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團體要求停止繁殖海豚 籲鯨豚圈養展演退場

多個動保團體今天到野柳海洋世界抗議,指野柳海洋世界未獲核准私自繁殖小海豚,提出停止繁殖海豚6大訴求,盼鯨豚圈養展演退場轉型。業者表示,早已朝向生態教育展演方向轉型。

海洋保育署表示,私立海洋動物園教育基金會2024年7月27日自然繁殖一隻印太瓶鼻海豚幼豚,母豚受孕時間在計畫核准期間內,但幼豚出生時間確實逾期。海保署依野保法裁罰,未來將不再核發瓶鼻海豚繁殖計畫許可給基金會。

海保署說,會成立「海洋保育類鯨豚展演轉型輔導小組」,輔導業者轉型,朝向兼具教育意義與動物福祉的展演型態發展。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指出,野柳海洋世界2021至2022年申請繁殖計畫,繁殖出2隻幼豚,其中1隻出生沒多久即死亡,另1隻也在1年多後死亡。而2024年7月繁殖出的幼體,海保署只依「野保法」的最低罰鍰罰1萬元,且沒有針對海豚沒入的措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說,2024年1月,海保署召集專家學者、動保團體組成輔導小組,協助業者停止娛樂性質的展演、改善園區內的動物福利,並以全台僅存的14隻海豚為規劃基礎,希望在維護動物福利及業者權益下,逐年完成退場轉型。

陳玉敏說,輔導小組今年6月再前往野柳現勘時,動團代表才發現現場竟有10隻海豚,與官方公布的9隻數據不符。經追問海保署才坦承新生小海豚於2024年7月出生,新北市動保處也證實當年度查核時即已知情,但政府與業者竟完全隱匿沒有對外揭露,此舉嚴重破壞輔導機制的信任基礎。

好好愛牠創辦人蔡雅芬說,野柳海洋世界有幾隻海豚從野外捕捉後,被關在3公尺深的小水池裡37年,更諷刺的是,牠們的家就在野柳後方的美麗大海,但卻永遠回不去屬於牠們的棲地,只能重複的繞圈,直到死亡。

動保團體出6大訴求,要求野柳海洋世界公開承諾停止繁殖海豚;海保署與新北市政府不再核准任何繁殖計畫,逐步讓國內鯨豚圈養展演退場轉型;針對目前野柳的鯨豚,要求業者改善圈養環境,若無法改善應即沒入,並評估野放的可能性。

動保團要求教育機構應停止將野柳列為海洋教育場所;呼籲旅行社與票務平台下架野柳海洋世界相關行程與門票;呼籲社會大眾不再觀賞海豚表演,保護鯨豚。

野柳海洋世界負責人廖俊斌向中央社記者表示,繁殖的部分都有合法計畫向海保署申請,配對時間都有在計畫時程內,繁殖都是經官方核可才實施。

他表示,園區都是秉持合法飼養及經營,絕不是像動保團體所形容「海豚煉獄」的那個樣子,園區早就朝向生態教育展演方向轉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