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勞心勞力打磨台灣好設計
「其實台灣有許多年輕人對於家具製作抱有極大的熱情,但現實的考量令他們卻步,所以我希望能夠創造出一種理想的環境,讓年輕人知道台灣木製家具產業的發展是有未來的,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優質人才積極投入。」路力家器具的陳奕夫總監在受訪時語氣堅定的說著。
創下記錄的銷售成績
陳奕夫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他與女友許家毓在2014年創辦路力家器具,兩人分別擔任設計總監與品牌總監,品牌成立至今不過5年時間,旗下木製家具不僅在國內外的設計展頗受好評,也進軍台中國家歌劇院,躍上知名建築舞台,而路力所推出的「燕椅Hirundo」,曾創下在募資平台3小時售罄、7小時達標50萬、4天集資金額達100萬的紀錄,同時入選日本每三年一度舉辦,知名的「IFDA旭川國際家具設計大賽」,從全世界68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25位入選者之一。路力一路走來,可謂成績斐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陳奕夫以往與木工並無淵源,踏入家具業,更是純屬偶然。
興趣使然走上創業之路
工業設計出身,進入職場後理所當然的從事3C產品設計,但業內沉重的壓力與過度快速的發展變遷,讓他無法真正專注於設計上,思考過後,陳奕夫決定休息一陣子,前往日本居住一段時間,就在此時他接觸到木工,也深刻體會到日本社會對於職業匠人的尊重,於是回台後他報名了木工學校,從無到有學習木工技藝的基本功,初期只是純粹的興趣使然,但越做越有心得,也是在這段時間,他藉由曲木構造、裂了又合的形象創作出一系列家具,並以此做為基礎,四處參展,也由此獲得眾多好評。
2014年,陳奕夫與許家毓前往丹麥參觀知名的家具品牌 「PP Mobler」,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除了欽佩工匠在製作過程中所展現的熱情以及家具成品的精美之外,也看到許多被台灣人視為名牌的家具,在當地就是一般民眾平凡使用的居家物品,原來美好的設計跟日常的生活能夠如此緊密連結,於是兩人腦海中浮現「有為者亦若是」的念頭,下定主意自行創業。恰好當時有一位木工前輩的整套機器要轉讓,於是陳奕夫用存款將它買下來,並承租前輩的工作室,然後向原本的公司提離職,兩人開始全力以赴衝刺自己的事業。
持續提升產品價值
路力兩字取自於台語的「Lo Lat」,是台灣老一輩人對彼此付出的勞力訴說「謝謝」的問候。在台灣,有許多藏匿於巷弄間的工匠師傅們,擁有一身好技藝,陳奕夫與許家毓感念於這些師傅們仍然用心製作好產品,並期許自己的手藝日益精進,透過與台灣的工匠師傅們協同合作,長久持續這份感動、感謝的心情。雖然志願宏大,但在創業伊始階段,陳奕夫其實是被家人所質疑的,認為他放棄了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轉換跑道踏入一個毫不熟悉的領域,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加上路力成立的頭兩年,既沒有請員工,也沒有領薪水,完全是靠著過往工作的積蓄支撐下去,所幸堅持是有代價的,近年來路力的知名度逐漸提升,得到不少消費者的支持,公司所在基地也從一開始位於台北市北投巷弄內的老房,到現在為了貼近產業鏈而搬遷至台中,一切的改變都是希冀讓路力的家具朝著更高品質的目標邁進。
以小博大的自信與優勢
