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明:皇朝盛世五十年」特展

英國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於今秋舉辦「明:皇朝盛世五十年」(Ming: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展覽,聚焦討論明代1400至1450年間,這段在中國政經、外交及藝文各方面影響深遠的50年。展期從9月18日起至明年的1月5日止,展場設於新建的塞恩斯伯里展廳(The Sainsbury Exhibition Gallery)。此展是英國政府藝術與人文研究理事會(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支持的研究項目,並由牛津大學藝術史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和館方亞洲部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費時五年共同執行。此展由石油公司BP主要贊助,是該集團與博物館五年合作計劃中的第二個大型展覽。

這次展品不僅有來自英國眾多典藏機構的收藏,館方還從中國和歐美等地的博物館,商借不少一級珍品。在中國方面,計有首都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山東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及四川博物院。歐洲地區則有巴黎賽努斯奇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和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美國部分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華盛頓特區佛利爾沙可樂藝術博物館(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和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等。甚至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也名列其中,並提供一件全球首次展出的罕見明代南京城市圖。

本展的主軸將以五個主題組成,分別是宮廷生活、軍事武力、藝術文化、宗教信仰和外交貿易;首次探討明代定都北京並建造紫禁城,其背後的重要社會文化變遷。以明初各朝帝王來說,本展將陳列「武士」永樂皇帝的寶劍、「行政者」洪熙皇帝的詔書、「審美家」宣德皇帝的巨幅繪畫,以及正統皇帝年少時的肖像。除了以皇朝京城和宮廷精品為中心,展覽亦將視野擴及當時分封各地的宗室身上。例如許多展品來自藩王墓陪葬文物,特別是四川、山東和湖北地區。種類包含服飾、金器、首飾和家具等,都是最近幾年發掘出土的文物,多為首次離開中國並展示於海外地區。館方希望這些精彩的考古發現,將會改變觀眾過往對明初之工藝發展和物質文化的看法。

在展覽針對的明初50年間,館方不僅強調當時豐富宮廷文化的重要性,更討論大明帝國所展現的多元風貌。尤其在外交貿易上,此展還嘗試挑戰以往過分強調16世紀之後西風東漸的中西交流史,把目光轉移到亞洲各地之間長久以來複雜密切的國際活動,以及這些往來對中國社會文化所產生的影響。例如明初對外涉及的地域包括伊朗和中亞的帖木兒、日本的足利幕府、韓國的朝鮮王朝,更遠到孟加拉、斯里蘭卡,甚至伊斯蘭的文化要城麥加。在這首次全面地把明初之工藝物質與文獻資料結合討論的展覽裡,館方旨在能對中國和世界史提供新觀點,並讓觀眾更深理解當時中外彼此間的互動關係。

展覽縱覽。(攝影/林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