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千人有3人罹患乾癬,乾癬揪3大症狀!醫籲:中重度乾癬應追求「清零」

據統計 ,台灣每1千人就有3人罹患乾癬,其中2至3成是中重度,當乾癬紅斑在全身上下蔓延,病友們不但要忍受劇烈癢感與疼痛,也常受他人異樣眼光,研究發現,9成以上中重度乾癬病人,人際關係有負面影響 ,不僅於此,乾癬也容易引發多種身心共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精神壓抑等,恐讓18至49歲病患損失約6年生命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針對乾癬發佈最新版治療指引,以衡量治療後乾癬改善程度的PASI指數須改善大於9成,也就是代表皮膚病灶能幾乎或完全清零。


每1千人有3人罹患乾癬,乾癬揪3大症狀!醫籲:中重度乾癬應追求「清零」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皮膚部趙曉秋醫師表示,目前醫學會定義有效的乾癬治療是幫助病患PASI指數能改善75%,但仍有病患苦於症狀反覆搔癢,對治療失去信心,讓疾病越來越嚴重。如今隨著藥物不斷進步,加上健保給付放寬,乾癬治療品質顯著提升,例如4大類生物製劑能協助有效減緩發炎反應,因此醫學會今年提出新版治療指引,呼籲醫師協助乾癬病患改善病灶嚴控復發機率,降低疾病帶來生活困擾。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教授表示,乾癬症狀控制程度越好,病人生活品質也就越高,規律回診意願就越強烈,在健保署、醫學會、病友團體等多方努力下,乾癬病患能在多種治療間切換;然而病人經常擔心紅斑再爆發,不小心誤信偏方卻徒勞無功,因此臨床會不斷與病人強調,具有科學證據的治療方式,才能長期妥善控制疾病,也希望醫病在充分溝通下,找出個人化乾癬治療方式。

20至30%乾癬病患,屬於中重度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張雲亭教授表示,乾癬發病族群多在18至39歲與50至69歲兩個族群,男性病友是女性1.6倍,中重度患者佔整體20至30%。輕度乾癬能夠使用局部藥物與照光治療,中重度可利用全身性治療改善症狀,先會採用口服藥物與全身性照光治療,假使效果仍難達到預期,可以嘗試使用生物製劑,例如IL-17或IL-23抑制劑,達到病灶清零目標,減少因治療成效不如預期,增加共病。

新治療指引發布,乾癬治療更「淨」一步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表示,許多中重度病人常因藥物效果不佳、藥物取得困難、或藥物副作用,就自行中斷治療,僅有29%病人認為病灶可以幾乎清零,甚至高達70%病患不清楚PASI數值意義 。

黃毓惠醫師說明,瞭解乾癬程度可用兩種方式,體表面積(Body surface area, BSA)與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目前2023年醫學會提出最新乾癬治療指引,最佳治療目標建議要幾乎或完全清零(BSA<1 %或皮膚病灶改善90%以上或PASI<=1或IGA<=1)。皮膚病灶幾乎或完全清零之後,病人可以穿上短褲、短袖,也不用擔心去游泳、泡湯被別人指指點點。

52歲的重度乾癬病患張先生,20年前在頭皮首次發現乾癬症狀,原本僅在頭皮上發現幾塊一元硬幣大小的紅疹,屢次到診所與醫院求助都難以改善,症狀不斷惡化從小點逐漸擴張一大片,才確診乾癬。四肢、軀幹、手肘與關節內側都長滿紅斑,也會有白色皮屑會不斷落下,曾經擔心理髮師看到頭皮病灶,乾脆就不理髮。張先生表示,症狀嚴重時,全身皮膚又癢又痛,抓到流血流膿,為了改善乾癢,曾經每2至3天就會擦拭橄欖油與凡士林,加上乾癬外用藥的油性程度非常高,擔心沾染枕頭床單,在潤滑皮膚與上藥後,全身包裹保鮮膜,才敢到床上睡覺。在治療20多年乾癬歷程中,直到用到了生物製劑,皮膚好轉,幾乎達到清零,終於可以勇敢走入理髮廳,夏天也能穿著短袖短褲外出。

乾癬常見3大症狀、治療方法


張雲亭教授指出,乾癬常見症狀包含皮膚增厚、紅斑、病灶處脫屑等,臉部、耳朵後方、手肘、軀幹、膝蓋、手腳掌等部位。常見外用治療包含類固醇、維生素D類似物、A酸,口服藥物則有環孢黴素A、Methotrexat、口服A酸等,如果外用與口服用藥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病人可以接受全身性照光治療,以及4大類9種生物製劑,阻止細胞產出細胞激素,壓制發炎反應,減少乾癬發病風險。


每1千人有3人罹患乾癬,乾癬揪3大症狀!醫籲:中重度乾癬應追求「清零」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針對乾癬發佈最新版治療指引,以衡量治療後乾癬改善程度的PASI指數須改善大於9成,也就是代表皮膚病灶能幾乎或完全清零。(圖片提供/臺灣皮膚科醫學會)

張雲亭教授提到,目前台灣核准4大類9種生物製劑,健保都已經給付,符合資格的初次治療病人,每6個月可以申請一次,每次療程維持2年,用藥期滿若皮膚病灶復發達到50%以上,才能夠重新申請回復使用生物製劑,藉由生物製劑治療下,乾癬症狀能夠達成幾乎清零,90至100%病灶消除,如果發現一種生物製劑無效或有副作用,可以平行轉換使用第二種生物製劑,同樣能邁向設定的治療目標。

另外,黃毓惠醫師也提醒病患,在臉書與相關社群網站,有不肖業者擅自使用許多皮膚科醫師照片與影片,附上成分不明宣稱有改善效果商品購買連結,部分乾癬病患花大錢購買相關產品卻效用不明外,嚴重恐怕引起身體傷害,呼籲乾癬病患不要任意購買來路不明藥物或商品,覺得治療成效不如預期,一定要主動提出讓醫師知道,藉由藥物調整與生活習慣改善,千萬不要上當受害。

【延伸閱讀】

天冷大啖海鮮搔癢不止,冬季濕疹爆發!賴睿昕中醫師:遠離濕疹別踩4大飲食地雷

全台400萬人失眠!黃威杰營養師:必吃5大食物,助一夜好眠

怕胖不吃早餐?減重從早餐開始!劉伯恩醫師:早餐不吃肥4大原則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2/929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