發電系統的影響相較,選擇太陽能是利大於弊,這就是適切科技。」
在都會也做得到
給自己多一點生活選項
江慧儀與夫婿目前長住台東,但她不認為每個人都一定要搬到郊區才能實踐樸門,雖然不少人上過樸門課程後,也想買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但因為家庭或工作等現實因素而無法實行,江慧儀提醒,學習樸門不是要大家都離開都市到鄉下種田度日,而是可以從現在開始想一想,如何用樸門的方法解決自己生活周遭的問題。「我們很多學員是家庭主婦,她們就從照顧家人的方式中開始改變,例如選擇更健康的食物、支持小農、支持台灣在地產品、或者是購買善待土地的產品。」
對於生活在都會中的上班族,也有方法將樸門的精神融入生活裡。「平常辦公室的咖啡渣可以做蚯蚓堆肥;家裡如果有陽台可以種花,或是生活中可以使用的香草、蔬菜,有時可以剪一些辣椒或是青蔥來入菜,或是取一些薄荷葉泡茶,都是很好的應用方式。我們也會教學生利用各種天然資源,例如前陣子颱風來襲時,台北經歷數日的停水停電,我們的學生因為懂得蒐集雨水的方法,所以當別人面臨缺水之苦的時候,他們還有水可以沖馬桶、洗碗、洗手;也可以學習簡單的裁縫,結合不同舊衣服的材料做出新變化,不需要太多花費也能擁有時尚;或是和朋友假日一起租地種菜,讓生活有不同的選擇。」江慧儀說明,因為樸門訴求的不只是親近自然,也是學習自立生活,生活在一切自動化、高度分工的都市中雖然很方便,樸門生活是提倡我們在熟悉的生活方式外再多建立不同的選擇,這樣生活就會更自在。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03期/ 4月號】
有多久沒有讓腳掌真實地踩在柔軟的泥土上,或讓雙手感受土壤的撫慰,與大地連結?邁開步伐向自然走去,或,把自然帶到身邊。
「那時生活的環境周邊都是稻田,每天可以觀察到牛走來走去,不同的植物、作物生長,晚上聽到很清楚、很遠方的動物叫聲。」看著正在述說當年第一次接觸自然的畫面,江慧儀的眼神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閃閃發亮,對於自然生活似乎天生沒有需要克服的障礙。
大學畢業後,正在準備出國的進修的江慧儀,朋友在一次偶然中詢問,有沒有興趣到鄉下補習班教英文,當時她想著:「自己從小在市區長大,離開台北去看看也不錯。」沒想到這個決定在她的生命中打開了一扇門,就在當時還沒有六輕工業進駐的麥寮,與自然進行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與自然相遇
照顧地球也照顧人類
補習班的工作時間都是晚上,白天是自由時間,江慧儀會騎著腳踏車到處看一看。麥寮當時有一座很高的廟,每到傍晚就在這裡欣賞夕陽,直到星星東升,再騎腳踏車回去上班,「那時才發現原來大自然如此美麗,然後也開始對自然有興趣,想著如果做和自然有關的事情好像也蠻好的。」原本熱衷藝術的她,也打消了原本準備出國進修的念頭。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沒多久就似乎招喚出自然的工作機會。「朋友告訴我,有一位來自澳洲的老先生來台灣推動環境教育,因為他不會講中文,所以正在招募隨行翻譯。」接下這個工作後,也開始了踏上環境教育之路,同時認識了熱愛自然的另一半--孟磊。兩人對環境的理念志同道合,也會分享各自的環境教育經驗,也先後在國內外進修,當孟磊先接觸樸門系統後,兩人一起在生活中實作,過了幾年,漸漸地掌握到設計的精神與主軸,於是一起將樸門永續設計的生活引進台灣推廣。
「樸門和一般常見的環保觀點有點不太一樣,有些『環保』似乎以照顧其他生物為前提,而樸門最特別的是同時兼顧人類,不認為人類應該要犧牲自己,讓其他生物優先。」除了這個優勢,江慧儀認為樸門友善環境不只有口號「也能夠提供方法,讓我們知道如何讓我們過得還不錯,不用剝削自然,也能讓人類與環境共榮。」
就像在生活中也不會要求必須完全屏除科技、住到郊區當個原始人,「科技從古代就有,也會不斷隨著時間進步。我們生活中也使用手機,但不會為了流行而頻繁更換新手機;住家會安裝太陽能光電來提供能源,雖然有人提醒太陽能板製作過程會產生部分污染,但是太陽能若與火力或核能發電系統的影響相較,選擇太陽能是利大於弊,這就是適切科技。」
在都會也做得到
給自己多一點生活選項
江慧儀與夫婿目前長住台東,但她不認為每個人都一定要搬到郊區才能實踐樸門,雖然不少人上過樸門課程後,也想買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但因為家庭或工作等現實因素而無法實行,江慧儀提醒,學習樸門不是要大家都離開都市到鄉下種田度日,而是可以從現在開始想一想,如何用樸門的方法解決自己生活周遭的問題。「我們很多學員是家庭主婦,她們就從照顧家人的方式中開始改變,例如選擇更健康的食物、支持小農、支持台灣在地產品、或者是購買善待土地的產品。」
對於生活在都會中的上班族,也有方法將樸門的精神融入生活裡。「平常辦公室的咖啡渣可以做蚯蚓堆肥;家裡如果有陽台可以種花,或是生活中可以使用的香草、蔬菜,有時可以剪一些辣椒或是青蔥來入菜,或是取一些薄荷葉泡茶,都是很好的應用方式。我們也會教學生利用各種天然資源,例如前陣子颱風來襲時,台北經歷數日的停水停電,我們的學生因為懂得蒐集雨水的方法,所以當別人面臨缺水之苦的時候,他們還有水可以沖馬桶、洗碗、洗手;也可以學習簡單的裁縫,結合不同舊衣服的材料做出新變化,不需要太多花費也能擁有時尚;或是和朋友假日一起租地種菜,讓生活有不同的選擇。」江慧儀說明,因為樸門訴求的不只是親近自然,也是學習自立生活,生活在一切自動化、高度分工的都市中雖然很方便,樸門生活是提倡我們在熟悉的生活方式外再多建立不同的選擇,這樣生活就會更自在。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03期/ 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