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兩岸三院同人書畫交流展」

為了慶祝中法兩國建交50週年,在本年度(2014)間法國境內的數家國立博物館和私人美術機構,已相繼舉辦數場的中國藝術展。其中位於巴黎、擔任典藏豐富中國文物重要角色的吉美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 – Guimet)亦與中國的27間文博單位合作,從今年10月22日起至2015年3月1日展出「漢風:中國漢代文物(Splendeurs des Han, essor de l’empire Céleste)」特展。館方希望藉由此次展覽,能讓法國觀眾體認到漢代帝國的盛世氣象,並加深認識古代中國的精美藝術和豐富文化。

在秦始皇帝(公元前221~207在位)歿後,秦王朝逐漸邁入衰亡。後來由劉邦(公元前247~195)建立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遂成為一統中國疆土的龐大帝國。在漢朝國祚近400多年之間,王朝不斷地擴增領土,從北方的草原地帶、一直綿延到南方的中南半島。其間朝廷在各地廣設郡縣,以便有效控制社會階層及組織事宜,使得政治局勢穩定、國家強盛。在經濟方面,漢代時期農耕技術進步、經濟繁榮,加上與四方各國的外交活動和貿易往來昌盛,特別是歐亞絲路的開通,都讓帝國呈現物產豐隆的空前盛況。

在過去的40年裡,中國地區已發現為數不少的重要考古遺址,從中不斷出土大量的文物。其中漢代文物不論在數量上或是在品質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這些稀有古文物的重新現身,使得世人們逐漸對大漢王朝的藝術和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舉例來說,出土文物包括代表貴族階級的富麗陪葬品,以及一般百姓生活的質樸日用品。其外觀設計和內容意涵,無不傳遞出漢代文化思想的盛行,記錄下人們對於來世期待和追求不朽的精神概念。

吉美博物館這次在館方策展人曹慧中和易凱(Éric Lefebvre)的精心策畫之下,與中國數十間考古單位和文物機構通力合作,把中國省級博物館中與漢代相關的珍稀藏品、地方最新出土的文物以及法國自身館藏的名品佳作,整合後悉數展示,讓觀眾得以體認到漢代輝煌藝文創意的全景風貌。品項從繪畫、青銅、陶瓷到漆器等,包含各個藝術創作的領域。無論是小巧玲瓏的精製文物、或是龐大的巨型雕塑,都可在展場一覽無遺,是法國近年來盛大的中國古代文物展覽之一。漢代的美學創意和技藝成就,一直影響著日後中國藝術史的發展,是重要的關鍵期,可與西方文化的羅馬帝國相比較。以下擇選部分展品,以饗讀者:

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神獸天祿石雕〉,其雄壯威武的英姿,可反映大漢王朝的帝國氣勢。漢陽陵博物館的〈女俑陶像〉,面容委婉細膩、雙手作揖,呈現平和安詳的模樣。咸陽博物館的〈騎馬人物陶像〉,高30餘公分,但外觀比例協調、技藝渾然天成。另有河北省博物館的〈鎏金銀銅壺〉,壺身紋飾交錯繁複、製作精細華麗,應是皇家或貴族階級使用的奢侈物品。徐州博物館的〈玉件〉,則是在1995年於當地的獅子山區出土,其色澤溫潤、造形流暢,是漢代玉器中的精品。

此外,展品中還從甘肅省博物館商借一只〈牛犁木作〉,外觀雕工質樸,表情描繪令人莞爾一笑,透露百姓的審美趣味。山西省博物館的〈鎏金銅虎〉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駱駝牌子〉都代表著漢代民眾對於動物造型的喜好。更難能可貴的是,蘭州市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紙質手稿〉上,竟然可見清晰的書法字,證明漢字風格演變的特色。還有西安博物館的〈神仙人物銅像〉,其面容略顯怪異,尖鼻、巨耳和闊嘴模樣,展現出藝匠活潑的想像能力。焦作市博物館的一座〈五層樓閣模型〉,具體顯示漢代特殊的屋社外觀與高超的建築技巧。而湖南省博物館的一組〈漆製耳杯〉,則是現存少數保存良好的漆製作品,具體說明彼時漆製工藝的巧斧神工。

〈神獸天祿石雕〉,西安碑林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