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譜》元宵吃多腹脹、胃痛?中醫教「按摩3穴位」搭消化茶飲改善

吃元宵象徵家運興旺、團圓幸福。雖然元宵與湯圓外形相似,但製作方式大不相同。湯圓是以糯米粉包裹內餡後搓揉而成,而元宵則需透過反覆滾動讓甜餡逐層裹上糯米粉,工序較為繁瑣。然而,糯米製品食用過量,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胃悶等不適症狀,中醫師建議,可透過穴位按摩與消化茶飲來舒緩腸胃不適。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劉宗昇表示,元宵節「吃元宵」傳統源自於宋朝,當時稱為「浮圓子」,明朝之後才改稱「元宵」。古時吃元宵是今年開始的好兆頭,吃元宵象徵家福,故每戶人家都會闔家團聚煮元宵、吃元宵,讓家人團圓幸福,也祈求今年有豐沛的收穫。



湯圓、元宵如何分辨?

湯圓、元宵有什麼不同?劉宗昇說明,「湯圓」是將糯米粉摻水濕軟後,揉糰裹進甜或鹹的內餡,最後將它搓揉成圓形;「元宵」的製作方法比較費工,通常是將花生、芝麻、棗泥等甜餡料切塊後,放上舖有乾糯米粉的竹篩,由師傅使力搖動、反覆噴水,讓甜餡裹上一層圓圓的糯米外衣而成。

簡單來說,「湯圓」像是包餃子一樣,是「用皮包餡」;「元宵」是在餡料上慢慢滾出外皮來,作法相對麻煩。



糯米製品吃多小心消化不良

劉宗昇指出,但因湯圓、元宵的原料都是糯米粉,容易造成胃腸貪食過多湯圓,常造成消化不良,就是中醫講的「食積」現象,食積的症狀如下:腹脹、胸悶、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胃酸增加等。

劉宗昇提醒,消化不良與脾胃功能、食量、進食速度有關。平常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因某個時期突然攝取過多食物、水分,或是進食過快、沒有細嚼慢嚥,就易產生食積。這好比道路的通車量是固定的,但突然大量湧入返鄉車潮後,會造成大塞車的狀況。

如果脾胃虛弱,胃的腐熟水榖和脾的運化功能不佳,即使食量正常,也易產生食積。另外,有些人會因「特定的食物」而產生消化不良,例如吃太多糯米製品如:湯圓、年糕、米糕、飯糰、麻糬、粽子等,或是發酵食物、醃漬製品。

想緩解腸胃不適,改善消化不良問題,劉宗昇建議,日常可透過按摩3穴位,搭配1款消化茶飲來幫忙:

陰陵泉穴

  • 功效:有消除脾濕、健脾理氣的功用,也可以緩解腹脹、水腫、腹瀉等症狀。
  • 位置:小腿肚近大腿交界處側邊,往前約一指寬凹陷處。

腹結穴

  • 功效:此穴為腹氣所結聚處,有調氣理腸的功效,可緩解胃腸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等。
  • 位置:下腹部,肚臍旁開,距前正中線4寸處

地機穴

  • 功效:按摩此穴位可暢通脾經的氣血,改善腹脹、腹痛等脾胃疾病。
  • 位置:在陰陵泉穴位置與內踝尖連線上。以側坐或仰臥姿勢,從陰陵泉穴往下4橫指,在脛骨內側緣處。

洛神消化茶

  • 材料:烏梅20公克,洛神花 20公克,荷葉10克,冰糖適量、水1200公克。
  • 製作方法:將水、烏梅、洛神花、荷葉放入鍋中,煮滾25分鐘,放涼後即可飲用。
  • 功效:
    • 烏梅本品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
    • 洛神花有養顏美容,生津止渴,去脂活血等作用。
    • 荷葉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和減肥的作用。
  • 禁忌:本茶飲空腹不宜大量飲用,孕婦及哺乳婦女亦不宜飲用。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