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陷「國際孤立」總理籲減少對外依賴 美國務卿:美以關係強勁

[周刊王CTWANT] 隨著加薩戰爭持續及人道危機惡化,以色列在全球舞台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孤立局面。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外交領域,也延伸至經濟、文化與體育圈。
根據《CNN》的報導,自以色列展開對加薩城的地面攻勢,並在卡達境內打擊哈瑪斯領導層後,國際譴責聲浪不斷高漲。聯合國獨立調查小組上週首次認定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構成「種族滅絕」,與部分人權組織與專家意見一致。以色列政府則堅決否認相關指控。
歐盟近期提議對以色列祭出部分貿易制裁,若獲成員國批准,將暫停部分自由貿易協定。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及英國也陸續對以色列個人、定居點及相關組織實施定向制裁,多國更進一步對以色列祭出部分或全面武器禁運。
全球投資者同樣展現反彈,今年8月,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基金」宣布剝離部分以色列資產,理由是加薩人道危機日益惡化。
面對外部壓力,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承認國家正處於「可能持續數年的孤立期」,並呼籲發展本國軍工產業、減少對外依賴。
以色列的國際形象衝擊也波及文化舞台,多國歐洲廣播公司,包括愛爾蘭、荷蘭與西班牙,威脅若以色列參加2026年歐洲歌唱大賽,將集體抵制。歐洲廣播聯盟將於11月投票決定參賽名單。
在藝術領域,比利時根特音樂節取消了以色列指揮家拉哈夫沙尼與慕尼黑愛樂的演出,理由是「無法闡明其對以色列政策立場」。好萊塢方面,數千名影視從業者,包括奧斯卡影后奧莉薇雅柯爾曼、艾瑪史東與演員安德魯加菲爾德,簽署聲明抵制與以色列官方機構的合作。
體育領域同樣難以倖免,西班牙國際象棋錦標賽拒絕以色列選手在國旗下參賽,導致以色列隊伍退賽;大型自行車賽事亦因親巴勒斯坦示威而被迫中斷。歐足總(UEFA)內部甚至傳出將以色列驅逐出歐洲足球賽事的倡議。包括利物浦球星穆罕默德沙拿在內的多名英超球員,公開呼籲聲援巴勒斯坦,加劇輿論壓力。
部分觀察人士認為,以色列正面臨類似於種族隔離時期南非的國際孤立。當年南非因國際抵制被排除於多項體育與文化賽事之外,直至結束種族隔離制度。以色列前駐南非大使伊蘭巴魯克指出,體育與文化抵制的象徵性影響可能遠超經濟數字,「若在歐洲歌唱大賽或足球賽事中受到排擠,將對以色列造成深遠衝擊。」
本週的聯合國大會進一步凸顯以色列的孤立,包括加拿大、法國與英國在內的多國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觀察人士注意到,近年來在聯合國相關表決中,選擇「棄權」的國家數量持續下降,顯示以色列的傳統支持基盤正在鬆動。
此外,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逮捕令持續生效,本週他赴紐約出席聯大時不得不繞道,避開可能執行逮捕的歐洲國家領空。
儘管歐洲與其他西方國家立場轉變,美國仍是以色列最堅定的支持者。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近期重申,即便華府對以色列行動有所保留,「美以關係依然強勁」。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