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娟、帕登海馬 看見時間之屋
位於紐約西村的魏斯貝絲藝術家之家(Westbeth Artist Housing),源自1868年起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貝爾實驗室,而在戰後1960年開始,這棟房舍在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與卡普蘭基金會(JM Kaplan Foundation)的資金挹注下,開始以合理租金提供藝術家工作與生活的住所,魏斯貝絲也因此成為美國工業建築轉向住宅用途再利用的第一例。去年,何孟娟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赴紐約ISCP及魏斯貝絲駐村。何孟娟表示自己去紐約之前,作品大多是在討論如何觀看事物、觀看自己以及人如何看待挫折,而最初申請計畫時,原本是希望能到一個擁有不同人種的地方,進而回頭思考台灣本身的歷史;但在進入魏斯貝絲後,她在這處住有逾400位國際藝術家的老公寓裡,發現了自己過去從未考慮過的觀看角度:時間。她說:「當他們敘述自己一生時,都會用不同的態度和角度看自己,這讓我發現原來這裡並不是一處悲傷的公寓,這些藝術家有其專注和對生命的執著與目標,這使他們的生命不再被任何形體阻擋。」
本次於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的「魏斯貝絲」,便是去年何孟娟與德國藝術家帕登海馬(Moritz Partenheimer)在魏斯貝絲公寓裡合作的攝影計畫,他們拜訪並冀求拍攝公寓中的藝術家,在此過程中,他們亦感受到這些空間也因為藝術家的長期居住痕跡,而有了各種不同的個性及記憶線索。何孟娟與帕登海馬分別自人物、物件兩種角度進行觀察與記錄,各以一幅影像描述一位藝術家,這項計畫直至作品展出時他們才看見對方的作品。兩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各以不同的觀看角度切入,何孟娟觀察人物,帕登海馬則將自己的觀察投射到被攝者所擁有的物件上,何孟娟認為雖然他們各以不同方式呈現同一個人,但在兩件一組的影像描述下,反而更能接近被攝者本身的完整面貌。有別於帕登海馬在現場直接拍攝藝術家物件的方式,何孟娟的影像中除了藝術家的身影,更重複疊加了台灣的空間,以及存在於她自身背景中的各種物件,「我在聽他們的故事時,其實連結到的是自己的文化經驗和記憶,很多時候這些故事都被自己的經驗導向某個方向」。何孟娟思考數位攝影的可能,她利用多張影像、近似繪畫的概念重疊出不同的時空狀態,而在本次展覽後,何孟娟也將在紐約與一名小說家共同進行相關出版計畫,以創作角度書寫魏斯貝絲的藝術家故事,「故事沒有所謂的真實,只有觀看的觀點」她說。林怡秀.台北
何孟娟、帕登海馬 看見時間之屋
本次於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的「魏斯貝絲」,便是去年何孟娟與德國藝術家帕登海馬(Moritz Partenheimer)在魏斯貝絲公寓裡合作的攝影計畫,他們拜訪並冀求拍攝公寓中的藝術家,在此過程中,他們亦感受到這些空間也因為藝術家的長期居住痕跡,而有了各種不同的個性及記憶線索。何孟娟與帕登海馬分別自人物、物件兩種角度進行觀察與記錄,各以一幅影像描述一位藝術家,這項計畫直至作品展出時他們才看見對方的作品。兩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各以不同的觀看角度切入,何孟娟觀察人物,帕登海馬則將自己的觀察投射到被攝者所擁有的物件上,何孟娟認為雖然他們各以不同方式呈現同一個人,但在兩件一組的影像描述下,反而更能接近被攝者本身的完整面貌。有別於帕登海馬在現場直接拍攝藝術家物件的方式,何孟娟的影像中除了藝術家的身影,更重複疊加了台灣的空間,以及存在於她自身背景中的各種物件,「我在聽他們的故事時,其實連結到的是自己的文化經驗和記憶,很多時候這些故事都被自己的經驗導向某個方向」。何孟娟思考數位攝影的可能,她利用多張影像、近似繪畫的概念重疊出不同的時空狀態,而在本次展覽後,何孟娟也將在紐約與一名小說家共同進行相關出版計畫,以創作角度書寫魏斯貝絲的藝術家故事,「故事沒有所謂的真實,只有觀看的觀點」她說。林怡秀.台北
何孟娟、帕登海馬 看見時間之屋
何孟娟、帕登海馬│Westbeth, Nan Tandy 複合媒材 2014 非常廟藝文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