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貸款增速下滑 未來逐步淡化對數量關注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第3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未來中國貸款增速「略低一些也是合理的」,且金融總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未來該行將逐步淡化「對數量目標的關注」。但報告強調,上述趨勢仍與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一致。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今天透過官網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報告提到,多年來,中國金融體系以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為主,各方面對貸款增長的關注度比較高。但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社會融資管道更為多元,各管道之間相互替代、此消彼長,社會融資規模結構已發生較大變化。

這份報告說,中國2025年第1至3季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人民幣貸款增量比重降至48.3%,較2024年同期和2024年全年分別下降11.7個百分點和4.5個百分點;包括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等在內的直接融資比重升至44.4%,較2024年同期和2024年全年分別上升9.6個百分點和2.6個百分點。

報告強調,特別是近2年,中國地方專項債置換融資平台貸款、中小銀行改革化險與中長期經濟結構演變的趨勢,進一步使貸款增幅呈現階段性下降。至於房地產貸款也在滑落,加上輕資產行業(對固定資產投資少,著重品牌、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行業)對信貸資金依賴度較低,難以彌補房地產貸款下降的缺口。

報告強調,整體來看,當前中國人民幣貸款餘額已達270兆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達人民幣437兆元,隨著基期變大,未來金融總量增速下降是自然的,與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一致的。而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的同時,「貸款增速略低一些也是合理的」,反映中國金融供給側結構的變化。

報告指出,人行將逐步淡化「對數量目標的關注」,並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與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提升存量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金投向,持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