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新地標《光之祥雲》登場 百年糖廠化身幸福文化亮點

北港新地標《光之祥雲》登場 百年糖廠化身幸福文化亮點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北港糖廠作為雲林重要文化資產,歷經歲月沉澱後,於文化再生計畫中迎來全新亮點。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祥雲》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預計近期正式啟用。雲林縣政府結合藝術家楊士毅的創作力,以糖業文化、地方信仰與光影美學打造新地標,使百年糖廠轉化為兼具歷史性與現代感的文化場域。


北港新地標《光之祥雲》登場 百年糖廠化身幸福文化亮點
▲地面雕花燈箱則以糖廠與廟宇元素設計,點燈後投射出溫暖光影,營造往返之間皆被幸福包覆的場域。(記者蘇峯毅攝)

楊士毅以光影與剪紙語彙見長,近年受邀參與多項大型裝置創作。他表示,《光之祥雲》以兩年時間完成,將北港糖業的甜蜜記憶與媽祖的庇佑意象融合,希望作品成為迎接旅客、祝福地方的文化象徵,讓藝術真正走進公共生活。

作品主體以糖結晶為基礎設計,象徵北港糖廠的產業文化;祥雲造型則傳達吉祥祝福。三朵飛揚雲形採用琥珀色玻璃方塊打造,與春池玻璃合作製作,是全台首次以玻璃建構的大型公共藝術。白天折射出糖晶般的暖色光澤,夜間搭配燈光轉換為流動的幸福光束。地面雕花燈箱則以糖業與廟宇元素設計,夜間呈現如祥雲灑落的光影,讓民眾在園區漫步時感受不同層次的視覺氛圍。

縣長張麗善表示,《光之祥雲》不僅象徵北港城市文化的延續,也是公共藝術介入老空間的重要成果。縣府希望透過藝術提升園區吸引力,讓糖廠不再只是歷史遺址,而是民眾願意走訪、停留的公共生活場域。


北港新地標《光之祥雲》登場 百年糖廠化身幸福文化亮點
▲作品以「糖結晶」為基礎造型,象徵北港因糖業而興盛的甜蜜歷史。(記者蘇峯毅攝)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北港糖廠距離朝天宮僅700公尺,是北港最具文化脈絡的空間軸帶之一。公共藝術完成後,可串連老街、廟埕與周邊商圈,有助推動北港的文化漫步與觀光導引,未來也將搭配活動、導覽與推廣,使公共藝術真正融入地方生活。

縣府強調,《光之祥雲》啟用後,北港1911好庫文化產業園區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未來將持續強化場域再生、文化整合與觀光推動,打造更具特色的北港文化旅遊廊帶,展現融合歷史與現代的新城市面貌。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