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興濤 真實的膺品

焦興濤的雕塑有別於一般傳統想像,不但關注雕塑自身的基本問題,也帶入更多的觀念探討,是中國中生代具代表性的雕塑家之一。其著名的作品風格在於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略帶髒污等使用痕跡,多半不被認為具有重要性的物件,以不同的材質(多數是玻璃纖維)臨摹至幾可亂真的相似度,而為何會特別對這些不被仔細端詳的物品感到興趣?焦興濤指出:「一方面中國的藝術教育一直以人為研究對象,創作者對於人的題材太熟悉,無法在其中發現新的議題;另一方面,2005、2006年期間大家都在畫大臉,最初的積極意義變成一種媚俗和迎合(西方市場),這股熱潮讓我感覺到很厭煩,這時,反而是很單純的物件吸引了我,我想要尋找更具個人特色的創作方向,而物,不僅是簡單的物質存在,當中還包括與人的行為使用之間的關係,這即是我一系列實驗嘗試的源起。」

一開始的生活物件選取,焦興濤傾向非常見且帶有驚奇感之物,此時的創作也偏向視覺化、以獲得感官刺激為主要的考量,但在2008年之後,其創作有所轉型,轉而專注於雕塑和現成物之間的關係,例如一件以木箱為題材的作品,藝術家先是使用玻璃纖維,很認真地塑造了現實中隨處可見的箱子,而後,再邀請木匠根據他的作品,用真實的木料去雕刻(翻製)這個藝術家原創的贋品,客觀上來說,「木雕在材質上應該更接近木箱的本源,但觀者卻反而覺得我創作的玻璃纖維更接近真實。我想探討的,便是塑造的現成物,與真實的現成物之間的關係。」焦興濤說。

很多人因而會問他對於杜象(Marcel Duchamp)使用現成物概念來創作之看法,對焦興濤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對話基點的開啓。杜象將現成物抽離原有的意義與角色,放入美術館展出,焦興濤認為這種演變為對現成實物選擇的創作方式,消解了技術含義;而其自身創作思考的卻是當仿似度都可以一模一樣時,技術於是消解了現成物,進而下一步則更想探究,「技術在今天還能呈現什麼?」以贋品「挑戰」現成品,焦興濤並不滿足於恪守過往或是現下的藝術概念,如何能將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再向前推進,讓它更複雜糾結、更難以言說,才是焦興濤真正關注所在。

木梯、水桶、椅子甚至是兒童的吹氣玩具,這些破舊尋常的物件巧妙地融入華山園區具有歷史感的場域之中,所有的作品沒有基座,全然開放觀展可能,甚至包括允許且歡迎公眾碰觸每件作品,以維持其雕塑與現實生活的內在聯繫感,而在觀看/觸摸作品的過程中,由材質所帶來在感知與認知之間的反差,因而對於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之物開始產生不同思考,「陌生化」所伴隨的感染力亦是焦興濤認為藝術所應帶給人們的「驚喜」。高子衿‧台北

焦興濤 真實的膺品

焦興濤於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的「真實的贗品」個展現場。(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