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觀察練習】森林裡12個祕密
故事,要從兩位西藏僧侶的曼荼羅繪畫說起。藏僧先在方桌上畫出一個圓,打好底稿,接著以成千上萬顆細小沙粒,堆填出一座多彩繁複的宮殿。作品耗時數天完成,僧侶卻雙手一揮,掃散沙粒,華麗頃刻化為虛無。
點到面、簡單到繁複,精密藝術卻在瞬間化為塵埃,曼荼羅是藏傳佛教的基本名相,梵文中有「圓」、「本質」之意,其繪製過程恰是展現「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宇宙運行真理。
現實中,大自然則是一個巨型曼荼羅。美國生物學教授大衛‧ 喬治‧ 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把田納西州昆布蘭高原西端一塊直徑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地,視為一塊「曼荼羅地」。用一年的時間觀察其中樹葉、岩石、水、風,與來來往往的動物,逐漸描繪出整座森林的面貌。同時發現,森林裡,物種間共存共榮的演化法則,竟如哲學般反映人生。
當科學之眼遇上詩人靈魂,哈思克以說書人之姿,帶領讀者看見曼荼羅地裡的人生奧義:
樹木與風「柔弱者生之徒」──春秋‧老子
樹木在與風力周旋時,就像地衣一樣,奉行道家哲學:不回擊、不抗拒、只是彎腰、搖晃、退讓,讓對手因此筋疲力盡。
這兩天的暴風雨風勢強勁,有幾次甚至演變成龍捲風。落葉層上遍布著剛被吹落的葉子。斷裂的枝條和掉落的樹枝凌亂的堆在樹下。風至今仍尚未止息,仍舊一陣一陣的吹過森林,把樹木吹得猛烈搖晃。由於幾百萬片葉子同時受風,以致樹冠發出了響亮的嘶嘶聲,彷彿在抗議似的。
樹木在與風力周旋時,就像地衣一樣,奉行道家哲學:不回擊、不抗拒、只是彎腰、搖晃、退讓,讓對手因此筋疲力盡。
風力不大時,樹葉會往後翻飛。當風力增強時,樹葉會改變它們的行為模式,吸收一部分的風力,並運用這股力量來收攏葉片,形成一種防禦性姿態。
以山核桃為例,當風力強勁時,它複葉中的每一片小葉都會往葉柄處合攏,模樣像是一根捲得很鬆散的雪茄,以便讓氣流得以穿過其中,削減風的力道。當風力變弱,這些樹葉就會再度展開,回覆成帆船的形狀。
被風吹襲時,樹幹也會退讓,它會伸展並彎曲,把風的能量吸入木頭的細小纖維中。這些纖維呈線圈狀,每一個線圈就像一個彈簧。層層堆疊,形成樹幹中運送水的管子。每個彈簧都可以在不同伸展角度發揮最大拉力,當木頭剛開始被風吹得伸展開時,較緊的彈簧會發揮強大阻力。當壓力增加,較緊彈簧已經不管用,較鬆的彈簧會取而代之。
我放眼望去,森林中盡是搖晃的樹木。它們雖然以如此優雅方式因應風的力道,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很可能被吹倒。在距離曼荼羅地不到五步的地方,就有兩棵高大的樹木倒地。
這兩棵看起來都比週遭的樹木矮小,一旦吸收不到陽光,它們的樹幹跟根部都比較衰弱,容易受到真菌入侵,以致它們那些線圈狀的纖維被真菌蛀空。除此之外,它們運氣可能也不太好,被一陣猛烈的風吹倒。
無論這兩棵樹倒下的原因,它們已經在這座老生林的生態系統中展開下一段的旅程。真菌、蠑螈和好幾千種無脊椎動物,將會在它們腐爛的樹幹內部和下方繁衍。
蝸牛「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魏‧木蘭詩
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蝸牛從兼顧雌雄的混合型投資策略中獲得較佳的報酬。
一週以來,細雨霏霏,下個不停。今天終於吹來一陣強風,把天空裡的雲層驅散了,讓太陽得以露臉。現在是上午10點鐘,太陽已經出來好幾個小時了,但還是有兩隻蝸牛躺在潮濕的落葉層上。牠們很可能在日出之前就已經待在這裡了。
