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創業精神

這次,我想討論兩個主題,彼此有些關聯性:一是創業精神,二是創業良心。

就從塑化劑風波談起。其實,塑化劑存在已久,和台灣頗有淵源:300年前,台灣最有名的產品,就是占全球90%產量的樟腦油、樟腦。樟腦是人類使用的第一種天然塑化劑。如照相機底片所用的塑膠,大概200多年前發明,最重要的成分是賽璐珞(celluloid),它原是堅硬的,加了天然塑化劑樟腦油後才變得柔軟。直到上世紀初,化工業漸興,才有人造塑化劑等替代品出現,如DEHP、DINP,共十幾種類似的化工品陸續問世。


缺少良心 創意變毒藥
台灣早期,多半把塑化劑用在製作塑膠鞋。台灣原是塑膠鞋王國,當年的鞋原料是橡膠,把軍用輪胎剪下來製作,耐穿,好幾年不壞,但硬硬的;後來變得比較軟,就是加了塑化劑,這些塑膠鞋工廠就在彰化縣。以前我常根據一個人的姓氏和職業,推測他的出生地;塑化劑風暴的主角賴俊傑,他姓賴,又跟塑膠和食品有關係,我就推測他來自彰化縣的賴家聚落,果然猜對了。

賴俊傑出身昔日塑膠鞋工業中心(彰化縣也是食品生產加工中心,百果山就是代表),若不論其造成的破壞,嚴格來講,他算是個創業家。賴俊傑15歲時在日商公司作學徒,然後發現進修的需要,再去讀二專化工科;之後自己開業,他發現產品有更好的用途、「更具附加價值」,就這樣一賣30幾年。我相信不止他一人這麼做,上游賣給他,其實應該知道下游在賣什麼,因為產業鏈是環環相扣的。這些商人很有創意和創業精神,只是缺了良心;他們只是想,反正自己不吃就好(很像當地農民的習俗,菜園分兩區,大區種要賣的,農藥可以儘量用;小區是自己要吃的,絕對不可以下農藥)。

像賴俊傑,知識一點也不缺,你看他進職場工作後,還特別去進修,然後找出最經濟的、他認為毒性最小的配方,不斷替換、「升級」;從這點看,他當然是個創業家。這就點出來,很多創業家如果只考慮賺錢,而不顧對社會的永久性破壞,就可能禍延子孫,造成整個社會、族群的基因代代相傳下去。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以前一直不知為什麼,現在總算找到原因。


新產業鏈 成了共犯結構
試想,賴俊傑若能將他創業家的特質發揮在正面的地方,那可不得了,一定能大大改善人類生活。他是非常聰明的企業家,知道要努力學習,知道缺什麼知識就去學,他跟日本人學、去學校學,然後自己找出影響小、成本低,通路也好的「產品」。他也知道「產品」有問題,還懂得自己命名,把DEHP稱為SD,讓用戶和員工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還好偏偏我們有一個比較雞婆的公務員楊技正。一般來講,食品檢驗項目有三項,她覺得檢品的曲線很奇怪,似乎出現了不該有的雜音,所以主動追查下去,才幫全國人民找出這個世紀毒案。其他國家都知道這成分不能放在食品裡,所以大家都沒想到要在食品檢查加上這項。豈料,有人很「創意」地想到用比較便宜的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加進食品!就起雲劑而言,這個價值鏈成了一個共犯結構。

我相信食品界都知道,只是他們自己不吃,讓別人吃。賴俊傑與其他一同掛勾的商人,絕對是創意十足,但缺了良心,形成社會極大的傷害。


高材生賣衣 拚出績優店長
再舉兩個創業正面的案例。創業精神若能發揮在正面的地方,真能創造許多效益。在本專欄分享過的雁行計畫,它的創始人陳友忠(York Chen)曾提過一個案例。在雁行計畫中,有一個從貧苦鄉下來的北大女生,她畢業前收到十幾個工作機會,大部分是跨國公司高薪工作機會,其中有一個機會很不起眼:到UNIQLO當北京創始店的店長。

UNIQLO找人有幾個原則,它不要有經驗的,希望任職者是一張白紙。這北大高材生,出身鄉下,希望很快多賺錢回家。在十多家跨國公司邀約下,她很猶豫,因為堂堂一個北大生去賣衣服,令她遲疑。但陳友忠向她建議,這是一個全世界成長最快的品牌,尤其在第一線,會接觸很多不同的面向;從存貨管理、客戶管理,還有店面的管理和訂單,店長還要負責、預測進貨量,不是上層幫你決定,統統要自己決定,所有上天下海的事情統統要自己做;這樣跟著一家雖然不是現在最大的、但未來是世界最好的公司,跟它一起成長,所有東西都可以學習,這種機會不是在大公司能學到的。我們日前在天安門前碰到這位北大高材生,她已是該集團裡最能幹的店長。

第二個正面例子是我們不久前曾前往參觀的李開復的創新工場(Innovation Works)。他們總共收到大概20萬封履歷表和計畫書,聽了2千多場簡報,從中挑選出26個,經過18個月,已孵化出(育成中心在大陸叫孵化器)9家公司,也就是這26家公司已有9家畢業了,所謂畢業就是取得資金。幾家孵化出來的小雞身價已超過數千萬美金,出去單飛了。創新工場內的新創公司,未來的價值很難斷言,現在投資成效看起來不錯,但上市後還要看市場反應。


創新工場 培育創業人才
什麼樣的人會去創新工場?對中國大陸而言,就是最優秀的的人,創新吸引的對象主要以北大、清華為主,在大陸能進北大、清華,尤其是戶口不在北京市的,各省只有極少的配額,只有狀元中的狀元才有機會。創新工場一宣布成立,結果有20幾萬人(團隊)想加入,提出那麼多計畫。經過過濾,聽了2千多場簡報,才挑出二十幾個,也就是全大陸最好的百萬分之一,再挑出前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最最優秀的,再加以協助輔導。李開復來自Google,大家都希望工作環境能跟Google一樣,有免費的點心、寬敞的空間;但我們看到,那些人為了憧憬未來,很願意受苦,幾百個人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面。

創新工場真的是一個工廠,成員多是20來歲,多數是大學剛畢業,也有很多曾在高科技上市公司上班、想自己創業的。工場裡,到處隔成像小學課桌椅一樣大的空間,旁邊放NB、放一杯茶,不小心手肘還會碰到隔壁的人;由此可見,大陸最優秀的年輕人都不怕吃苦,在那麼擁擠的環境下,還是很快樂地工作,因為他們知道奮鬥會有成果。

一般人創業,自己選題目會看得不夠清楚,但在創新工場內的團隊有人幫忙,看得比較廣。想要做的東西,一講出來就可以告訴你「這個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了,現在做太晚了,不如朝那個方向去做」,很多人聽了建議,就做出非常好的成果。外面的創投公司一看,也非常喜歡。價值好幾千萬美元的公司,就是這樣從創新工場裡育成孵化出來。

一開始,創新工場會提供一筆種子資金,約幾十萬美元。半年後,就為他們找外面的資金,由外面創投評估他們的產品市值。大陸最優秀的人擠在這裡,大家創意交流,為了改變而努力;這跟前面提到北大女高材生選擇去賣衣服,一樣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