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哲 平撫被壓傷的情緒
發現花精的巴赫醫師認為,每個人天生就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都可以遵照心靈的指揮自由地發展和學習,並且展現自我個人的光彩。
從之前幾篇溫柔且具深度的專家剖析與分享, 會清楚看見誕生在這星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在此世要發揮的獨特使命。然而,在忠於靈魂發展自我的同時,我們卻經常糾結於親人「以愛為名」所造成的傷害中,受困在家庭這個應該含納最多愛、卻也充斥最多綑綁的地方,而遲遲無法走上自己的生命道途。
「一旦我們的靈魂與心智發生衝突,疾病就產生了。身體的疾病是心理失衡和無法找到自己的警訊,提醒我們好像走錯路了。」從事中醫診療多年的李穎哲有感而發地說,有很多病患一開始都是因為身體的病痛前來求診,經由層層抽絲剝繭後,才發現病灶的根源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這些人在與家庭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累積和壓抑情緒,最後便以具體的疼痛或不適顯現出來。
從他人的綑綁中解脫
做健康的自己
正因為如此,李穎哲發現,光是利用傳統醫學治療身體的病痛是不夠的。直到他接觸英國巴赫醫師的花精系統,意外發覺生長在大自然中的美麗植物居然能協助我們調理情緒;在臨床使用上,
李穎哲嘗試整合花精到他的療程當中,看見病患受到花精的支持後,不僅情緒得到很大的舒緩,病痛也大幅獲得了改善。
親自體會到花精所具備的療癒力量後, 李穎哲決定深入了解花精背後的療癒理念。「要獲得自由,必先給予自由。」李穎哲從巴赫醫師的著作中讀到這句話,認為這是花精療癒哲學中相當關鍵的基礎。由於父母是我們自出生以來最早建立關係的對象,一旦父母想強加自我意志,阻礙孩子靈魂的發展,就會出現形形色色的親子拉扯劇碼。而這種互相限制、彼此束縛的狀況,便是餵養孩子長出負面情緒與各種疾病的溫床。
當愛成為礙
就要下決心覺察並改變
「當你藉由花精認識自己的那一剎那,療癒就開始了。」 花精不僅僅是用來調理情緒的瓶瓶罐罐, 而是協助我們養成自我覺察、療癒整體關係的好朋友。李穎哲強調,一旦發現負面情緒和疾病的問題根源,而你也擁有改變的意願,決心要跳脫不舒服的支配模式, 此時透過花精的推動,你才有勇氣和力量去跨越,時時聆聽內在的聲音,再也不會受家庭的妨礙與決定。當這一刻翩然來臨時,身為孩子的你自由了,你的家人也自由了。
對一般人而言,要跨到這理想的一步,仍需歷經許多衝突拉扯,學習觀察自己處在哪種不健康的互動模式中, 才能從「 以愛為名」的家庭束縛中脫離出來。在這裡,李穎哲提出以下幾種「花精爸媽」經常演出的家庭大戲:當父母的愛扭曲變質,變成過度地關心與控制,孩子便無法在生命旅途中真正做自己。例如,有的孩子想開始發展自己真正的興趣,父母就會以「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竟然忘恩負義,讓我好受傷」的情緒勒索孩子,令孩子心懷歉疚脫離不了。在花精系統分類中,這類型可說是「菊苣爸媽」的典型代表。另外尚有「馬鞭草爸媽」,他們會不停灌輸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說服孩子接受;至於「山毛櫸爸媽」,動不動就喜歡大肆批評、吹毛求疵,一天到晚挑孩子的毛病。最後還有個性非常強勢霸道的「葡萄藤爸媽」,會命令孩子接受他們的安排;一旦這種父母遇到個性溫順、無法拒絕說不的「矢車菊孩子」,孩子只會唯命是從、任憑使喚,生命不再有第二種選擇。
花精重視整體關係
療癒孩子也療癒父母
就李穎哲的觀察,當親子產生緊張關係時,孩子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反應:第一種是積極爭取,對外界的影響非常敏感。有些孩子會在青春期展現叛逆與反抗,認為外界所有的一切都對他不利,父母無論說什麼就會暴怒反擊。另一種則是採取消極地逃避或抽離,呈現對當下任何事物沒有興趣的反應。例如有的孩子會在父母說話的時候,逃到自己的幻想世界裡奔馳想像,眼神飄忽朦朧, 宛如活在深沉的夢境中。
當父母看到孩子呈現憤怒不滿、無動於衷或心不在焉等情緒時,經常下意識地認定是孩子需要治療,但從花精療癒的角度來看,父母往往才是需要被治療的一方。這也是為什麼李穎哲認為花精其實是一種「關係的醫學」。當孩子使用花精時,其實父母也會受到影響, 這種互相作用的狀態有點類似於佛家講的「 迴向」;假使關係的一方開始使用花精,沒使用花精的一方等同接受了迴向,而因此受到使用者改變的影響日益好轉;換句話說,親子雙方都會處在接受療癒的過程中。
「當病患決定使用花精改變自己,發覺問題獲得了改善,也會開始給家人使用花精。到最後,花精成為居家照護的好工具,使整個家族都囊括在整個療癒系統裡面。」花精為家庭關係創造了一個源源不絕的正向循環,幫助父母與孩子從互相的限制中解脫,再也不會受負面情緒與疾病的困擾了。這才是花精協助我們療癒受家庭壓傷的情緒背後,所蘊含的深刻真義。
李穎哲 Profile
*李穎哲中醫診所 院長/中醫師
*IFEC 國際花精研究推廣中心 創辦人/專任講師
*英國十二個療癒者信託(Twelve Healers Trust)/合作夥伴
*聖火傳承 靈性老師
*蓮花針灸療癒法 老師