陳奕夫表示,未來路力的目標在於讓商品規格化、量化生產,意即是讓普羅大眾都能擁有,而非收藏家專屬的藝術品,但他也不諱言的承認,這個夢想還在努力實踐當中,畢竟論年歷、論設備、論資本等,路力與歐美日等百年家具品牌或職人工作室相比,還存在一段差距,不是短時間可以追趕得上,但路力的優勢就在於陳奕夫本身的設計背景,使他能夠透過觸類旁通的美學視野,賦予家具多元的想像空間。
此外,陳奕夫認為路力雖然尚有不足之處,但其手工技藝與產品細緻度,絕對有信心與國際品牌比擬,並且因為廠房規模還不大,因此決策相當快,能不斷在製程上推陳出新,令每一次的製作益加完善。陳奕夫說明路力的家具特色在於細節,無論是表面的肌理紋路、觸感,或是外觀接縫處的圓滑收邊,都力求完整,嘗試將傳統技術重新排列組合,並針對木料結構做變化,在增加強度之餘,也融入當代元素,使其與現代家居生活相契合,而當家具的設計、品質、美學皆到位之後,接下來就是靜靜等待成果發酵,靠著歲月與實力來慢慢累積品牌價值。
精益求精的品牌之路
訪談的最後,問起路力所生產的眾多家具當中,哪一樣讓陳奕夫的印象最為深刻?他毫不遲疑的回答:「當然是燕椅!」,這張曾經在募資平台上創下記錄的單品,設計靈感源於陳奕夫外婆家一批即將被丟棄的椅子,它們曾經是外婆的嫁妝,後來變成外婆家的餐椅,老一輩的人們通稱它為孔雀椅或福州椅,當時家家戶戶都有幾把,造型可說是台日洋混血,用料大幅減少、圓椅面、弧形椅腳,還帶有中式風格的簡約穩重,在40年代成為一種獨特新穎的潮流,只不過隨著歷史演進,老椅子逐漸被民眾所遺忘,即將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陳奕夫不忍心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於是搶救了那一批椅子回工廠,仔細端倪之後,發現它們其實充滿魅力,正如同台灣有許多值得珍惜的老物件,緩緩在大家的記憶中淡去,於是陳奕夫與許家毓在保留傳統元素的情況下重新修改椅子外觀,努力了12個月,終於創造出新舊合而為一的產品,並命名為燕椅,一方面希望表現它重生後輕盈俐落的樣貌,另一方面期待幸福好運能像燕子一般,飛進每一位台灣人家中。 回過頭來看路力家器具,也彷彿燕子一般,歷經了雛鳥的嬌弱與成鳥的冒險,如今還在繼續長大茁壯,關於品牌的未來,或許仍將無可限量。
id SHOW居家設計平台:https://www.idshow.com.tw/
創下記錄的銷售成績
陳奕夫的自信並非空穴來風,他與女友許家毓在2014年創辦路力家器具,兩人分別擔任設計總監與品牌總監,品牌成立至今不過5年時間,旗下木製家具不僅在國內外的設計展頗受好評,也進軍台中國家歌劇院,躍上知名建築舞台,而路力所推出的「燕椅Hirundo」,曾創下在募資平台3小時售罄、7小時達標50萬、4天集資金額達100萬的紀錄,同時入選日本每三年一度舉辦,知名的「IFDA旭川國際家具設計大賽」,從全世界683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25位入選者之一。路力一路走來,可謂成績斐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陳奕夫以往與木工並無淵源,踏入家具業,更是純屬偶然。
興趣使然走上創業之路
工業設計出身,進入職場後理所當然的從事3C產品設計,但業內沉重的壓力與過度快速的發展變遷,讓他無法真正專注於設計上,思考過後,陳奕夫決定休息一陣子,前往日本居住一段時間,就在此時他接觸到木工,也深刻體會到日本社會對於職業匠人的尊重,於是回台後他報名了木工學校,從無到有學習木工技藝的基本功,初期只是純粹的興趣使然,但越做越有心得,也是在這段時間,他藉由曲木構造、裂了又合的形象創作出一系列家具,並以此做為基礎,四處參展,也由此獲得眾多好評。
