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企業哪裡找?:海尼根員工,血液也是綠色的!
海尼根台灣分公司員工對公司滿意度達到93分,竟是全球海尼根最高的。為什麼?除了海尼根在台灣根深柢固的品牌價值外,更重要的是進到海尼根工作的員工,心中就是愛海尼根,不想讓海尼根賣輸其他的進口品牌。
記者問海尼根的櫃台員工:「你在這裡工作快樂嗎?」員工回答:「我不知道耶!才來一星期。但感覺同事臉上的表情都很幸福。」
有一家公司,找了外部的世界知名顧問公司做員工滿意度調查。2015年,台灣員工對自己公司的滿意度竟達到93分(滿分為100分)。拿前一年來比較,還提升了4分之多。更難得的是,台灣員工對自家公司的滿意程度是全球最高的,高出平均值10分以上,這家公司就是海尼根台灣分公司。
為了一探究竟,找出原因,我們決定深入海尼根台灣分公司,去了解為什麼員工滿意度會是全球海尼根中最高的?
■ 管道暢通,向總經理打小報告也沒關係
從別的酒商被挖角到海尼根、今年工作邁入第10年的蕭裕鴻說了一個故事。他早先進到這公司,負責通路業務,也就是中餐廳為主的客戶。通常一天開車會從淡水出發、繞到北海岸,再從基隆回台北市,行駛公里數往往破百,而當時的補貼油費每月只有4000元,「根本不夠」。
2年多前,蕭裕鴻第一次見到剛到海尼根上任的人資總監葉長青。他利用一起搭車前往宜蘭參加活動的路上,向人資總監反映此事。人資總監葉長青從外商藥廠過來海尼根,沒想到就接到員工的客訴,顯然事態嚴重。他當下回應:會研究,找出對策。
過沒多久,有一次,蕭裕鴻帶著剛到台灣就職的總經理Michael去視察夜市餐飲現況,他又再提了一次,直接向總經理反映油資不足的情形。結果,今年開始,公司「大大地」提高了油資補貼,「現在非常夠」,他說。
這雖是小事,但過去10多年沒有改。這次公司真的聽進去了,今年馬上做出令員工滿意的改善,讓他欣慰。
■ 一人工作,建構了全家人的幸福
蕭裕鴻再說了一個為何在海尼根工作可以感到幸福的原因。專科畢業後他去電視台上班,穿西裝打領帶,很是氣派,也覺得人生前途無量。後來媒體界景氣開始下滑,福利縮減,他看局勢不對,順勢轉行到酒商,成了一位「賣酒郎」。幾年前開大學同學會時,同學聽他在賣酒,還常要去餐廳搬酒上冰櫃搶好櫃位,大家都用同情的眼光看他,勸他要不要再轉回去媒體界,至少不用賺辛苦錢。
風水輪流轉,同學們在臉書上看他常出國,薪水好像也不錯,竟開始羨慕他。還有人私底下詢問是否海尼根有缺,希望能當他的同事。
蕭裕鴻感性的說,「海尼根不只給了我一份工作,還養活我全家三口」。他太太專職家管,一位小孩讀小學。靠他一份薪水,可以在大台北過著無慮的生活,家人還納入公司團保裡,真的很貼心。
他無意中也透露海尼根的薪資水準,「這裡的業務領的是別人主任的薪水,主任更可領到別人經理的薪水了」。追問同業的薪水,他說一般行情,業務加獎金、津貼,約在4.5-5萬元間。「那海尼根好很多?」記者問,他點頭:「當然」。
