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貶值夾攻 彭淮南還不撤守?

寬鬆貨幣政策從美國央行、歐盟,延燒至亞洲的日本,日圓大幅貶值跌破一百元,韓國不堪出口競爭壓力,相繼貶值、降息,夾在韓、日中間的台灣,又該如何應對?央行總裁彭淮南防線到底要不要撤守?

日、韓貨幣寬鬆搶利潤 台灣出口廠商苦不堪言

日韓貶值夾攻 彭淮南還不撤守?
日、韓相繼貶值、降息,夾在中間的台灣,就看央行總裁彭淮南如何應對。(圖/截取自彭淮南粉絲團)

九月六日,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二九.九元作收、升值八.五分。在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大批資金從東南亞撤出轉往東北亞,韓國及台灣成為熱錢疏散的對象。
金磚四國、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資金大舉出逃,股匯市大跌,自五月初以來印度盧比兌美元爆跌二三%,印尼盾下跌一六%。再加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以來,祭出無限期量化寬鬆,今年度日元兌美元已貶值一八%,韓國在因應日本貶值也以降息、貶值應對,一場貨幣貶值戰顯然已席捲亞洲。

台灣在此亞洲貨幣貶值潮裡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與印度、印尼不同的是,台灣對於熱錢管制相當嚴格,因此當QE退場之際導致東南亞的幣值狂瀉,台灣相對已做好應對機制,但競爭對手,日本、南韓大打貨幣政策手段力求為經濟破冰時,又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

當日圓貶值,日本廠商報價價格直接下殺一○%,台灣製造業也受到衝擊,除廠商以日圓貶值砍價外,甚至連訂單數量都驟減,甚至直接轉向日本下單。除製造業受影響,台灣電子業的面板、手機在韓國相繼貶值下,不僅獲利遭到壓縮,也直接失去競爭力。

根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下半年經濟成長概估為二.五%,較先前預測四.七%,幾乎砍了一半。

日本、南韓貨幣貶值,讓台灣出口廠商苦不堪言,電子代工業者更喊出:「不貶值,就是不顧外銷業。」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也跳出來表示,央行應跟進日、韓的貶值幅度,做合理的匯率調整,讓台、韓能站在同一平台競爭。

韓平均薪資成長二.五%台灣平均薪資倒退十四年

這場亞洲貨幣貶值戰,第一聲砲響來自是國內通貨緊縮長達二十一年,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以寬鬆貨幣政策作為經濟復甦的手段,不管世界各國央行的反對聲浪,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