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1945~1970年代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局勢也跟著改變。歐洲的霸權時代結束,但時尚仍然以巴黎為指標,同時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好萊塢電影工業將時尚吹向全世界。

在法國,Christian Dior的「New Look」服裝樣式,為戰後低迷的的時尚帶來帶來一股柔美奢華的氣息,強調女性腰線剪裁,重燃女人對美麗曲線的嚮往,巴黎時尚以高級訂製服理念成為時尚的指標;另一方面美國的 50年代堪稱電影好萊塢黃金年代,無論到了哪裡都吹拂著時尚風潮,代表女星們宛如女神降臨般:瑪麗蓮.夢露、珍.西蒙斯、葛麗絲.凱莉、奧黛麗.赫本、伊莉莎白.泰勒,在女星的完美身影裡,與銀幕結合的時尚與珠寶風潮,帶給當代爭相效仿的時尚指標,與世界永遠的無限謬思。

珠寶便是隨著這樣的風氣盛行,儘管40年代起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鑽石、白金等奢華的寶石鋒芒銳減,以少許的寶石裝飾的黃金首飾取而代之。但也這在這片時尚的洪流中,我們共同經歷一場流金歲月。

1966年,美國著名作家柯波帝於紐約Plaza Hotel舉辦一場奢華的黑白舞會,而他即是轟動全世界的電影《第凡內早餐》原著小說家,奧黛麗•赫本在電影裡的形象也深植人心。

VAN CLEEF & ARPELS Pampilles手鐲,1946年作品。

CARTIER Dahlia古董胸針,1941年卡地亞倫敦作品。


以黃金描繪大自然的線條
1945年,美國大軍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核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戰後,人民普遍仍對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不穩定懷有不安定感,於是將創作靈感轉向柔和的自然主義,動物、植物成為創作靈感與心靈的寄託。

由於受到戰爭影響,珠寶在材質使用上大為轉變:昂貴的鑽石、白金材質被黃金所取代,只以少許珍貴寶石點綴。與上一個Art Deco時期的奢華、繁複細節相比,此期的珠寶造型反而回歸更原始的金工表現,甚至可以說因為少了華麗的寶石鋪鑲,所以黃金的厚實感增強,反倒顯得有一些原始粗獷的美感。這是在其他年代裡少見的特色,也反應了當年大時代的動盪。例如CARTIER的一件棕櫚樹別針,棕櫚樹象徵著對豐饒生命的盼望,以黃金打造維妙維肖的樹幹與葉片,葉片垂吊著飽滿的水滴形紅寶石,樹下有祖母綠點綴如青草。與過往寫實的描繪不同,這個時期對於自然的詮釋,添加了更多情感的寄託與抽象的表達。

最困難的時代,往往造就最美的藝術成就。50年代的金工藝術再次被創新與應用達到巔峰。伊朗王后Soraya的幾件收藏品中,黃金項鍊與流蘇上運用大量的珠球、與流蘇,完美拋光的金屬倒映著點綴的璀璨鑽石,更顯得互相襯托與輝映。而頂尖的金屬工藝追求,VAN CLEEF & ARPELS正是箇中翹楚。傳奇的Zip項鍊,將工業零件結構運用於頂級珠寶,打破了藝術的隔閡,巧妙地運用拉鍊形式,珠寶能在項鍊與手鍊之間轉換,細膩點綴部份寶石,黃金的魅力便完全展現。

還有另一件梵克雅寶Passe-partout轉換式珠寶,金屬扁平鏈條能柔軟彎曲,可作為項鍊、胸針、手鐲、腰飾不同佩戴,透過珠寶設計師的巧思,女人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之下,依然能百變風情萬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Vendomesquare 珠寶之星》第41期 】
珠寶之星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VSmagazine.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