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談開心的事

日本人向來對於鐵道有著特殊的情感。吉田修一之外,無獨有偶,村上春樹的最新長篇《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也使用了鐵道的意象。鐵道本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卻因為連結的意義,有了脈動的生命力。而原本全然無關的人際關係,也因為鐵道而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在了一起。
五十年前的1964東京奧運會,新幹線的開通,揭開了日本經濟輝煌年代的序幕。如此美好的記憶,如此傲視全球的技術輸出,當然是件大事。更何況不是別的地方,而是明明殖民過卻不怨恨他們的台灣。
這部以台灣高鐵為故事背景的長篇,便是如此,巧妙地利用高鐵的建設與通車為隱喻,緊緊地,且是正面而毫不閃躲,串聯起台灣與日本兩地,故事裡超過半個世紀(歷史上則是一百年來。可別忘了1908年通車,台北至高雄,台灣第一條縱貫鐵路也是由日本人打造),或遠或近的微妙距離。
隨著高鐵鐵軌年復一年的延伸,我們跟著吉田修一筆下的人物,那幾組跨海又跨時代的台灣人和日本人,像是搭上一班時光的列車。一起看盡窗外呼嘯而過的歷史風景;一起感覺命運像灌進來的風,吹弄車裡人間的緣起不滅。
日本當代暢銷作家如吉本芭娜娜等人,雖然也曾以台灣作為小說的背景,但故事裡的台灣都是浮光掠影,並非真有不可替代性。像是吉田修一這樣以台灣為主體,幾乎整個故事都建立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小說,不僅對台灣人來說很奇特,對日本出版界來說也非常稀有。
吉田修一不單單是讓故事的主要舞台發生在台灣,也不只是塑造出台灣人作為小說角色而已,他十分有企圖的,直接進入他所創造的台灣人角色裡。在以看似旁觀實則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中,愉悅地跨界(國界/性別)演出──以一個日本人,模擬出台灣人的所思所想,完成一場沒什麼太大破綻(如果你不嚴格挑剔)的漂亮「扮裝」。從吉田修一的筆調中,我幾乎可以想見,他在書寫過程中是多麼享受和優游自得於這場借位的滿足。
這當然來自於吉田修一對於台灣的熱愛、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了解。無論是參考資料或情感堆疊,吉田修一顯然是做足了準備。
《路》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我以為這可能是他截至目前為止的作品裡,最具溫情主義的故事。雖然在像是《橫道世之介》、《7月24日大道》和《東京灣景》裡也有不少輕盈的片段,但那些人物的遭遇和世界觀,怎麼樣都和這次的《路》不相同。這並非說《路》裡沒有悲傷或淒涼的部分,而是即使存在著,你可以感覺到小說裡的人物在面對著孤獨、死亡、分離、病況、情感的貌合神離或未知的明天時,沒有一個人沒有表現出絕望消極的思想。
吉田修一的作品裡向來喜於處理角色的無奈與蒼涼,城市裡的疏離和孤獨,不過在《路》這部作品裡是降到最低的。在這齣群像劇裡,處處有著留白的樂觀希望,縱使見不到結果,每個人都已獲得了救贖,你知道他們都會往對自己好的「路」上前行。就像是患上憂鬱症的繁之,對理性分手的春香說:「我想我已經好了。」作者眼中南國的熱情和樂觀,大而化之的個性,從台灣人的身上擺盪到日本人,滲透在每一個角色裡。此刻再怎麼彷徨,某一天,大家都會好。
不諱言若要嚴格檢視的話,仍有些段落會不小心暴露出日本人一廂情願的觀點,或者過度美化異鄉的幻覺(例如覺得台灣的野狗很幸福,或認定台北是「寧靜的景色世界第一」等台灣人看了大約會愣一下的言論),但瑕不掩瑜,《路》仍是一部好看(內容好看且容易閱讀)的小說。而且更可謂是一部優良的大眾小說範例。我甚至感覺整本書裡許多的場面跟對話,都很有近期偶像劇國片的氣氛。特別有一段,是春香在說完「寧靜的景色世界第一」後,忽然放下在攤販吃到一半的東西,跑到店外的大馬路上轉圈。令人想到幾米的《星空》裡,劉若英不顧餐廳裡眾人目光,突然放下碗筷,跳起舞來的氣氛。《路》縱使觸及了沉重的主題,但作者的筆法舉重若輕,讓閱讀的速度就像不減速的新幹線,毫不綁手綁腳。
吉田修一曾在散文裡自述,他對電影《海角七號》的熱愛。在我看來,吉田修一像是藉著寫出《路》這本書,以自己的故事詮釋出心中的另外一個《海角七號》,道出他對台灣的情感。其實,這部小說裡的人物刻劃和故事張力,更加的豐厚與真誠,早已遠遠超過他所鍾愛的《海角七號》了。
「東京也好,台北也好,若想挑毛病,比比皆是。只是,如果有意識地尋找美麗的事物,一樣也是俯拾可見,所以春香認為既然都是睜著眼睛看,當然要看美麗的。」春香的這段話,可說是撐起這部小說人物的世界觀。這當然也是吉田修一對台北這座城市的觀看角度。他是打從創作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決定要寫一部挑台灣好話來說的故事,要讓這部小說是即使蒼涼也溫暖。因此,呂燿宗(中野赳夫)也才會說出「活著就談開心的事。我們(台灣人)就是這樣」的台詞來。
至於我們台灣人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樂觀或健忘,自在或散漫,不拘小節或沒有規矩,常常只是微妙的一線之隔。就像故事裡的日本人,覺得自己在民族性格上面對生活與職場時的問題,說穿了,其實正是不少台灣人心底,喜歡上這個國家的優點呢。畢竟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令台灣人羨慕的先進國家,肯定還是跟組成這個國家的眾生性格息息相關。但確實「若想挑毛病,比比皆是」是真心話。反正人總是憧憬自己所缺少的那一方。
活著就要開心。對待城市也好,看待人生也罷,或者去閱讀一本好看的小說,總之走在這「路」上是準不會錯的方向。

◎作者簡介
張維中
東吳大學英文系,文化大學英文學研究所畢業。早稻田大學日語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雜誌設計科畢業。現居東京,任職傳媒業。最新作品散文集《夢中見》,另著有小說《無影者》、《501紅標男孩》,旅遊隨筆《半日東京》等約23部著作。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