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項藥品擬退出台灣 衛福部允不會造成實際缺藥

今年已有47項藥品擬退出台灣,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重申,這些藥品都是依規定提前通報的退場作業,多數藥品有學名藥可替代,不會造成實際缺藥問題,民眾無需擔心用藥受影響。

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底,已有47項藥品提出退出台灣市場。「未來還會更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近日告訴媒體,太多原廠退出,少了產業交流機會,無奈官方釋放出來訊息偏懲罰思維。

姜冠宇認為好貨自然會在值得的市場流通,藥品退出台灣市場頻傳,此事唯二解方是提升健保費、民眾可自費買藥。石崇良今天上午出席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就「重大食安事件處理之檢討與食安稽核人力不足問題」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再次被問此事。

石崇良表示,近期提及的47項藥品,是藥品停止供應的通報案件。這些藥品有藥證,或是供應健保使用,因此依法需提前通報半年內即將退場的情況,但這不代表市面上會出現缺藥問題,這47項藥品幾乎都有可替代的學名藥可用,所以不會造成實際的缺藥情形。

石崇良說,僅有1項用於器官移植的針劑型抗排斥藥物因停止供應而較為特殊,雖然市面上還有其他口服劑型,但針劑在臨床上具有必要性,該藥品年用量約為4.8萬劑,目前國內庫存預估可使用至明年底,已找到同成分的產品,將以專案進口方式補足。

石崇良表示,食藥署將盡快讓專案進口的短期替代藥品也將納入藥害救濟範圍,保障使用者權益。針對藥品供應問題,正在研擬新措施,包含擴大通報範圍,未來不再限於必要藥品,所有藥品退場前都須提前6個月通報;缺藥期間統一調控供應,避免搶藥或囤藥潮,維持供應穩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