■ 創意無限,好點子公司全力支持
除了下意能上達,薪資水準優於同業,海尼根還有什麼好?記者繼續追問?蕭裕鴻不假思索說了一個特色──開放。他說,對於業務來說,其他酒商常是被動式的配合,或照著原有的經銷及通路去鋪貨賣產品。但海尼根很鼓勵同仁有創新的想法,不僅在行銷上,也在業務上鼓勵創新。
他有一天發現台灣的廟會很興盛,辦桌吃喝也不少,海尼根就是沒做過這種生意。有沒有可能海尼根也去做廟會生意?他突發奇想。結果公司主管全力支持他,甚至給經費資源。
蕭裕鴻很興奮的去找廟公聊天,建立交情。最後經過管理委員會同意,採用海尼根。「在廟前面喝著海尼根,酷吧!」他說。
類似的創新還包括在行銷部門的活動創意上,海尼根品牌經理張筱琳提到,海尼根的文化有Fun及Cool兩大元素,就是要消費者體會到喝海尼根,可以帶來歡樂及酷炫的感覺,「不光是喝飲料的暢快感。」她說。前年,她主動爭取,將荷蘭總公司的Pop-up City Lounge開放型酒吧貨櫃運來台灣,以帶給台灣消費者更強的體驗。別小看這一舉動,貨櫃運來台灣是很浩大的工程,考量船期及天候等,都是關鍵。不過主管聽了她的建議,全力支援,花了一整年時間籌備,終於在去年10月在華山文創草坪上,看到亞洲唯一停駐、酷炫的Lounge Bar在台現身。
■ 愛海尼根到心裡,熱情自然湧現
採訪末了,記者到辦公室走走,隨處都可看到海尼根的大型輸出在牆面,甚至天花板上,就是一整個圍繞在海尼根的世界裡。葉長青打趣地說,這樣的裝潢不只是讓員工能感受到公司文化及精神,更有很大的原因是員工本來就很喜歡海尼根,甚至從小就蒐集海尼根的產品及贈品,長大後就一心一意要來海尼根上班。
蕭裕鴻就說,自己在別家酒商工作時,對海尼根贈品感到酷又炫,「怎麼可以送得這麼好!」當他來到公司上班後才發現,原來是有一批海尼根的粉絲就在公司裡,這群員工就是一定要海尼根成為premium(獨特的),一定要達到優越的價值,才罷休。
有一句流傳的話說:員工可能血液裡,也是綠色的。間接說明海尼根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度。
(本文摘自《30》雜誌2016年6月號《告別玻璃心》)
http://www.30.com.tw/journal_content_b142.html
記者問海尼根的櫃台員工:「你在這裡工作快樂嗎?」員工回答:「我不知道耶!才來一星期。但感覺同事臉上的表情都很幸福。」
有一家公司,找了外部的世界知名顧問公司做員工滿意度調查。2015年,台灣員工對自己公司的滿意度竟達到93分(滿分為100分)。拿前一年來比較,還提升了4分之多。更難得的是,台灣員工對自家公司的滿意程度是全球最高的,高出平均值10分以上,這家公司就是海尼根台灣分公司。
為了一探究竟,找出原因,我們決定深入海尼根台灣分公司,去了解為什麼員工滿意度會是全球海尼根中最高的?