*中國醫藥大學(臺灣)中醫系 畢業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28期/ 5月號】
從之前幾篇溫柔且具深度的專家剖析與分享, 會清楚看見誕生在這星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在此世要發揮的獨特使命。然而,在忠於靈魂發展自我的同時,我們卻經常糾結於親人「以愛為名」所造成的傷害中,受困在家庭這個應該含納最多愛、卻也充斥最多綑綁的地方,而遲遲無法走上自己的生命道途。
「一旦我們的靈魂與心智發生衝突,疾病就產生了。身體的疾病是心理失衡和無法找到自己的警訊,提醒我們好像走錯路了。」從事中醫診療多年的李穎哲有感而發地說,有很多病患一開始都是因為身體的病痛前來求診,經由層層抽絲剝繭後,才發現病灶的根源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這些人在與家庭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累積和壓抑情緒,最後便以具體的疼痛或不適顯現出來。
從他人的綑綁中解脫
做健康的自己
正因為如此,李穎哲發現,光是利用傳統醫學治療身體的病痛是不夠的。直到他接觸英國巴赫醫師的花精系統,意外發覺生長在大自然中的美麗植物居然能協助我們調理情緒;在臨床使用上,
李穎哲嘗試整合花精到他的療程當中,看見病患受到花精的支持後,不僅情緒得到很大的舒緩,病痛也大幅獲得了改善。
親自體會到花精所具備的療癒力量後, 李穎哲決定深入了解花精背後的療癒理念。「要獲得自由,必先給予自由。」李穎哲從巴赫醫師的著作中讀到這句話,認為這是花精療癒哲學中相當關鍵的基礎。由於父母是我們自出生以來最早建立關係的對象,一旦父母想強加自我意志,阻礙孩子靈魂的發展,就會出現形形色色的親子拉扯劇碼。而這種互相限制、彼此束縛的狀況,便是餵養孩子長出負面情緒與各種疾病的溫床。
當愛成為礙
就要下決心覺察並改變
「當你藉由花精認識自己的那一剎那,療癒就開始了。」 花精不僅僅是用來調理情緒的瓶瓶罐罐, 而是協助我們養成自我覺察、療癒整體關係的好朋友。李穎哲強調,一旦發現負面情緒和疾病的問題根源,而你也擁有改變的意願,決心要跳脫不舒服的支配模式, 此時透過花精的推動,你才有勇氣和力量去跨越,時時聆聽內在的聲音,再也不會受家庭的妨礙與決定。當這一刻翩然來臨時,身為孩子的你自由了,你的家人也自由了。
對一般人而言,要跨到這理想的一步,仍需歷經許多衝突拉扯,學習觀察自己處在哪種不健康的互動模式中, 才能從「 以愛為名」的家庭束縛中脫離出來。在這裡,李穎哲提出以下幾種「花精爸媽」經常演出的家庭大戲:當父母的愛扭曲變質,變成過度地關心與控制,孩子便無法在生命旅途中真正做自己。例如,有的孩子想開始發展自己真正的興趣,父母就會以「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竟然忘恩負義,讓我好受傷」的情緒勒索孩子,令孩子心懷歉疚脫離不了。在花精系統分類中,這類型可說是「菊苣爸媽」的典型代表。另外尚有「馬鞭草爸媽」,他們會不停灌輸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說服孩子接受;至於「山毛櫸爸媽」,動不動就喜歡大肆批評、吹毛求疵,一天到晚挑孩子的毛病。最後還有個性非常強勢霸道的「葡萄藤爸媽」,會命令孩子接受他們的安排;一旦這種父母遇到個性溫順、無法拒絕說不的「矢車菊孩子」,孩子只會唯命是從、任憑使喚,生命不再有第二種選擇。
花精重視整體關係
療癒孩子也療癒父母
就李穎哲的觀察,當親子產生緊張關係時,孩子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反應:第一種是積極爭取,對外界的影響非常敏感。有些孩子會在青春期展現叛逆與反抗,認為外界所有的一切都對他不利,父母無論說什麼就會暴怒反擊。另一種則是採取消極地逃避或抽離,呈現對當下任何事物沒有興趣的反應。例如有的孩子會在父母說話的時候,逃到自己的幻想世界裡奔馳想像,眼神飄忽朦朧, 宛如活在深沉的夢境中。
當父母看到孩子呈現憤怒不滿、無動於衷或心不在焉等情緒時,經常下意識地認定是孩子需要治療,但從花精療癒的角度來看,父母往往才是需要被治療的一方。這也是為什麼李穎哲認為花精其實是一種「關係的醫學」。當孩子使用花精時,其實父母也會受到影響, 這種互相作用的狀態有點類似於佛家講的「 迴向」;假使關係的一方開始使用花精,沒使用花精的一方等同接受了迴向,而因此受到使用者改變的影響日益好轉;換句話說,親子雙方都會處在接受療癒的過程中。
「當病患決定使用花精改變自己,發覺問題獲得了改善,也會開始給家人使用花精。到最後,花精成為居家照護的好工具,使整個家族都囊括在整個療癒系統裡面。」花精為家庭關係創造了一個源源不絕的正向循環,幫助父母與孩子從互相的限制中解脫,再也不會受負面情緒與疾病的困擾了。這才是花精協助我們療癒受家庭壓傷的情緒背後,所蘊含的深刻真義。
李穎哲 Profile
*李穎哲中醫診所 院長/中醫師
*IFEC 國際花精研究推廣中心 創辦人/專任講師
*英國十二個療癒者信託(Twelve Healers Trust)/合作夥伴
*聖火傳承 靈性老師
*蓮花針灸療癒法 老師
*中國醫藥大學(臺灣)中醫系 畢業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28期/ 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