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領先復甦 續航力待觀察

美歐消費力提振 才能發揮連鎖效應
我的漢族親戚,娶了美麗的泰雅族姑娘,異族婚姻,不同文化背景,帶給雙方家庭很多樂趣,最近,他們還沒有滿周歲的兒子,第1個學會的動作,竟然是高難度的「青蛙跳」,天真無邪臉龐,揚起肥嘟嘟的小手,一跳一跳,逗得全家老小樂不可支。這一陣子,全球籠罩在金融海嘯的低迷氣壓中,經濟學家也喜歡以青蛙,形容各種經濟狀況,台灣也是其中之一。


中國對台灣 水煮青蛙策略
5月初,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新亞洲專欄,一篇題為「機警的青蛙,不會被煮熟」的文章,配上一幅耐人尋味的插圖:一隻平底鍋中的青蛙,貪婪地伸出長長的舌頭,仰望著被一雙筷子挾著的蒼蠅,幾近送到口的美食,若即若離。專注乞食的青蛙,沒有注意到鍋底一隻已點燃的火柴,準備升火煮水。對台灣人而言,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我卻忍不住發出會心的微笑,佩服漫畫大師的高明表現手法,因為任何人一眼看去,都知道這雙筷子,代表中國;而那支像沾了紅藥水的棉花棒火柴,一定是「中國製」。唯一露餡的是,漫畫大師不知道華人地區做菜,用的是有深度的凹鍋,而不是平底鍋。

這篇文章的破題,是說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最近有所突破,或許對台灣經濟有好處。台灣的股市,也因此獨步全球,衝破金融海嘯的陰霾,撥開雲霧,喜見陽光。文中一段提到青蛙的敘述是:「中國對台灣的長期策略,是水煮青蛙理論,以小火慢慢開始,不讓青蛙有所感覺。」接下來一句話:「但是,要這樣做的前題,是要青蛙自己先跳進鍋才行。」

很清楚,作者意有所指,中國好不容易等到現在的馬英九政府,自動送上門來。看清楚了沒有,是台灣自己跳進鍋,中國才有機會點火。這樣的說法,很寫實,國民黨投懷送抱之後,和中國約定要簽訂ECFA,中國先送上門的第一份見面禮,是有計畫的批淮大陸觀光客遊台灣,大陸觀光客就是剛才漫畫中準備餵食台灣青蛙的「蒼蠅」美食;第二份禮物,就是「恩淮」台灣當聯合國組織之一的「觀察員」,但要聽命行事。接下來,大陸企業將組採購團,來台採購零組件產品。

《經濟學人》這篇文章,全文就經濟論經濟,對政治沒有任何評論。說實話,在政治上,老外不會管台灣未來要怎麼比較好,國際上,大家都是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利益,台灣人也不必期待老外會為台灣的未來發聲,自己的未來,還是靠自己好好掌舵為是。


投資市場亢奮 有點莫名奇妙
另一首青蛙之歌,也是《經濟學人》的專欄作家,在「歡樂派隊又開始(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一文中,提及這個債台高築的世界、失業率不斷攀升、上班族薪資沒有增加,消費者生活在增稅的威脅中,投資市場卻莫名其妙的亢奮起來,有如實驗室裡被解剖過的青蛙,工作人員又在青蛙腿部接上電流導電,所發出的陣陣痙孿。他說,這一次的經濟災難,不是一般性的災難,不能期待它的復甦方式,也依循一般經濟災難的路徑。言下之意,投資人還是要亦步亦趨,不要被股市的表相,沖昏頭。經濟亂世之際,沒想到從青蛙身上,讓人類得到這麼多啟示。

最近國際經濟情勢,憂喜參半。首先,花旗銀行公布第一季獲利超乎預期的財報,接下來,美國的銀行通過壓力測試,使兩個月來一直載沈載浮的美國股市,由金融類股領軍,開始反彈,其他類股也雨露均霑,大盤很快就把今年以來的跌幅,都補了回來。整個投資市場的氣氛,由極端保守又轉向風險性投資。投資人的冒險基因,又被激發出來,由景氣循環帶動的類股,全面上揚;而防禦性類股如食品、醫藥、公用事業等則下挫。


全球經濟 不可能只靠中國
好消息是,亞洲經濟很可能提前復甦。前不久,諾貝爾得獎人保羅.克魯曼應邀來台參加經濟論壇,提到如果歐、美經濟沒有復甦,全球經濟不可能只靠中國來拯救,除非把產品賣到另外一個星球去。克魯曼的說法,不是沒有根據,目前,中國的貿易總量,只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最大市場還是占全球GDP24%的美國、與占全球GDP26%的歐洲,如果這世界二大市場經濟仍陷危機,消費者仍看緊荷包,不肯花錢,何來之購買力?國際貨幣基金前不久的預測,不包含中國與印度在內,亞洲明(2010)年的經濟成長,只有1.6%,主要是因為亞洲的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的經濟,仍然只是持平,乏善可陳。

全球經濟是否可以靠中國支撐,拭目以待,但是樂觀的經濟學家認為,亞洲很有理由搶先復甦,明年經濟成長達到4%,如果把中國與印度兩個經濟成長較強勢的國家納入計算,更可能高達7%。理由之一,這次金融海嘯爆發,亞洲各國傾囊而出,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銀子倒出來救經濟,其中日本與中國救經濟的預算,占該國GDP的5%、其它亞洲國家也都達3%以上,比預算只占GDP2%的美國、占GDP1%的歐盟區與其它新興國家、占不到1%的拉丁美洲國家,都來得大方、快速。


亞洲的壞日子已經結束
其次,這一波的金融海嘯,亞洲之所以受重挫,主要亞洲國家多以出口為導向,製造業占GDP比重相當高,如汽車業、電子業、機械業等景氣循環很明顯的產業,這是亞洲國家比富國、或其他新興國家,在不景氣中受傷更重的原因,但這也正是它會復甦得比別人快的原因。再者,先前高可攀漲的原油與原物料,受到不景氣影響,價格大跌,便宜的油價與原物料,等於增加亞洲製造業的獲利。綜合以上三大因素,亞洲經濟有可能提前復甦。

最新亞洲各國所發布的經濟數字,都指向最壞的日子已經結束。南韓1至4月出口,大跌19%,但經季節性調整後,第1季出口,比前1季成長53%。台灣第1季出口,比前1季增加29%。中國過去幾個月的出口已回穩,工業生產過去3個月來,年增率達25%。

對亞洲經濟較為悲觀者認為,亞洲必須透過對西方的強勁的出口,才能步出衰退的命運,就像1998年那一場亞洲金融風暴一樣。但是匯豐銀行的經濟學家的最新分析,找到推翻這種理論的根據,認為亞洲走出98年金融風暴的災難,並不是靠出口帶動的,而是由「消費者支出」所帶動。實際數字指出,亞洲對西方的出口,是在2000年以後,才開始大幅成長,1998年到2001年間,亞洲的經常帳數字,實際上是萎縮的。


恢復往日雄風 尚待時間調整
亞洲各國政府的大力剌激之下,最有希望領先世界走出經濟衰退的泥沼,但是經濟學家還是提醒,亞洲國家的經濟,要恢復往日雄風,恐怕還要多一點時間。有人大膽做一假定,如果亞洲各國出口持平、而國內需求能維持在過去5年的步伐,明年的亞洲平均經濟成長,應可達近7%。這樣的成績,對照亞洲之虎過去的輝煌歲月,當然不怎麼樣,但是對照目前經濟學家對歐、美經濟成長率的預測,亞洲的復甦速度,已經比歐、美好多了。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 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6月號-第386期】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