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科技戰袍 做園藝綠化先鋒

夏日正午,樹花園董事長李有田載我們往內湖山邊奔去,白色Lexus RX豪華休旅車沾染著不少泥濘,側門還有一小片板金被刮花了,道盡它被主人當作工程戰車使用的風霜。

沿途行經許多形色羸弱的路樹,李有田不斷問我們「有沒有發現這些路樹很醜?台灣一般路樹的土壤都不對,生長空間也太小,不到5年就死了。」說完,他又自嘲:「其實以前我在電子業時,也不曾意識過路樹的美醜。5年前進入綠化產業後,才發覺植物是生命,看到營養不良的樹常會忍不住生氣。」

移動森林 一根樹枝都不砍
來到山邊的內溝溪生態園區,緊鄰灰色展覽館旁,千坪苗圃翠綠錯落,台北市的塵囂消失了,空氣中浮動著泥土與植物的芳香。這是李有田親手餵養而成的私人苗圃,每隔兩天他就會到這裡澆水,跟他最愛的九芎和五葉松說說話。

來到十多株年逾40的老桂花林,李有田不捨地為她們除去足下的雜草。去年春天,為了將這批嬌客從南投原型移植過來,樹花園的團隊不惜到日本取經,花了3個月進行前置作業,從斷根、土球包裹、枝幹保護、吊運、樹穴植生土、隱形支架等工法,到運送路線地形勘查、路權申請,全程如護佑親人般嚴謹,連一根小細枝也不砍斬。

李有田將這種原樹型移植的工法命名為「移動森林」。「目前全台灣只有樹花園有能力做到如此高規格的工法,肯花錢這麼做的私人企業並不多,更遑論政府部門的公共建設案。」但李有田很堅持不降格以求,因為這是生命事業,「今年3月,一位客戶決定清除他建地上的53棵油桐,我們多方為樹請命,借到了永建生態園區讓油桐借居。原樹型移植後不到2星期,那批油桐就開花了,那種感動是樹給予我們最美麗的回饋。」

景觀綠化產業=生命事業
「我們移植的樹木存活率百分百,屋頂綠化的植生牆系統,也是全台生存率最高的。」李有田自豪地說:「這些工法在台灣都無前例可循,只能慢慢摸索。我可能是全台灣看過最多相關原文書籍的人。大家都說樹很很重要,但走在路上,你能叫出幾種植物的名字?不瞭解怎麼照顧它們?全台灣目前只有一位樹醫生,可見大家跟樹有多陌生。」



為了理想中的生命事業,李有田在樹花園投入了7,000多萬資金,公司團隊超過30多人,其中1∕6以上是碩博士出身。如此高額投資,在國內景觀綠化產業中可說是前無來者,李有田卻爽朗一笑:「這可是我這輩子待過最小的辦公室耶。」

關廠爭議 流下男兒淚
行事低調的李有田,年輕時曾是亞洲美耐板產業的一方之霸。

「我是膽大將軍,骨子裡總想搞個自己的場面。」李有田說,富美家計畫到台灣設廠時,他才28歲,研究所剛畢業,在美國工作僅數月,之前頂多只有當兵2年、在華視待過1年管理部的經驗。他卻向美國主管毛遂自薦:「我有3年工作經驗,很瞭解台灣市場。」就這麼一句話,讓初出茅廬的他有機會獨當一面,28歲就代表富美家在台建廠,32歲起擔任富美家台灣分公司總經理,35歲擔任富美家亞洲區總裁,直到47歲才退職。

1997年,李有田接受環美家具總裁的邀請,移居新加坡,擔任該公司副總裁。本以為熬個2年就能升總裁,卻遭遇畢生最大衝擊。

環美的主力產品是美式原木家具,原料多產自西伯利亞的森林,砍伐之後送到中國東北的長春廠區剝皮、切片,再送往其他國家做造型。李有田上任後,很快發現環美的22間工廠,至少應關閉7間才符合經濟效益。他立馬砍掉了人力成本過高的新加坡2間家具加工廠,被裁的員工上千人,雖依照官方規定發給資遣金,仍引來媒體撻伐。

「有天,新加坡《海峽時報》登了很大一篇罵我,報導中提到一位瘸腿的女工,在我們廠裡做原木貼皮,每月賺不到1,000新幣(約2萬台幣);她老公是瞎子,2個小孩還在讀小學,但冷血的主管連工作機會都不給她。看完報導,我哭了,覺得關廠有損陰德。」

拒絕靠壓榨別人來賺錢
「那時,我常飛到零下十幾度的長春,有次看到工人在冰天雪地裡拿鋸子來回鋸木,我問廠長『他們這麼辛苦,收入應該不錯吧?』廠長說『比一般人好一點,每月約250元人民幣。』我很震撼,資本主義講求效率,我們經理人只有成本考量,不講人情,沒去想這碗飯有很多人等著吃。」

