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北文學.閱影展

今年客串策劃了「2015台北文學.閱影展」。
這個堪稱迷你的影展,是台北文學季的系列活動之一。分成三個環節,最大一塊是以捷克作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小說改編的電影為主,另外還首次邀請四位作家包括駱以軍、吳明益、劉梓潔、黃麗群一起策展,以及開幕片。

赫拉巴爾:垃圾堆上的小說家

以胡米爾赫拉巴爾為題,是因為舊夢未竟。
在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大街上的MTV有如我的電影寶山,各類門派應有盡有,其中「捷克學派」就是教人眼界大開的一脈。天時地利人和,當我第一次參與策展「2002台北電影節」時,幸運地邀到多年偶像、捷克導演伊利曼佐(Jiri Menzel)訪台,他導演的【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1966)、【失翼靈雀】(Larks on a String,1969/1990)對我影響深遠。而同年大塊文化也開始出版赫拉巴爾的原著小說。先接觸電影,才讀到原著,在台灣不是太奇怪的事。只不過從影迷變成書迷,卻益發著迷於赫拉巴爾粗礪幽默卻又哀矜大度的文字,每一本都不願錯過。

捷克1960年代的改革氣息中,電影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一群畢業於捷克國立電影學院(FAMU),熟悉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波蘭學派、法國新浪潮的年輕導演,有如雨後春筍,在1963年到1967年把這股力量達到顛峰,在國際影展、甚至奧斯卡,獲獎無數。雖然蘇聯集團並不接受這些捷克新潮電影嘲弄批判的風格,但在其他地方,他們幾乎和法國新浪潮一樣具有影響力。直到「布拉格之春」後,蘇聯坦克開進捷克,也宣告黃金時代提前夭折。除了少數離開捷克到西方繼續創作的導演,大多只能轉往其他工作發展或被禁演的命運,直到1989年「絲絨革命」共黨政權垮臺。

文學在這段期間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赫拉巴爾。他在49歲(1963)才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集【底層的珍珠】啟發了伊凡帕瑟(Ivan Passer)、薇拉齊蒂諾娃(Vera Chytilova)、楊南曼奇(Jan Nemec)等「捷克新浪潮」的健將們,以百花齊放的短片形式,宣告新時代的到來。更重要的是【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這本小說,在他和青年導演伊利曼佐(Jiri Menzel)的合作編劇下,被成功搬上大銀幕,改叫【嚴密監視的列車】的電影,甚至一舉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嚴密監視的列車】藉由一名車站的月台調派員受早洩之苦而意圖輕生,鬼門關走過一遭,最後他好不容易成功的「初次」,竟然與爆破第三帝國運送軍火的列車有關。也就是滿堂情色,說穿了都是要揭穿政治、戰火的虛榮,甚至因此達到高潮。意在言外,荒謬又悲哀。

另一部同樣由伊利曼佐執導、從赫拉巴爾小說【售屋廣告:我已不願居住的房子】改編的電影【失翼靈雀】展現了難度更高的多角、多線敘事,描述一名年輕廚師(同樣由【嚴密監視的列車】男主角Vaclav Neckar 飾演,他簡直成了捷克某種樸愚善良的化身),他與檢察官、理髮師、哲學教授、經營者等人,因為各種光怪陸離的理由而被組成一支勞動小組,形同「勞改」;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隔壁同樣被拘禁的女犯裡面,包含了他的心上人。每個角色各有各精彩之外,批判社會與政體的力道,也不容小覷。而愛情,在這裡成了照亮黑暗的一抹光亮,極為感人。但因為政局變盪,【失翼靈雀】甫一完成,即被冷凍。幸好並未銷毀;1990年當它重見天日,便勢如破竹在柏林影展勇奪金熊獎,毫不過時。

赫拉巴爾由於曾支持「布拉格之春」運動而被列為黑名單。1970到1976之間,他遷至布拉格城外他出生的小鎮隱居,並完成了一部部畢生最傑出的作品,包括【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時間靜止的小鎮】(The Little Town Where Time Stood Still),和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過於喧囂的孤獨】(Too Loud a Solitude)等書。

他和伊利曼佐的合作在1980年代又再度展開,在仍有政治箝制的現實下,被搬上銀幕的是帶有赫氏爾童年記憶與自傳色彩的【金黃色的回憶】(Cutting It Short,1981)、【雪花時節】(The Snowdrop Festival,1984)。例如【金黃色的回憶】追記了赫拉巴爾小時候家裡自營啤酒廠的往事,以及母親迷人大方、父親卻勤勞內向的差異,但無礙其相愛;儘管生活中老是殺出不速之客,卻也充滿趣味。【雪花時節】則以一個小村莊中形形色色可愛的人們為主,仍有【失翼靈雀】速寫小人物眾生相的功力。然而兩部溫馨的輕喜劇,時空都設在懷舊的過往,不也是對現實政治氛圍的間接諷刺嗎?