兩者正交纏在一起,進行交配。牠們那牛角顏色的殼面對著彼此,孔對著孔,身體彼此交纏,打成了一個灰白相間的肉結。這兩隻蝸牛正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協商和交易。牠們不像大多數動物那樣是由雄性將精子移轉給雌性,而是彼此交換精子。每個個體既是捐精者,也是受精者,同時具有雌雄構造。
這種雌雄同體的特性會造成一個複雜的經濟問題:如何確定伴侶之間的性交換是公平的?對蝸牛和大多數生物而言,精子的製造成本很低,但卵子的成本卻很高昂。
在雌雄異體的動物上,這種差異會讓雌性仔細挑選合適精子,雄性則不拘對象到處播種。但雌雄同體的動物,交配過程就變得非常緊張,既要審慎挑選對方的精子,又要試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精子。
某些種類的蝸牛在求偶中確實會訴諸武力:殼兒撞來撞去,腺體分泌出化學物質,殺死不中意的精子,肌肉把精子和卵子推向戰線。漫長的求偶和交配過程,想必會讓牠們付出很高的代價。
對動物而言,雌雄同體是很不尋常的性別形態。研究演化理論的學者認為,這跟自然的經濟法則有關。就像一個企業的經理人必須選擇最好的方式來配置公司資產,自然在演化的過程中也必須決定各種生物如何投資牠們的生殖能量。
每個個體可用來投注在生殖面的能量、時間和血肉都有限。可像專門從事一種生意的公司,把資產完全投注在某個性別之上,也可以分散投資,把資產分別投注在兩家不同公司(雄性和雌性)上。
究竟哪個策略比較好?這要看每個生物所屬的生態環境而定。如果這種生物找到對象機會很小,則雌雄同體對牠們而言較為有利。
蝸牛既不需要捍衛自己的繁殖領域,也不需要唱歌把自己裝扮得花枝招展,而且牠們把卵產在落葉層上的淺坑後,就棄之而去,完全不加以照顧。既然生殖責任相對簡單,牠們當然可以同時扮演雄雌,而不致影響其中任何一種性別的功能。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蝸牛從兼顧雌雄的混合型投資策略中獲得較佳的報酬。
姬(黃)蜂「上帝既為全知、全能、全善,何以世間仍有惡?」──惡的詰難
黃蜂幼蟲會從卵裡爬出來,鑽進毛毛蟲身體裡,由內而外把整隻毛毛蟲吃掉,重要器官留到最後。
時間才下午3點左右,整個曼荼羅地籠罩在深濃的樹蔭下。這是一年中這裡光線最陰暗的時節。
突然間,一束明亮的陽光從樹冠層的縫隙中斜斜的照進來,穿過這片朦朧的陰影,像一盞聚光燈,照亮了曼荼羅地上一株足葉草的一片葉子,5分鐘後再緩緩移向一株楓樹樹苗,接著又照到另一株。
這斑光在曼荼羅地上移動,照亮它所經過的每一樣事物。連蜘蛛網也被照得無所遁形,在明亮的光線下閃著銀色光澤。曼荼羅地的昆蟲似乎都被斑光所吸引,一直待在斑光照射範圍內,並且跟著移動。
其中跟得最緊的是一群姬蜂。牠們當中任何一隻如果不小心飛出光圈,一定會立刻掉頭,再度飛回去。這些「哈日」的黃蜂充滿活力。發狂似的從斑光的這端飛到另一端,用顫動的觸鬚把每一片葉子的正反兩面掃過一遍。
牠們其實有個很清楚的目標:尋找毛毛蟲。一旦找到後,便把卵產在那些毛毛蟲身上。隔了一段時間後,黃蜂的幼蟲會從卵裡爬出來,鑽進毛毛蟲身體裡,開始由內而外慢慢把整隻毛毛蟲吃掉,只把重要的器官留到最後。
這些毛毛蟲儘管已經逐漸步入死亡,仍會堅忍不拔的繼續吃葉子並加以消化。繼續提供養分給寄生在牠們身上的這些盜匪,可說是絕佳宿主。
當年,達爾文發現黃蜂的寄生模式,不禁有感而發。他認為這個行為非常殘忍,似乎不符合他在維多利亞時期劍橋的聖公會學校上課時所認知的上帝形象,這些姬蜂無疑是存在於自然中「惡的詰難」(上帝既為全知、全能、全善,何以世間仍有惡?),顯示上帝不一定存在。
從那時起,神學家們一直試圖回應達爾文的質疑,他們認為毛毛蟲並沒有靈魂或知覺。達爾文卻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同樣的材料做成的。我們不能認定只有人類的神經會製造真正的痛苦,而毛毛蟲所受到的神經刺激就不算數。
當然,就像毛毛蟲的皮膚和眼睛和人類不同,毛毛蟲的疼痛性質和程度也和我們不一樣,但沒理由認定動物所感受的痛苦比人類還要輕。