仁人之心最終勝過利潤分析,李有田決定不關閉長春廠區,改以併廠方式處理。最後他在環美只關了4個廠,待了一年半就離職,「因為家具產業是勞力密集、靠壓榨別人來賺錢,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膽大將軍 帶領中強成長10倍
回台不久,李有田就被中強光電的董事長延攬,擔任公司總經理,希望借用他的國際專業經理人經驗,帶領中強光電跨越百億年營業額的門檻。

當時,中強光電有3項主力產品:投影機、LCD螢幕、背光板,各由一位產品副總負責,三者之間常為了生產線排程的衝突爭吵。李有田大刀闊斧,將3個產品線切分成3個獨立的利潤中心,「雖然要花很多錢來添購以前大家共用的設備,但富美家的經驗告訴我,利潤中心的制度比較容易讓團隊成形。」

結果一如李有田所料,隔年中強光電的營業者就從85億躍升到120億元。5年後他卸下總經理,轉接中強集團旗下子公司奧圖碼董事長時,中強光電的年營業額已達800億元。

李有田將經營企業的成功,歸諸於先見之明與超強執行力。這點,在他退出LCD市場時展露無遺。「鴻海宣布加入LCD螢幕市場後,我立刻決定退出。我們幾個董事很不諒解,因為中強當時年營業額才400億元,砍掉LCD螢幕就會少100億元。我說服他們,表面上有100億元,但可能整個團隊花很多力氣,連100萬元都賺不到,不如將人員重整,投入新市場。」之後,幾家大廠果真在賠錢聲中陸續退出LCD市場,而最先退出的中強光電,反而因大量幹部轉攻背光模組而迅速成長。

園藝夢:人生不該只有賺錢
2005年,李有田帶領奧圖碼團隊主打小型投影機市場,不僅很快賺到錢,而且第三年就上興櫃,股價衝到99元,最後因不贊同老闆併購琉璃工坊,從電子業急流勇退。

「人生不該只有賺錢。55歲了,總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李有田的退休夢很單純,就是環遊世界、養花蒔草。恰巧他老婆在內湖山邊,買了塊1,500坪的農地,他便積極整地,準備打造夢想中的隱居莊園。

這一整,整個生命轉向了。

幫李有田整地種樹的三野公司總經理陳鴻楷,帶他逛了許多苗圃,介紹樹種,還不時跟他推銷園藝理念:台灣人不瞭解樹,亂移、亂種,連帶也限制了園藝公司的規模,幾乎都是家庭式手工業;大企業要有社會良心,多種樹,投資園藝產業,帶動台灣綠化。



李有田被陳鴻楷的熱情感動,當年離開環美時的仁人之心再度彰顯:「電子業確實對環境多所破壞,我該回饋社會。」不到幾天,他便決定出資成立綠花園公司,延請陳鴻楷擔任總經理。

為綠建築開闢第一哩路
李有田將樹花園定位為綠建築的好伙伴,深信綠化產業將是全球未來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更能對氣候變遷與熱島效應產生極大的減緩作用。他集結植物、園藝、建築、生態、景觀設計等專業人士,成立「台灣綠屋頂暨立體綠化協會」,做理念教育紮根。雖不懂臉書和部落格,他仍堅持每週親自筆耕,介紹相關知識,email給各界朋友,數年不輟。

「我在電子業時,很瞧不起傳統產業。現在,每天種樹摸樹,我發現自己其實比較喜歡傳統。」李有田分析:「電子業很嗜血,就像在高速公路賽車,比別人快1秒你就贏了,但也很容易撞車,被對方超越。電子業人才如傭兵,團隊未必重要,成功關鍵往往是看司機的開車技術。相對的,傳統產業比較像划龍舟,一定要有團隊,大家同心協力才可能贏,需要時間去熬,可是一旦坐大,別人就很難超越。」

「在台灣做綠化產業,就像在非洲賣鞋子。樹花園還處於燒錢階段,但我願意熬下去,向大家證明台灣的園藝產業確實可以做出高端的經濟規模,為後人開路。」

離開苗圃,李有田開著百萬高級戰車往台北市區前行,那是未來他想推動政府在其中大量種樹的水泥叢林,也是一場關乎生命的修旅。

李有田
出生|民國42年
現職|樹花園公司董事長
學歷|台大商學系工管組、美國賓州大學電腦碩士∕商學院碩士
經歷|台灣富美家總經理、美國富美家亞洲區總裁、美國環美家俱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強光電總經理、奧圖碼科技董事長、東捷科技獨立董事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9月號(448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