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凍卵三大新主力族群 醫曝「這年齡」前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台灣凍卵三大新主力族群 醫曝「這年齡」前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年為了鼓勵生育,政府陸續推出「凍卵」、「凍精」補助方案,而國內門診觀察,目前凍卵主力有新的三大族群,包括:癌友、卵巢早衰以及高壓職場族,醫師也指出,凍卵的成本與時間其實會隨年齡成倍上升,越早規劃越省、成功率也越高,以35歲前凍卵成功率最高、費用最低。


國健署今年9月起推出最新「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方案,針對因乳癌、血癌等重大疾病治療可能造成生育功能下降或喪失的患者,經專業評估後,女性可申請凍卵補助最高新台幣7萬元、男性凍精可補助8千元,為癌友提前留下生育力。


婦產科醫師沈孟勳指出,過去許多癌友在確診當下,除了面對龐大治療壓力與醫療費用,也常忽略「治療前的生育規劃」,現在藉由政府補助,能協助病友在治療前多一份對生育的考量。且不只是癌友,近兩年包括桃園市、新竹市、苗栗縣、雲林縣等地方政府,已相繼推出「社會性凍卵補助」方案,提供健康女性族群使用。


沈孟勳說,歐洲生殖醫學會2022年正式將社會性凍卵定義為「預防年齡相關的生育力喪失」,凸顯凍卵已從治療手段,轉變為預防醫學的重要一環,凍卵不再是過去被認為的「備案」,其實是一種主動為未來買保險的行為,讓女性保留成為母親的可能性與時間。


凍卵也有黃金時間。沈孟勳強調,根據2011與2015年國際生殖醫學期刊研究,若女性在35歲前凍卵,未來使用冷凍卵子受孕的成功率明顯高於40歲才開始試管的族群,且整體療程費用更低,35歲前凍卵成功率高2倍、費用可省4成。


沈孟勳說,這是因為35歲前的卵子品質與數量最佳,平均可取得10至15顆成熟卵,未來受精與著床成功率達六至七成;若超過40歲,平均僅能取得5至8顆卵子,且因高齡卵子品質會比較差,成功率可能降到三成以下。


要注意的是,沈孟勳表示,凍卵會依個人年齡、卵巢功能、體重與荷爾蒙指標,設計個人化的用藥劑量,以確保安全與成功率,且即使同一位患者,不同週期的反應都可能不同,因此個人化的規劃是關鍵。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黑心豬腸」4縣市受害 北市再查409件產品結果出爐


她洗腎20年爆「餓骨症候群」全身劇痛! 三總AI系統救回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