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會客室/不憋尿、多喝水,泌尿道感染預防之道

文/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




名醫會客室/不憋尿、多喝水,泌尿道感染預防之道



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要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





泌尿道感染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即我們常說的膀胱發炎跟尿道發炎,這兩種感染會導致小便灼熱、疼痛,頻尿、尿不乾淨,嚴重時甚至會有血尿。臨床上人一生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比率為3.5%,不過隨著年紀的增加,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也會隨著線性比例的升高,不同年紀有不同的發生率及造成原因,除了1歲之前男生比較較高(因包皮原因,小小孩發生泌尿感染需考慮構造上的異常),而其他年紀都以女生比男生較容易發生,主要的原因為男女的生理構造不同(女性尿道短且距離肛門近),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在年紀大於35歲之後,男性會因攝護腺肥大的原因,泌尿道感染的比例接近女性。





臨床上泌尿道感染的途徑有1.上行性感染(由尿道進入):最常見。2.血行性感染(常見免疫力差的病人):少見。3.淋巴性感染:更少見。4.由周圍器官感染(如腹腔內膿瘍或膀胱直腸瘻管或膀胱陰道瘻管)。





臨床上確實有少部分的病患,靠著多喝水及自己的免疫力克服泌尿道感染。但大多數人還是需要藥物來緩解症狀及加速治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拖延治療,泌尿道感染可能會加重並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慢性膀胱發炎、容易復發、膀胱功能失調及組織破壞、及腎盂腎炎)。因此如果出現疑似泌尿道感染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並接受藥物的治療。



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我的泌尿道感染不易治療或容易復發?可能的原因如下:



1.沒好好完成整個療程,擔心吃抗生素,所以症狀改善就自行停藥。



2.生活型態錯誤(憋尿、少喝水、個人衛生習慣不好、沖洗及擦拭錯誤、性行為後未排尿)。



3.有泌尿系統構造問題(結石、阻塞、慢性腎臟疾病)。



4.本身疾病造成(糖尿病、免疫失調、長期臥床、女性停經、中風等)。



若因其他問題造成需要主要問題處理,才不會造成反覆復發。





日常生活有什麼預防行為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呢?建議如下



1. 多喝水,保持良好的飲水習慣,每天至少攝取水份2000cc以上(有心臟及腎臟疾病者,請詢問你的醫師)。



2. 不可憋尿,減少細菌在膀胱內孳生的機會,但膀胱過動者除外。



3. 上廁所擦拭方式要注意,如廁後擦拭應由前往後,避免肛門、陰道細菌進入尿道。



4. 良好的排便習慣,便祕會增加腸胃道致病性細菌繁殖的機會,而膀胱炎的致病細菌多為大腸桿菌引起。



5. 在性行為前及性行為後要多喝水,多排尿。



6. 內褲勿太緊,注意透氣及衛生。



7. 服用減少泌尿道感染風險的營養品:如甘露糖、蔓越莓、益生菌等。



8. 保持泌尿生殖器官的乾淨衛生:一般用清水洗淨即可,肥皂或某些市售的婦潔液用多了,可能會改變陰道正常的酸鹼值,反而更容易滋生細菌。





因此,如果有疑似膀胱炎的症狀,應即早就醫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就近到附近的泌尿科診所或醫院,但是如果就近沒有泌尿科醫師、婦產科或家醫科也可以做初步的治療。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