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解方非單選題!石門山攜手高雄大學 邀產學專家共解企業減碳方程式

淨零解方非單選題!石門山攜手高雄大學 邀產學專家共解企業減碳方程式
從能源安全、碳定價趨勢到綠電採購,一站式剖析台灣企業多元淨零路徑

面對開徵的碳費與供應鏈減碳推力,台灣企業的淨零轉型壓力日益劇增。為協助產業界尋找有效對策,石門山綠資本有限公司與國立高雄大學新能源及電力發展研究中心本(7)月24日於台北IEAT會議中心共同舉辦「淨零一籃子解方:企業減碳的全攻略」研討會。活動特別邀請到石門山綠資本總監莊昇勳、高雄大學教授連興隆、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以及亞洲水泥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必維集團(Bureau Veritas,以下簡稱BV)主導查驗員滿政顗、倍速羅得亞洲區行銷溝通總監賴湘絜等重量級嘉賓,從學界權威、產業代表的多元角度深入交流淨零戰略,為與會的近百家企業代表啟發了未來減碳佈局的新思路。

隨著2025年碳費開徵在即,加上國際碳關稅、碳定價趨勢的挑戰,企業如何擬定兼具成本效益與永續性的減碳策略,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次研討會旨在提供一個跨領域的對話平台,聚焦能源、碳權、綠電採購等核心議題,提出一套可行的「一籃子解方」,協助企業在淨零浪潮中搶得先機。活動開場由國立高雄大學特聘教授兼中心主任連興隆揭開序幕,他表示「作為學者,很樂於扮演橋樑角色,串連產官學與查驗單位,共同為企業尋求可行的一籃子淨零解方。」歐洲在臺商務協會能源與環境委員會聯合主席賴湘絜,於致詞時提到:「能源及低碳轉型挑戰,同樣也是企業創新、合作以及展現領導力的轉機。」

與談環節由石門山綠資本總監莊昇勳主持,針對「企業邁向淨零的一籃子解方」展開深度對談。與談人聚焦於能源安全、國內碳定價趨勢,以及企業減碳經驗與查證實務等關鍵議題。

台北大學李堅明教授,針對台灣碳定價趨勢提出觀察,他表示:「企業台灣減碳成本高又難,如果能完善自願碳交易配套措施,允許企業在國外尋找減碳空間,這樣不僅能發揮台灣影響力,也能幫助企業減碳。」

而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則從能源安全的角度分析,他強調:「在再生能源增長緩慢,又缺乏核能作為穩定基載的情況下,台灣的能源安全與淨零路徑將面臨巨大挑戰。」

亞洲水泥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從製造業實務出發,他指出,導入循環經濟會使碳盤查的難度上升,因此不只要建構完整的盤查基礎,工廠的硬體設備也必須跟上。他分享,碳管理的重點不在於「有或沒有管理」,而是「有沒有做好管理」。BV主導查驗員滿政顗則從第三方查核的角度說明,除了分享溫室氣體查驗證的實務經驗,也提及企業在盤查範疇三時常存在模糊地帶。然而現在有ISO 14083標準,它是全球第一個針對運輸供應鏈碳排放的量化與報告方法。透過驗證,企業可以更清楚地計算並呈現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本次研討會亦安排了專題演講,為企業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倍速羅得股份有限公司亞洲區行銷溝通總監賴湘絜,則以「解鎖地底的力量:地熱如何協助企業實現淨零」為題,她指出:「台灣具有良好的地熱潛力,但再生能源發展需要取得社會共識,與在地居民政府積極溝通協商,讓電廠與社區共好,才能使能源、文化與環境永續經營。」

石門山綠資本有限公司核心業務經理莊湘緹,則在「買不到PPA怎麼辦?破解綠電採購的三大盲點」的演講中,為企業點出採購綠電的常見誤區,她強調:「PPA不並全然適用於所有企業,企業應善用再生能源憑證作為綠電使用敲門磚,並建議企業務必選擇適合自身的工具」南極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案經理蕭詠霖,以「減碳壓力全面上升,企業如何搶得淨零主導權?」為題,分享道:「企業與其所有錢都繳給碳費,不如將資金投資給自己的減碳行動,同時應該運用碳權作為彈性機制,補足每年目標缺口並支持減碳行動。」

淨零轉型對企業而言是挑戰也是契機,整合學術洞見與產業實務等多元觀點,才有機會找到適合台灣企業的永續發展路徑。本次研討會成功凝聚產學共識,為台灣企業的淨零之路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此次研討會的主辦方石門山綠資本有限公司與協辦單位南極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皆是石門山集團的成員之一。石門山集團以綠色資產管理為核心,致力於為全球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我們擁有超過十年電力、綠電市場專業經驗、服務過數十種產業客群,協助眾多企業推動環境永續轉型。我們的團隊深耕亞太市場,據點遍布台中、上海、雅加達、東京及清奈,提供涵蓋再生能源市場工具、碳資產管理、碳權開發及專業顧問全方位服務,攜手企業實現淨零目標,共創永續未來。如欲洽詢關於綠電、碳權等議題,歡迎聯繫石門山綠資本!

更多詳細資訊請聯繫媒體聯絡人:(04)2358-5129 曾小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