我一向佩服捷克人在講政治更迭、挖歷史瘡疤時,還能維持幽默感的絕技。那絕不是簡化成逃避現實;相反的,當不問世事的升斗小民都不得不遭到這些巨浪席捲,作者的嘲諷與同情,才得以雙箭齊發,凌厲逼人。

我們不禁悲傷得笑了

赫拉巴爾畢業於查爾斯大學法學院,雖然學業因為納粹關閉捷克所有高等學府而中輟一段時間,直到二次戰後,才得以修完課程。但他日後沒當律師,將學歷甩在一旁,而去做了倉管、鐵路工人、推銷員、廢棄物打包工、劇院佈景工人和跑龍套的臨時演員。他的寫作生涯起步得也很晚,年過半百才得到肯定。但他對底層人民生動的描述,以及在幽默之中對生活的理解,贏得許多尊敬和喜愛,即使他的作品有段時間被禁止印行,但光是在捷克就發行了近三百萬本,以及翻譯成近30種語文,他與哈謝克(Jaroslav Ha?ek)、恰佩克(Karel ?apek)、昆德拉(Milan Kundera)齊名,堪稱最具「捷克味兒」的大文豪。

1997年,赫拉巴爾自醫院的五樓窗口墜樓身亡,傳言他當時是想餵鴿子,但也有人說他是自殺……。他過世後,老友伊利曼佐花了多年時間搶回差點溜走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2006)拍攝,這部透過一個侍者夢想飛黃騰達,卻一路見證捷克政局興衰的故事,在柏林影展拿下國際影評人獎,並摘下捷克電影「金獅獎」最佳影片等四獎,也算不負友人。而顯然地,伊利曼佐也有意把這部作品當作是自己最後一部電影。

赫拉巴爾的小說和伊利曼佐的電影有如絕配。但其他執意挑戰詮釋者,依然大有人在。除了早期和曼佐一塊崛起的新浪潮同儕,完成了集錦式的【底層的珍珠】,還有不遑多讓的短片【無聊的下午】(A Boring Afternoon,1964)、【舊貨店】(The Junk Shop,1965)。較為近期的則有彼得柯利亞(Petr Koliha)的【溫柔的野蠻人】(Tender Barbarian,1990)、杜桑克萊恩(Dusan Klein)的【天使般的眼睛】(Angelic Eyes,1994),都將透過這次影展首度在台灣放映。

相見無須恨晚,赫拉巴爾的魅力完全不受時間影響。尤其身處在一個用政治包裝公平正義卻常搞得烏煙瘴氣、被媒體弄得很像無所不知卻發現總是以偏蓋全的時代下,赫拉巴爾力透紙背的幽默,讓我們不禁悲傷得笑了!

小說家的私房電影

除了獻上赫拉巴爾小說改編的電影,以饕書迷及影迷。這次影展也特別邀請駱以軍、吳明益、劉梓潔、黃麗群等作家一起策展,應該算是我的新(心)願吧!

作為一個長年用貌似客觀的文字對電影品頭論足的人,每每讀到文學人信手拈來的生花妙筆,不免為自己的詞窮意拙感到汗顏。除了讚嘆,也好奇他們喜歡什麼樣的電影,哪部(些)電影啟發了他們寫作的靈感?更好奇文字的魔法師們,是怎麼看待電影的文學性,以及小說的電影感?

幸運地,四位作家都接受了邀請。駱以軍選了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的【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1987)、吳明益則是來自馬其頓共和國的【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1994)、劉梓潔親身走訪了大衛林區(David Lynch)鏡頭下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2001)、獨鍾小林正樹的黃麗群則挑了他的代表作【切腹】(Harakiri,1962)。你不妨讀讀他們為影展手冊所寫的短文,確實別開生面。教我忍不住想建議主辦單位日後不如將這塊擴大(無論是作家或片量)!

四位作家也將分別在5月9日與10日舉辦講座,讓文學與電影的交會,在週末(日)下午,真正「跨閱」藩籬。

開幕片:二姊妹的情人

最後則帶點巧合。
選擇開幕片時,想起2014年在柏林看過、今年代表德國角逐奧斯卡的【二姊妹的情人】(Beloved Sisters,2014)。這部美輪美奐的影片不僅談及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和卡羅琳、夏洛特兩姊妹的糾葛情愛,並在男主角的文才、學術之外,讓女性的情慾與書寫也佔有一席之地,而為這段文學史上的情事增添了更多幽微的線索。本片一直遲遲未被國內影展邀到。本想藉文學季引進,結果繞了一圈,才發現它在台灣已找到歸屬。幸好買下版權的片商願意共襄盛舉,讓影展觀眾先睹為快。

策展如同作媒。既然文學、電影相看不厭,接下來就看讀者/觀眾和他們的緣分深淺了。■

影迷藏寶圖
「2015台北文學.閱影展」的舉辦時間是5月15日至28日,地點在台北之家光點電影院。預售從4月23日開始。5月9、10日的講座也是在台北之家舉辦,場地是2樓多功能藝文廳,下午2點開始。相關資訊可洽光點台北電影院,電話:02-2511-7786,網址:http://www.spot.org.tw。
---詳世界電影 www.facebook.com/worldscree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