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外交單打獨鬥 駐外單位所司何事
從英國台灣留學生的一場美食節活動說起
今年的10月17日,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國倫敦,正舉辦著「英國台灣美食節」。主辦單位是留英台灣學生組成的「英國台灣同學會」,他們在當地一所中學借用場地,擺了約莫四、五個攤位,有三、四百名台灣留學生參與了這場活動。活動儘管有些克難,但還是澆不熄台灣留學生難得齊聚一堂、品嘗台灣美食的熱情。然而,整場活動卻絲毫不見台灣駐英相關代表參與、提供任何經費或人力上的協助,不禁讓人想問:台灣的駐外單位究竟在做些什麼?
台灣留學生:駐外單位在做什麼?
這樣的狀況,並不是新鮮事。儘管台灣留學海外學生依舊連年緩慢增加,但每年留學英國的台灣學生已達一萬人之多,可是台灣政府的外交相關單位,卻從未認真思考如何和留學生建立關係,並透過此一廣大社群推動「民間外交」,向世界各地傳播更多有關台灣的訊息。總部設於倫敦的「駐英國台北代表處」,其中設有文化組、新聞組、科技組、經濟組等辦公室,有著繁複的編制,但除了既定的官僚業務,似乎無暇再進行任何擴展性的工作。一位在倫敦攻讀傳播學博士班的留學生就批評:「看來看去,這些單位還真是沒做什麼重要的事。」、「恐怕根本沒什麼台灣留學生知道他們的存在。」
相形之下,其他國家早已加快腳步,視海外文化活動作為將自身國家向外推廣的關鍵機會。以日本為例,在日本駐英官方單位與民間的合作下,今年同樣在倫敦舉辦了「英國日本文化季」,活動不但充滿著日本傳統文化表演、美食攤位、趣味活動,整場活動參與者超過上萬人,規模是「英國台灣美食節」的十倍之大。且不只是日本留學生參與,更有過半數的各國人士,一同抱著認識日本文化的心態到場觀摩,無形中成就了英國與日本人民間更深刻的相互認識。其他東亞諸如韓國與中國,也積極在海外設置教授韓文的「世宗學院」和中文的「孔子學院」,透過廣佈語言學習的影響力,加強世界對該國的認識和接觸。
文化交流 避免被邊緣化
台灣固然在部分條件上,無法和相對強勢的日本文化相比。然而,正因為我們缺乏著如同日本、韓國、甚或中國一般的國際能見度,更需要急起直追,積極擁抱國際人群。特別正是因為台灣「不正常的國家定位」,屢屢在國際正式外交上遭到忽視,是故更需要在國際民間活動上打開,才能避免徹底被遺忘、邊緣化的危機。這些道理駐外單位想必不會不懂,但問題在於,我們的政府究竟有沒有想要積極行動,把這當作主要的工作目標?改善台灣政經實力雖不弱、但在國際上卻時常被遺忘的窘境?
舉例來說,台灣駐外單位應當提撥經費,協助海外各校台灣同學會舉辦活動,並且積極提供各種人力和資源上的協助。儘管只是單純到再不行的「美食節」活動,倘若投入心力好好經營,都可以成為台灣向國際友人介紹台灣文化的最好媒介。特別是在倫敦、紐約…等此種高度國際化的都市,長期有著數量不小的台灣人社群,深具推動「民間外交」的潛力。日本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努力,在世界各大城市一再將日本文化對外展演和交流,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參考。
不只是一般的文化活動,實際上,基於台灣在國際政治和民主發展的特殊位置。在民主運動、和平運動、人權運動、社會改革…等方面,台灣都值得發展更多的國內外社群,與世界各國持續對話。特別是基於台灣一方面長期遭遇中國威脅、另一方面又能直接運用中文的特質,值得在「批判性的中國研究」上大大施力,成為此一領域的領導社群。
國際能見度 台灣護身符
在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台灣沒有缺席的權利。「鎖國」的結果不只是台灣被忽略或遺忘,更大的危機在於,在當前台灣環顧中國與美國等強權國家的現實政治衝突下,倘若發生台灣利益遭到強權不公正侵犯的一日,究竟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正確地瞭解,發生了什麼問題?這一切是否合理?可別小看國際輿論的影響力,多少威權國家的民主化歷程,正是國際批評聲浪起了支持改革的力量,我們豈有忽視的道理。
當然,更宏觀地來看,這一切還是牽涉到當前馬政府對「是否要讓台灣積極面向國際」的根本態度。如果政府本身無心要將台灣推向國際,民間分散式的努力往往也是難成氣候。令人不解的是,選舉時,馬英九時常以「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具備完整國際觀」的經歷特質,贏得人民的選票。但怎麼會當選之後,這些國際觀特質就消失不見,而在具體施政上面對一切的國際問題,都只變成「中國問題」?所有的國際交流活動,都只變成「和中國交流」?這恐怕不是國際化,而只是讓台灣更加地中國化或從屬於中國罷了。而在這樣「唯兩岸關係是問」的態度下,是不是「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也變得一點都不重要了?
