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發展AI晶片 3個月就批准一家公司上市


中國為發展AI晶片 3個月就批准一家公司上市


中國正全力推動人工智慧(AI)與自動駕駛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進程,包括小馬智行(Pony.ai)與文遠知行(WeRide)等新創公司,意圖在全球AI競賽中對抗美國的主導地位。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中國正全力推動人工智慧(AI)與自動駕駛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進程,包括小馬智行(Pony.ai)與文遠知行(WeRide)等新創公司,意圖在全球AI競賽中對抗美國的主導地位。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中國監管機構近期簡化IPO審批程序,允許關鍵科技企業更快速赴港上市,以加速資金注入。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並向香港交易所遞交申請。《南華早報》指出,這是中國無人駕駛產業的重要里程碑,顯示政府正打造能與美國矽谷抗衡的科技生態系。


[caption id="attachment_197119"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中國為發展AI晶片 3個月就批准一家公司上市
中國正全力推動人工智慧(AI)與自動駕駛企業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進程,包括小馬智行(Pony.ai)與文遠知行(WeRide)等新創公司,意圖在全球AI競賽中對抗美國的主導地位。(圖/AI生成)[/caption]


延伸閱讀:


OpenAI傳最快2027年上市 估值約1兆美元


據大西洋理事會與蘭德公司分析,中國的產業政策採「全棧策略」(full stack approach),從晶片、生態軟體到應用場景全面布局,目標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AI領導者。雖然9月馬德里峰會中中美雙方達成初步緩和協議,但北京仍警告避免「無序競爭」,以免出現重複投資與資源浪費。


根據《華盛頓郵報》分析,中國開源模型在運算能力與普及度上已超越美國,催生如DeepSeek等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公司。歐中學術合作持續升溫,根據梅里克斯智庫數據,雙方AI共同論文數量於2017至2022年間翻倍;不過歐洲同時也在評估維持與中國技術關係的風險。


《史丹佛評論》指出,北京正在雙軌推進AI與能源基建,藉此建立長期競爭優勢。與此同時,美國的能源與網路基礎設施更新速度相對落後。《紐約時報》評論,美國矽谷對中國的快速基建發展既敬畏又不安,凸顯自由市場與國家主導模式的對比。


《紐約時報》曾揭露,中企蒐集美國輿論與網紅資料以強化輿論影響力。《CNBC》報導,中國正「全線開火」式地擴大AI投資,全球科技聯盟因此出現美中陣營化趨勢。這場競逐正在重塑國際科技秩序,各國在技術依存與政治立場間艱難平衡。


資料來源:The Information


這篇文章 中國為發展AI晶片 3個月就批准一家公司上市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