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憶逐漸消逝! 失智症對病人的影響遠比想像更深遠

當記憶逐漸消逝! 失智症對病人的影響遠比想像更深遠

【NOW健康 辰蘊如/嘉義報導】Netflix 劇集《忘了我記得》掀起討論熱潮,林靜芸醫師也在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中,分享丈夫林芳郁醫師罹患失智症的心路歷程,讓「失智症」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個疾病的影響遠比想像更深遠,它不僅侵蝕患者的記憶,更逐步瓦解一個人的自主權與尊嚴。


失智症不是老化 認知功能會持續惡化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黃敬棠醫師指出,失智症與一般老化截然不同。正常老年人的記憶力衰退通常會趨於穩定,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持續惡化─從忘記朋友的名字開始,到遺忘重要事項,最後甚至無法辨識摯愛的家人,並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這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化疾病,影響層面涵蓋記憶、語言、推理與計算等多項認知功能。超過九成患者會出現精神與行為症狀,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早期以「記憶缺損」為主要表現。包括美國前總統雷根、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等名人,皆曾罹患此病。


失智病人及早預立醫療 守護自我尊嚴


隨著病程進展,失智患者的決策能力會逐漸喪失。根據《醫療法》與《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當病人無法自行決定時,醫療決策將由法定代理人、配偶或親屬代為行使。黃敬棠醫師建議,在患者仍具備決策能力的早期階段,應盡早與其充分討論未來的醫療照護意願。可考慮預立醫療決定,或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明確記錄對維生醫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措施的意願,確保日後即使無法表達,醫療團隊與家屬仍能依循患者的真實意願提供照護。


黃醫師提醒家屬,也應了解失智症的病程發展,學習與患者溝通互動,在照顧過程中給予足夠的尊重與耐心。失智症雖然會帶走記憶,卻不應剝奪病人尊嚴——讓每個人在疾病的旅程中,依然保有作為人的基本權利與溫度。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擺脫坐骨神經痛新選擇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成患者首選
▸老花近視雷射看遠看近都清晰 醫師分析手術方式及原理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