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翻轉想像 專訪深宇建築師事務所簡祺珅建築師


經歷
中原大學建築系
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
台灣大林組營造有限公司
深宇建築師事務所

先以自家住宅「簡舍」獲得業界一致好評,並陸續榮獲2017台灣室內設計大獎、2017金點設計獎、2018韓國K-DESIGN AWARD。後來再以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區的「四口之家」獲得2018倫敦設計獎銀獎、2018紐約設計獎建築公共與機構類銀獎、2018美國建築大師榮譽獎、2019德國iF設計獎的肯定,是台灣近年來相當受矚目的中生代建築師。



問:請問您成為建築師的契機為何?
答:大約7歲的時候,因為父親到日本留學的緣故,所以全家人都一起搬去日本居住,從小學1年級到3年級,就讀東京三鷹市立羽澤國小,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吉卜力美術館就是位在這個區域,很可惜我唸國小的時候,美術館還沒興建,所以沒辦法一睹宮崎駿大師的創作結晶,不過當時母親經常在閒暇時刻帶著我與妹妹四處遊覽,加上學校安排許多接觸戶外環境的課程,可以說每天的生活都與大自然有著頻繁的互動,直到後來隨著父親的學業告一段落,全家人於是又搬回台灣。

回台初期,坦白說有點適應不良,除了城市景觀完全不同,街道上車子的數量也遠比日本多,因此在視覺與聽覺方面都產生不小的衝擊,或許「希望能夠打造心目中理想建築」的概念就是在這時萌芽的吧。我一直很喜歡組裝建築類的樂高積木,也發現自己的空間邏輯觀念相當優異,所以在高中升大學參加推甄時,突然間幼時的記憶整個浮現出來,於是決定選擇建築系當成志願,後來也很幸運的進入中原大學建築系就讀,畢業後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位建築師,直到現在。

問:請問您為何一直以來對於木造建築情有獨鍾?
答:剛回台灣時所住的房子,因為基地條件的限制,臥室沒有陽光,進而讓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再加上混凝土的結構,不僅冬冷夏熱,隨著歲月流逝,還慢慢出現壁癌、牆面剝落等狀況,所以我對於混凝土這種材質的印象並不好,但是大學建築系的教育內容都是以教導混凝土等傳統結構的設計為主流,我也只能嘗試接受,直到大學快要畢業前,我看到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節目,發現有許多設計師利用木材來蓋房子,然後又慢慢了解原來不只日本,包括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也都不斷嘗試透過新技術將木造建築的應用範圍持續擴大,於是逐漸對於木造建築感到興趣,沒想到後來就一頭栽進去無法自拔了。

問:您自家的住宅─簡舍,是您的第一個木造建案,也是讓您受到矚目的開始,請問當初興建的原因?以及在建造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