2014年,陳奕夫與許家毓前往丹麥參觀知名的家具品牌 「PP Mobler」,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除了欽佩工匠在製作過程中所展現的熱情以及家具成品的精美之外,也看到許多被台灣人視為名牌的家具,在當地就是一般民眾平凡使用的居家物品,原來美好的設計跟日常的生活能夠如此緊密連結,於是兩人腦海中浮現「有為者亦若是」的念頭,下定主意自行創業。恰好當時有一位木工前輩的整套機器要轉讓,於是陳奕夫用存款將它買下來,並承租前輩的工作室,然後向原本的公司提離職,兩人開始全力以赴衝刺自己的事業。
持續提升產品價值
路力兩字取自於台語的「Lo Lat」,是台灣老一輩人對彼此付出的勞力訴說「謝謝」的問候。在台灣,有許多藏匿於巷弄間的工匠師傅們,擁有一身好技藝,陳奕夫與許家毓感念於這些師傅們仍然用心製作好產品,並期許自己的手藝日益精進,透過與台灣的工匠師傅們協同合作,長久持續這份感動、感謝的心情。雖然志願宏大,但在創業伊始階段,陳奕夫其實是被家人所質疑的,認為他放棄了一份有前途的工作,轉換跑道踏入一個毫不熟悉的領域,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加上路力成立的頭兩年,既沒有請員工,也沒有領薪水,完全是靠著過往工作的積蓄支撐下去,所幸堅持是有代價的,近年來路力的知名度逐漸提升,得到不少消費者的支持,公司所在基地也從一開始位於台北市北投巷弄內的老房,到現在為了貼近產業鏈而搬遷至台中,一切的改變都是希冀讓路力的家具朝著更高品質的目標邁進。
以小博大的自信與優勢
陳奕夫表示,未來路力的目標在於讓商品規格化、量化生產,意即是讓普羅大眾都能擁有,而非收藏家專屬的藝術品,但他也不諱言的承認,這個夢想還在努力實踐當中,畢竟論年歷、論設備、論資本等,路力與歐美日等百年家具品牌或職人工作室相比,還存在一段差距,不是短時間可以追趕得上,但路力的優勢就在於陳奕夫本身的設計背景,使他能夠透過觸類旁通的美學視野,賦予家具多元的想像空間。
此外,陳奕夫認為路力雖然尚有不足之處,但其手工技藝與產品細緻度,絕對有信心與國際品牌比擬,並且因為廠房規模還不大,因此決策相當快,能不斷在製程上推陳出新,令每一次的製作益加完善。陳奕夫說明路力的家具特色在於細節,無論是表面的肌理紋路、觸感,或是外觀接縫處的圓滑收邊,都力求完整,嘗試將傳統技術重新排列組合,並針對木料結構做變化,在增加強度之餘,也融入當代元素,使其與現代家居生活相契合,而當家具的設計、品質、美學皆到位之後,接下來就是靜靜等待成果發酵,靠著歲月與實力來慢慢累積品牌價值。
精益求精的品牌之路
訪談的最後,問起路力所生產的眾多家具當中,哪一樣讓陳奕夫的印象最為深刻?他毫不遲疑的回答:「當然是燕椅!」,這張曾經在募資平台上創下記錄的單品,設計靈感源於陳奕夫外婆家一批即將被丟棄的椅子,它們曾經是外婆的嫁妝,後來變成外婆家的餐椅,老一輩的人們通稱它為孔雀椅或福州椅,當時家家戶戶都有幾把,造型可說是台日洋混血,用料大幅減少、圓椅面、弧形椅腳,還帶有中式風格的簡約穩重,在40年代成為一種獨特新穎的潮流,只不過隨著歷史演進,老椅子逐漸被民眾所遺忘,即將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陳奕夫不忍心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於是搶救了那一批椅子回工廠,仔細端倪之後,發現它們其實充滿魅力,正如同台灣有許多值得珍惜的老物件,緩緩在大家的記憶中淡去,於是陳奕夫與許家毓在保留傳統元素的情況下重新修改椅子外觀,努力了12個月,終於創造出新舊合而為一的產品,並命名為燕椅,一方面希望表現它重生後輕盈俐落的樣貌,另一方面期待幸福好運能像燕子一般,飛進每一位台灣人家中。 回過頭來看路力家器具,也彷彿燕子一般,歷經了雛鳥的嬌弱與成鳥的冒險,如今還在繼續長大茁壯,關於品牌的未來,或許仍將無可限量。
id SHOW居家設計平台:https://www.idshow.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