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揭2舉動恐成傷腎元凶

中醫揭2舉動恐成傷腎元凶
中醫師提醒,無論中西醫藥品都不應隨意亂使用,以免造成身體或腎臟傷害。(示意圖/取自shutterstock)

[NOWnews今日新聞] 打開手機電視總是看到琳瑯滿目的健康食品廣告,營養補充是新生代健康的方式,但隨著腎臟疾病發生頻率逐年上升引起醫療衛生界的關注,背後原因可能是飲食管控不當與過度濫用藥品等有關,以中醫觀點而言,有「三控三低」的保護腎臟飲食要點,。

初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徐瑋憶表示,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與內環境調節器官,因此腎臟的功能不只是排尿的處理器官,更是整體體內恆定的重要調節中心,包括參與代謝廢物排除、體液與電解質平衡、酸鹼平衡、血壓與造血等多重功能。

徐瑋憶提到,當腎臟負擔過高,甚至惡化形成慢性腎臟疾病時,身體會從5個面向產生疾病症狀,包括代謝廢物堆積產生的尿毒症症狀;水與鈉滯留產生的水腫與高血壓;電解質異常產生的高鉀血症。

另外,還有酸鹼失衡產生的代謝性酸中毒、造血功能受損產生的腎性貧血,因紅血球生成素EPO不足產生相關症狀等。徐瑋憶說,因此正確飲食方式除了避免腎臟負擔過高外,也透過照護腎臟來調節生理機能平衡。

徐瑋憶分析中醫理論中的「腎」,描述的是由腎臟象所主導的一個完整生理系統,在系統中,跟現代醫學講的腎這個器官有部分相同概念的是「腎主氣化水液」,透過腎氣強化可以有效提升腎臟過濾及代謝機能。


中醫揭2舉動恐成傷腎元凶
中醫師提到,優質蛋白質可選擇雞蛋。(資料照/記者許若茵攝)

亂用中藥材是傷腎元凶!中醫:正確使用可有效提升腎功能

中醫這樣的療效從現代醫學而言,代表的是從中醫治療能有效提升腎功能,跟過去的錯誤印象相差甚遠,徐瑋憶指出,自行錯誤使用藥材才是造成身體及腎臟過大負擔的元兇,正確且精準使用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提升腎功能。

徐瑋憶分享,以中醫觀點,保護腎臟飲食要點主要掌握「三控三低」原則:
1.控蛋白:依腎功能階段調整。
2.控鈉:低鈉避免水腫、高血壓。
3.控磷:預防鈣磷代謝異常。
4.低鉀:若有高鉀風險須嚴格控制。
5.低脂肪:控制血脂異常。
6.低糖:若合併糖尿病須嚴格管控。

徐瑋憶解釋,控蛋白首選「優質低蛋白」來源,掌握控制總量及選擇高生物價蛋白原則,包括雞蛋蛋白,魚肉如鯛魚、鱈魚等,這類型蛋白質選擇除了高生物價、磷含量相對紅肉低外,對於腎臟代謝及消化機能都是相對負擔較小的選擇。

若已經進入腎病範圍治療範圍,必須更嚴謹控管蛋白質總量。同時,並非所有腎臟疾病患者都需限水,徐瑋憶提醒,需依照尿量與水腫狀況調整,並詢問專業醫師確認。



相關新聞


中藥大廠「港香蘭」爆重大違規!衛福部勒令全面停工


秋分常見4疾病!中醫:嘴破1個月沒好小心 清熱祛火吃西瓜、薏仁


電子大廠主管「每月偏頭痛15次」!醫:不是一般頭痛 止痛藥沒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