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部長薛瑞元 人生無法預料,符合自我價值最重要

要踏入醫師、律師界,對大部分人來說,必須具有相當的專業,且學問門檻高,無論其中任何身份都要下足功夫才能辦到;何況是同時擁有醫師、律師雙重身分,更是不容易。

新上任的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就是擁有醫師、律師雙頭銜的新科部長,在受訪時,他直言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一段是預先規劃好的,但每一階段都不會後悔;而是遇到了就下決心選擇,而選擇也不是一股衝動,是經過審慎評估的,「要先知道自己要什麼、再看生活或生命的目標是什麼、什麼才符合自己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愈挫愈勇,人生經歷充滿勵志故事
與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同樣出身於台北醫學院(現為臺北醫學大學)的薛瑞元,原本是婦產科醫師,曾經在嘉義開業,在遇到一件醫療糾紛後,38歲那年,決心重拾書本重新報考大學,並考取台大法律系,畢業後也順利取得律師執照,且於46歲時再拿到台大法律碩士的學位。

薛瑞元最近才剛參加台大法律系的同學會,他笑說當年念書時,同學們的年齡都比自己小了20歲,甚至剛進班時,同學還以為他是助教或老師,「念台大法律系,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轉折。」

「念法律那幾年,是我這輩子最用功的時期,用功到連自己都懷疑:『原來書可以這樣念的』。」他說,那段時間幾乎是隨時帶著原文書,無論是在開車、學校、或者兼差時都在唸書,甚至還特地到德國買原文參考書,更因為想看得懂德文而惡補了德文一段時間。

幫立委助選,踏入醫政行政體系
「研究所唸四年的原因,是中間休學了一陣子,」原來,在攻讀研究所時,因課程不如大學繁重、上課時間也彈性,在朋友的介紹,因緣際會下,薛瑞元當了同屬北醫校友的前立委洪奇昌的國會助理。「休學的那段時間,正好遇到選舉;所以那半年其實是去輔選,」也就是這樣的因緣巧合,讓他半隻腳踏進政壇。

研究所畢業後,他應當時的衛生署前署長李明亮邀約進入衛生署,從醫事處簡任秘書做起,一路從簡任官、副處長升到處長;接著又回到衛福部雙和醫院擔任副院長。他回憶當時選擇回醫院服務的機緣:「雙和屬於北醫體系,等於是母校,所以當邱文達院長邀約,便一口答應回去幫忙。」

那時是雙和醫院剛開幕的第一年,薛瑞元說自己經常笑稱,那時的雙和醫院「工人比病人還多」,因為裝潢工程還未完工、病人也沒幾個,幾乎等於是從零開始。沈潛於雙和醫院7年的時間,薛瑞元從務實而根本的醫院管理著手,也讓這間公辦民營的雙和醫院,找到貼近病患需求的醫療服務。

隨後,在屏東縣長潘孟安的邀請下,於2015年出任屏東縣衛生局長一職,在任內不僅促成高雄榮總及義大醫院在屏東設立分院,也首創由區域醫院醫師支援、推動行動藥師政策,為獨居及行動不便的患者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