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膝痛竟是結核菌感染 老翁清創加抗結核藥救回關節

【NOW健康 吳思奕/台中報導】日前1名74歲的賴先生因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至醫院就診。在經抽關節液檢查後發現感染源為非典型細菌,進一步住院並進行多科會診後,確診為「肺外結核感染」導致的骨結核病變,屬於嚴重的關節感染,須立即處理。所幸在清創手術與後續藥物治療後,賴先生膝蓋腫脹的狀況已明顯消退並可彎曲行走。
膝蓋長期腫痛? 關節液+痰液化驗確診肺結核合併肺外感染
收治這名個案的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周立展表示,賴先生在就診時自認只是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但過去數月在服用止痛藥、抽取關節積水、熱敷復健後卻不見改善,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來院時膝蓋已明顯腫脹且無法彎曲。隨即安排抽取關節液化驗,發現其白血球數值雖偏高,但並非典型的細菌感染,懷疑有其他原因。於是便進一步安排個案住院,接受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其膝蓋內已有大量積液並化膿,屬於嚴重關節感染。

▲個案的磁振造影顯示膝蓋內已有大量積液並出現化膿的情形。(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為避免病情惡化,院方立即安排個案接受微創關節鏡清創手術,並將檢體送往病理化驗,結果顯示感染源為結核分枝桿菌,證實膝關節問題並非單純退化性變化。隨後,周立展與感染科及胸腔科醫師共同會診,並在個案痰液中培養出結核菌,確認為「肺結核合併肺外感染」。而結核菌最初是在肺部感染,透過血液或淋巴傳播至膝關節。個案在住院期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1周後膝蓋腫脹明顯消退,已能正常彎曲行走。出院後仍需持續服藥至少9個月,並定期回門診追蹤,以確保結核菌完全清除。
結核菌可侵犯關節與脊椎 延誤治療恐需置換人工膝關節
周立展指出,膝關節遭結核菌感染的情況相對罕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在臨床上不到1成。加上個案沒有慢性咳嗽、胸悶、發燒等典型的肺結核相關症狀,因此初期在診斷上較為困難。此外,除了膝關節,脊椎或其他關節(如:肩關節、腕關節)也都可能被結核菌侵犯。若延誤治療,結核菌便會逐漸侵蝕關節骨頭,最嚴重的情況就可能接受置換人工膝關節。提醒民眾,膝蓋疼痛切勿拖延,應及早查明病因,以免延誤治療造成更大傷害。

▲圖片顯示為肺外結核在感染肺部後,可能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蔓延至關節與骨骼,形成骨結核。(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最後,周立展也提醒,膝蓋、背或其他關節若出現長期腫痛、久治不癒,應及早就醫找出根本原因;若同時合併有久咳不癒或背痛等症狀,更要提高警覺。結核菌感染若未及時治療,恐造成骨關節損壞甚至永久功能喪失。此次個案在經清創與抗結核藥物治療後已恢復良好,目前能正常行走,且持續於慈濟醫院關節中心與胸腔內科追蹤治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天冷穿衣術大解密!單穿厚外套易失溫 「三層穿搭法」靠空氣層最保暖
▸超高齡社會全人照護! 專家提出安寧緩和醫療3大要點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