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深處的家鄉/李誠

綠蔭深處的家鄉/李誠

李誠

我的家鄉在甘肅隴南禮縣崖城木樹關村,那裏群山環抱,樹木成林。印象中,我出生的木樹關正是一個綠樹成蔭的地方。

記得每年穀雨前後,村莊的小河邊、屋前屋後的山崖上下,處處萌發新綠。特別是村子東面的木家崖山上,千畝林地煥發生機,一棵棵青松和落葉松交錯生長。每天放學回來走過林間小路,我們這些山裏孩子總要抬頭張望,看著漸漸飽滿的山榛子和野瓢果,嘴裏仿佛已經嘗到清甜滋味。

到了山貨成熟的季節,村上的護林工作站組織護林員看護山林。我堂舅是護林能手,在林地高處搭了木屋,每晚住在裏面,不管山風多大,始終守護著這片青山。收穫的季節到了,鄉親們提著竹籃上山,在護林員的帶領下有序採摘。林間回蕩著說笑歌聲,人們臉上洋溢著大自然饋贈的喜悅。

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不斷深化,這片林地幾乎是各家各戶自己守護。以往那滿山遍野的採收景象,全村人共用大自然恩賜的熱鬧,慢慢成了塵封的記憶……

四年前,已經在省城安家的我接到鄉親電話,說縣裏引進了生態農業公司,把木家崖山下的大攤子、舊集哈、那河壩連同楊家地、新路百畝坡地統一承包。先是種植中藥材“大黃”,後來又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生態休閒營地,村子的發展變化遠超以往。今年清明,弟弟回村祭祖時正好趕上山花盛開,發來很多視頻照片。我看著鏡頭裏青翠欲滴的林海和整齊的菌菇大棚,恨不得立刻回到家鄉。

夏日炎炎,我駕車穿行於青山綠嶺之間,終於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鄉。剛放下行李就直奔生態休閒營地、木家崖林地。沿著新修的生態觀光步道,眼前是連綿不斷的綠色海洋,順著山勢起伏,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山巒。走近細看,油松雲杉間錯落栽著山茱萸,枝葉已然鬱鬱蔥蔥,林下叢生的苔蘚間點綴著不知名的夏花。可惜來得稍晚,錯過了連翹滿山金黃的盛景,但見其枝葉繁茂,別有一番生機。

看守林地的堂舅已經離世多年。孫女帶著我沿觀光驛站走廊散步,告訴我前些日子山花盛開,滿山遍野都是黃櫨和紫丁香,城裏人開著車來呼吸新鮮空氣,拍攝雲海花景。旅遊大巴從村口排到山崖邊,好像長龍一樣。聽著堂舅的孫女講述,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熱鬧景象。她笑著說等到秋天山貨豐收時再回來,那時山榛子栗壓彎枝頭,松茸蕨菜香滿山林!

堂舅孫女帶我轉到林地東側的觀景平臺,那裏新修了生態休閒營地、生態驛站,白牆青瓦映著綠樹,房前鋪著透水磚廣場,還立著太陽能路燈。走進驛站,智慧大屏即時顯示空氣質量數據,貨架上擺著真空包裝的野生菌菇,牆上掛著農家樂訂單二維碼。

“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堂舅孫女眼裏閃著光。原來隴南市剛下發檔,關於支持十大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的通知,木樹關村名列其中。之前就聽說村裏申報省級生態文明示範村,現在終於如願以償。我高興不已。堂舅孫女說村裏要建生態停車場、傳統工藝作坊、電商服務站,還要開發森林養生基地、山居特色民宿、文化旅遊……往後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聽得我心頭一熱,暖流湧動。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相信家鄉的明天,一定會像這翠綠林海般生機勃勃,如漫山遍野的綠蔭,永遠滋養著這片土地和她的兒女!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