對於積極關心台灣國際能見度的人們來說,我們可能沒有完全信任政府的空間。為了要避免世界對台灣的認識根本被掏空的危機,一方面我們可從自身做起,積極和周遭有機會互動的國際友人介紹台灣處境。另一方面,我們要向政府施壓,要其外交和駐外單位負起責任,認真地協助、推動正式和民間外交。這樣的積極「國民責任」,和世界上的「正常國家」似乎有些不同,但也是我們身為台灣人民,為了捍衛自身存在所必須盡的心力。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11月號-第391期】
今年的10月17日,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國倫敦,正舉辦著「英國台灣美食節」。主辦單位是留英台灣學生組成的「英國台灣同學會」,他們在當地一所中學借用場地,擺了約莫四、五個攤位,有三、四百名台灣留學生參與了這場活動。活動儘管有些克難,但還是澆不熄台灣留學生難得齊聚一堂、品嘗台灣美食的熱情。然而,整場活動卻絲毫不見台灣駐英相關代表參與、提供任何經費或人力上的協助,不禁讓人想問:台灣的駐外單位究竟在做些什麼?
台灣留學生:駐外單位在做什麼?
這樣的狀況,並不是新鮮事。儘管台灣留學海外學生依舊連年緩慢增加,但每年留學英國的台灣學生已達一萬人之多,可是台灣政府的外交相關單位,卻從未認真思考如何和留學生建立關係,並透過此一廣大社群推動「民間外交」,向世界各地傳播更多有關台灣的訊息。總部設於倫敦的「駐英國台北代表處」,其中設有文化組、新聞組、科技組、經濟組等辦公室,有著繁複的編制,但除了既定的官僚業務,似乎無暇再進行任何擴展性的工作。一位在倫敦攻讀傳播學博士班的留學生就批評:「看來看去,這些單位還真是沒做什麼重要的事。」、「恐怕根本沒什麼台灣留學生知道他們的存在。」
相形之下,其他國家早已加快腳步,視海外文化活動作為將自身國家向外推廣的關鍵機會。以日本為例,在日本駐英官方單位與民間的合作下,今年同樣在倫敦舉辦了「英國日本文化季」,活動不但充滿著日本傳統文化表演、美食攤位、趣味活動,整場活動參與者超過上萬人,規模是「英國台灣美食節」的十倍之大。且不只是日本留學生參與,更有過半數的各國人士,一同抱著認識日本文化的心態到場觀摩,無形中成就了英國與日本人民間更深刻的相互認識。其他東亞諸如韓國與中國,也積極在海外設置教授韓文的「世宗學院」和中文的「孔子學院」,透過廣佈語言學習的影響力,加強世界對該國的認識和接觸。
文化交流 避免被邊緣化
台灣固然在部分條件上,無法和相對強勢的日本文化相比。然而,正因為我們缺乏著如同日本、韓國、甚或中國一般的國際能見度,更需要急起直追,積極擁抱國際人群。特別正是因為台灣「不正常的國家定位」,屢屢在國際正式外交上遭到忽視,是故更需要在國際民間活動上打開,才能避免徹底被遺忘、邊緣化的危機。這些道理駐外單位想必不會不懂,但問題在於,我們的政府究竟有沒有想要積極行動,把這當作主要的工作目標?改善台灣政經實力雖不弱、但在國際上卻時常被遺忘的窘境?
舉例來說,台灣駐外單位應當提撥經費,協助海外各校台灣同學會舉辦活動,並且積極提供各種人力和資源上的協助。儘管只是單純到再不行的「美食節」活動,倘若投入心力好好經營,都可以成為台灣向國際友人介紹台灣文化的最好媒介。特別是在倫敦、紐約…等此種高度國際化的都市,長期有著數量不小的台灣人社群,深具推動「民間外交」的潛力。日本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努力,在世界各大城市一再將日本文化對外展演和交流,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參考。
不只是一般的文化活動,實際上,基於台灣在國際政治和民主發展的特殊位置。在民主運動、和平運動、人權運動、社會改革…等方面,台灣都值得發展更多的國內外社群,與世界各國持續對話。特別是基於台灣一方面長期遭遇中國威脅、另一方面又能直接運用中文的特質,值得在「批判性的中國研究」上大大施力,成為此一領域的領導社群。
國際能見度 台灣護身符
在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台灣沒有缺席的權利。「鎖國」的結果不只是台灣被忽略或遺忘,更大的危機在於,在當前台灣環顧中國與美國等強權國家的現實政治衝突下,倘若發生台灣利益遭到強權不公正侵犯的一日,究竟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正確地瞭解,發生了什麼問題?這一切是否合理?可別小看國際輿論的影響力,多少威權國家的民主化歷程,正是國際批評聲浪起了支持改革的力量,我們豈有忽視的道理。
當然,更宏觀地來看,這一切還是牽涉到當前馬政府對「是否要讓台灣積極面向國際」的根本態度。如果政府本身無心要將台灣推向國際,民間分散式的努力往往也是難成氣候。令人不解的是,選舉時,馬英九時常以「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具備完整國際觀」的經歷特質,贏得人民的選票。但怎麼會當選之後,這些國際觀特質就消失不見,而在具體施政上面對一切的國際問題,都只變成「中國問題」?所有的國際交流活動,都只變成「和中國交流」?這恐怕不是國際化,而只是讓台灣更加地中國化或從屬於中國罷了。而在這樣「唯兩岸關係是問」的態度下,是不是「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也變得一點都不重要了?
對於積極關心台灣國際能見度的人們來說,我們可能沒有完全信任政府的空間。為了要避免世界對台灣的認識根本被掏空的危機,一方面我們可從自身做起,積極和周遭有機會互動的國際友人介紹台灣處境。另一方面,我們要向政府施壓,要其外交和駐外單位負起責任,認真地協助、推動正式和民間外交。這樣的積極「國民責任」,和世界上的「正常國家」似乎有些不同,但也是我們身為台灣人民,為了捍衛自身存在所必須盡的心力。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11月號-第3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