那斑光終於越過我的右肩,離開曼荼羅地,那幾隻惱人的黃蜂也跟著飛過去。在目睹這斑光移動的景象後,我發現自己的感官已經變得跟從前不同。此刻當我還是森林,我所見到的景象不再像往日那般單調一致,而是一群在黑暗天空中移動的星星。(本文摘自《30》雜誌2015年8月號)
點到面、簡單到繁複,精密藝術卻在瞬間化為塵埃,曼荼羅是藏傳佛教的基本名相,梵文中有「圓」、「本質」之意,其繪製過程恰是展現「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宇宙運行真理。
現實中,大自然則是一個巨型曼荼羅。美國生物學教授大衛‧ 喬治‧ 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把田納西州昆布蘭高原西端一塊直徑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地,視為一塊「曼荼羅地」。用一年的時間觀察其中樹葉、岩石、水、風,與來來往往的動物,逐漸描繪出整座森林的面貌。同時發現,森林裡,物種間共存共榮的演化法則,竟如哲學般反映人生。
當科學之眼遇上詩人靈魂,哈思克以說書人之姿,帶領讀者看見曼荼羅地裡的人生奧義:
樹木與風「柔弱者生之徒」──春秋‧老子
樹木在與風力周旋時,就像地衣一樣,奉行道家哲學:不回擊、不抗拒、只是彎腰、搖晃、退讓,讓對手因此筋疲力盡。
這兩天的暴風雨風勢強勁,有幾次甚至演變成龍捲風。落葉層上遍布著剛被吹落的葉子。斷裂的枝條和掉落的樹枝凌亂的堆在樹下。風至今仍尚未止息,仍舊一陣一陣的吹過森林,把樹木吹得猛烈搖晃。由於幾百萬片葉子同時受風,以致樹冠發出了響亮的嘶嘶聲,彷彿在抗議似的。
樹木在與風力周旋時,就像地衣一樣,奉行道家哲學:不回擊、不抗拒、只是彎腰、搖晃、退讓,讓對手因此筋疲力盡。
風力不大時,樹葉會往後翻飛。當風力增強時,樹葉會改變它們的行為模式,吸收一部分的風力,並運用這股力量來收攏葉片,形成一種防禦性姿態。
以山核桃為例,當風力強勁時,它複葉中的每一片小葉都會往葉柄處合攏,模樣像是一根捲得很鬆散的雪茄,以便讓氣流得以穿過其中,削減風的力道。當風力變弱,這些樹葉就會再度展開,回覆成帆船的形狀。
被風吹襲時,樹幹也會退讓,它會伸展並彎曲,把風的能量吸入木頭的細小纖維中。這些纖維呈線圈狀,每一個線圈就像一個彈簧。層層堆疊,形成樹幹中運送水的管子。每個彈簧都可以在不同伸展角度發揮最大拉力,當木頭剛開始被風吹得伸展開時,較緊的彈簧會發揮強大阻力。當壓力增加,較緊彈簧已經不管用,較鬆的彈簧會取而代之。
我放眼望去,森林中盡是搖晃的樹木。它們雖然以如此優雅方式因應風的力道,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很可能被吹倒。在距離曼荼羅地不到五步的地方,就有兩棵高大的樹木倒地。
這兩棵看起來都比週遭的樹木矮小,一旦吸收不到陽光,它們的樹幹跟根部都比較衰弱,容易受到真菌入侵,以致它們那些線圈狀的纖維被真菌蛀空。除此之外,它們運氣可能也不太好,被一陣猛烈的風吹倒。
無論這兩棵樹倒下的原因,它們已經在這座老生林的生態系統中展開下一段的旅程。真菌、蠑螈和好幾千種無脊椎動物,將會在它們腐爛的樹幹內部和下方繁衍。
蝸牛「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魏‧木蘭詩
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蝸牛從兼顧雌雄的混合型投資策略中獲得較佳的報酬。
一週以來,細雨霏霏,下個不停。今天終於吹來一陣強風,把天空裡的雲層驅散了,讓太陽得以露臉。現在是上午10點鐘,太陽已經出來好幾個小時了,但還是有兩隻蝸牛躺在潮濕的落葉層上。牠們很可能在日出之前就已經待在這裡了。
兩者正交纏在一起,進行交配。牠們那牛角顏色的殼面對著彼此,孔對著孔,身體彼此交纏,打成了一個灰白相間的肉結。這兩隻蝸牛正在進行一場艱難的協商和交易。牠們不像大多數動物那樣是由雄性將精子移轉給雌性,而是彼此交換精子。每個個體既是捐精者,也是受精者,同時具有雌雄構造。