■ 管道暢通,向總經理打小報告也沒關係
從別的酒商被挖角到海尼根、今年工作邁入第10年的蕭裕鴻說了一個故事。他早先進到這公司,負責通路業務,也就是中餐廳為主的客戶。通常一天開車會從淡水出發、繞到北海岸,再從基隆回台北市,行駛公里數往往破百,而當時的補貼油費每月只有4000元,「根本不夠」。
2年多前,蕭裕鴻第一次見到剛到海尼根上任的人資總監葉長青。他利用一起搭車前往宜蘭參加活動的路上,向人資總監反映此事。人資總監葉長青從外商藥廠過來海尼根,沒想到就接到員工的客訴,顯然事態嚴重。他當下回應:會研究,找出對策。
過沒多久,有一次,蕭裕鴻帶著剛到台灣就職的總經理Michael去視察夜市餐飲現況,他又再提了一次,直接向總經理反映油資不足的情形。結果,今年開始,公司「大大地」提高了油資補貼,「現在非常夠」,他說。
這雖是小事,但過去10多年沒有改。這次公司真的聽進去了,今年馬上做出令員工滿意的改善,讓他欣慰。
■ 一人工作,建構了全家人的幸福
蕭裕鴻再說了一個為何在海尼根工作可以感到幸福的原因。專科畢業後他去電視台上班,穿西裝打領帶,很是氣派,也覺得人生前途無量。後來媒體界景氣開始下滑,福利縮減,他看局勢不對,順勢轉行到酒商,成了一位「賣酒郎」。幾年前開大學同學會時,同學聽他在賣酒,還常要去餐廳搬酒上冰櫃搶好櫃位,大家都用同情的眼光看他,勸他要不要再轉回去媒體界,至少不用賺辛苦錢。
風水輪流轉,同學們在臉書上看他常出國,薪水好像也不錯,竟開始羨慕他。還有人私底下詢問是否海尼根有缺,希望能當他的同事。
蕭裕鴻感性的說,「海尼根不只給了我一份工作,還養活我全家三口」。他太太專職家管,一位小孩讀小學。靠他一份薪水,可以在大台北過著無慮的生活,家人還納入公司團保裡,真的很貼心。
他無意中也透露海尼根的薪資水準,「這裡的業務領的是別人主任的薪水,主任更可領到別人經理的薪水了」。追問同業的薪水,他說一般行情,業務加獎金、津貼,約在4.5-5萬元間。「那海尼根好很多?」記者問,他點頭:「當然」。
■ 創意無限,好點子公司全力支持
除了下意能上達,薪資水準優於同業,海尼根還有什麼好?記者繼續追問?蕭裕鴻不假思索說了一個特色──開放。他說,對於業務來說,其他酒商常是被動式的配合,或照著原有的經銷及通路去鋪貨賣產品。但海尼根很鼓勵同仁有創新的想法,不僅在行銷上,也在業務上鼓勵創新。
他有一天發現台灣的廟會很興盛,辦桌吃喝也不少,海尼根就是沒做過這種生意。有沒有可能海尼根也去做廟會生意?他突發奇想。結果公司主管全力支持他,甚至給經費資源。
蕭裕鴻很興奮的去找廟公聊天,建立交情。最後經過管理委員會同意,採用海尼根。「在廟前面喝著海尼根,酷吧!」他說。
類似的創新還包括在行銷部門的活動創意上,海尼根品牌經理張筱琳提到,海尼根的文化有Fun及Cool兩大元素,就是要消費者體會到喝海尼根,可以帶來歡樂及酷炫的感覺,「不光是喝飲料的暢快感。」她說。前年,她主動爭取,將荷蘭總公司的Pop-up City Lounge開放型酒吧貨櫃運來台灣,以帶給台灣消費者更強的體驗。別小看這一舉動,貨櫃運來台灣是很浩大的工程,考量船期及天候等,都是關鍵。不過主管聽了她的建議,全力支援,花了一整年時間籌備,終於在去年10月在華山文創草坪上,看到亞洲唯一停駐、酷炫的Lounge Bar在台現身。
■ 愛海尼根到心裡,熱情自然湧現
採訪末了,記者到辦公室走走,隨處都可看到海尼根的大型輸出在牆面,甚至天花板上,就是一整個圍繞在海尼根的世界裡。葉長青打趣地說,這樣的裝潢不只是讓員工能感受到公司文化及精神,更有很大的原因是員工本來就很喜歡海尼根,甚至從小就蒐集海尼根的產品及贈品,長大後就一心一意要來海尼根上班。
蕭裕鴻就說,自己在別家酒商工作時,對海尼根贈品感到酷又炫,「怎麼可以送得這麼好!」當他來到公司上班後才發現,原來是有一批海尼根的粉絲就在公司裡,這群員工就是一定要海尼根成為premium(獨特的),一定要達到優越的價值,才罷休。
有一句流傳的話說:員工可能血液裡,也是綠色的。間接說明海尼根員工對公司的認同度。
(本文摘自《30》雜誌2016年6月號《告別玻璃心》)
http://www.30.com.tw/journal_content_b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