這種雌雄同體的特性會造成一個複雜的經濟問題:如何確定伴侶之間的性交換是公平的?對蝸牛和大多數生物而言,精子的製造成本很低,但卵子的成本卻很高昂。
在雌雄異體的動物上,這種差異會讓雌性仔細挑選合適精子,雄性則不拘對象到處播種。但雌雄同體的動物,交配過程就變得非常緊張,既要審慎挑選對方的精子,又要試著讓對方接受自己的精子。
某些種類的蝸牛在求偶中確實會訴諸武力:殼兒撞來撞去,腺體分泌出化學物質,殺死不中意的精子,肌肉把精子和卵子推向戰線。漫長的求偶和交配過程,想必會讓牠們付出很高的代價。
對動物而言,雌雄同體是很不尋常的性別形態。研究演化理論的學者認為,這跟自然的經濟法則有關。就像一個企業的經理人必須選擇最好的方式來配置公司資產,自然在演化的過程中也必須決定各種生物如何投資牠們的生殖能量。
每個個體可用來投注在生殖面的能量、時間和血肉都有限。可像專門從事一種生意的公司,把資產完全投注在某個性別之上,也可以分散投資,把資產分別投注在兩家不同公司(雄性和雌性)上。
究竟哪個策略比較好?這要看每個生物所屬的生態環境而定。如果這種生物找到對象機會很小,則雌雄同體對牠們而言較為有利。
蝸牛既不需要捍衛自己的繁殖領域,也不需要唱歌把自己裝扮得花枝招展,而且牠們把卵產在落葉層上的淺坑後,就棄之而去,完全不加以照顧。既然生殖責任相對簡單,牠們當然可以同時扮演雄雌,而不致影響其中任何一種性別的功能。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蝸牛從兼顧雌雄的混合型投資策略中獲得較佳的報酬。
姬(黃)蜂「上帝既為全知、全能、全善,何以世間仍有惡?」──惡的詰難
黃蜂幼蟲會從卵裡爬出來,鑽進毛毛蟲身體裡,由內而外把整隻毛毛蟲吃掉,重要器官留到最後。
時間才下午3點左右,整個曼荼羅地籠罩在深濃的樹蔭下。這是一年中這裡光線最陰暗的時節。
突然間,一束明亮的陽光從樹冠層的縫隙中斜斜的照進來,穿過這片朦朧的陰影,像一盞聚光燈,照亮了曼荼羅地上一株足葉草的一片葉子,5分鐘後再緩緩移向一株楓樹樹苗,接著又照到另一株。
這斑光在曼荼羅地上移動,照亮它所經過的每一樣事物。連蜘蛛網也被照得無所遁形,在明亮的光線下閃著銀色光澤。曼荼羅地的昆蟲似乎都被斑光所吸引,一直待在斑光照射範圍內,並且跟著移動。
其中跟得最緊的是一群姬蜂。牠們當中任何一隻如果不小心飛出光圈,一定會立刻掉頭,再度飛回去。這些「哈日」的黃蜂充滿活力。發狂似的從斑光的這端飛到另一端,用顫動的觸鬚把每一片葉子的正反兩面掃過一遍。
牠們其實有個很清楚的目標:尋找毛毛蟲。一旦找到後,便把卵產在那些毛毛蟲身上。隔了一段時間後,黃蜂的幼蟲會從卵裡爬出來,鑽進毛毛蟲身體裡,開始由內而外慢慢把整隻毛毛蟲吃掉,只把重要的器官留到最後。
這些毛毛蟲儘管已經逐漸步入死亡,仍會堅忍不拔的繼續吃葉子並加以消化。繼續提供養分給寄生在牠們身上的這些盜匪,可說是絕佳宿主。
當年,達爾文發現黃蜂的寄生模式,不禁有感而發。他認為這個行為非常殘忍,似乎不符合他在維多利亞時期劍橋的聖公會學校上課時所認知的上帝形象,這些姬蜂無疑是存在於自然中「惡的詰難」(上帝既為全知、全能、全善,何以世間仍有惡?),顯示上帝不一定存在。
從那時起,神學家們一直試圖回應達爾文的質疑,他們認為毛毛蟲並沒有靈魂或知覺。達爾文卻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同樣的材料做成的。我們不能認定只有人類的神經會製造真正的痛苦,而毛毛蟲所受到的神經刺激就不算數。
當然,就像毛毛蟲的皮膚和眼睛和人類不同,毛毛蟲的疼痛性質和程度也和我們不一樣,但沒理由認定動物所感受的痛苦比人類還要輕。
那斑光終於越過我的右肩,離開曼荼羅地,那幾隻惱人的黃蜂也跟著飛過去。在目睹這斑光移動的景象後,我發現自己的感官已經變得跟從前不同。此刻當我還是森林,我所見到的景象不再像往日那般單調一致,而是一群在黑暗天空中移動的星星。(本文摘自《30》雜誌2015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