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學用落差 別走火入魔
在解決青年失業的對策中,「縮小學用落差」是當前最熱門的議題。有些學校甚至採取「訂單式生產」,當前企業界需要什麼人才,學校就生產怎樣的人才。在我看來,這實在是走火入魔了!產學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是絕對有必要的。因為產業消長與技術演進太快,今天學校幫A公司訂做人才,明天A公司能否永續經營,恐怕都是個問號,這會將學生推向極大的生涯風險。
學用落差的源頭,不在於「最後一哩」,而是從「第一哩路」就出了問題。例如各大學的觀光、餐飲、行銷與流通管理等科系,現在幾乎都要求學生到業界實習半年以上方可畢業,原本是希望讓學校與職場可以無縫「接軌」,但到頭來卻往往演變成「出軌」,有1/3學生實習之後,才赫然發現跟他當初的想像大相逕庭,實習一次就決定要改行,結果在學校根本無心學習,畢業之後走上學非所用之路。
如果一開始就選錯科系走錯路,學校再怎麼縮小學用落差也無濟於事,反而可能因為認清職業真相,促使其決心離開。因此「第一哩路」的工程特別重要,也就是做好生涯探索教育,找到真正的適才適所。
學用落差也跟整體人力供需有關。有些國家如新加坡,將教育部與勞動部合併為「人力資源部」,所有教育政策的規劃,包括學校的數量、科系的增設,都會從國家長遠人力需求著眼。台灣則不然,科系增減主要是基於招生難易,往往與國家人力需求背道而馳,例如技職體系的工科萎縮,卻冒出一堆莫名奇妙的表演藝術科,企業根本沒需要,畢業後必然大量走向學非所用,一切都得從頭訓練起。
目前有關於縮小學用落差的討論,焦點都放在如何把學生從教室帶到工廠,在我看來是本末倒置,應該先把書讀好最重要。中後段大學生素質的惡化,是不爭的事實。以資訊科系來說,它是台灣畢業人數最多的學門,但業界徵才仍然頗感困難,原因就在於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人連最基礎的電腦程式語言都不懂,業界有職缺也無法晉用,類似的現象不勝枚舉,造成業界「高缺工率」與畢業生「高失業率」並存。對此,學校有責任強化畢業生的品管把關。
企業在抱怨學用落差的同時,也必須正視本身的育才責任。這方面無法指望單一企業,最好透過產業公會,或是在地方政府協助下,整合在地廠商,以集體的力量與資源,在課程、設備、師資、實習、進用上,與學校展開有計畫的大規模合作。這對於降低當地青年失業,會有很大助益,堪稱是學校、企業、地方政府三贏。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8月號(447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學用落差的源頭,不在於「最後一哩」,而是從「第一哩路」就出了問題。例如各大學的觀光、餐飲、行銷與流通管理等科系,現在幾乎都要求學生到業界實習半年以上方可畢業,原本是希望讓學校與職場可以無縫「接軌」,但到頭來卻往往演變成「出軌」,有1/3學生實習之後,才赫然發現跟他當初的想像大相逕庭,實習一次就決定要改行,結果在學校根本無心學習,畢業之後走上學非所用之路。
如果一開始就選錯科系走錯路,學校再怎麼縮小學用落差也無濟於事,反而可能因為認清職業真相,促使其決心離開。因此「第一哩路」的工程特別重要,也就是做好生涯探索教育,找到真正的適才適所。
學用落差也跟整體人力供需有關。有些國家如新加坡,將教育部與勞動部合併為「人力資源部」,所有教育政策的規劃,包括學校的數量、科系的增設,都會從國家長遠人力需求著眼。台灣則不然,科系增減主要是基於招生難易,往往與國家人力需求背道而馳,例如技職體系的工科萎縮,卻冒出一堆莫名奇妙的表演藝術科,企業根本沒需要,畢業後必然大量走向學非所用,一切都得從頭訓練起。
目前有關於縮小學用落差的討論,焦點都放在如何把學生從教室帶到工廠,在我看來是本末倒置,應該先把書讀好最重要。中後段大學生素質的惡化,是不爭的事實。以資訊科系來說,它是台灣畢業人數最多的學門,但業界徵才仍然頗感困難,原因就在於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人連最基礎的電腦程式語言都不懂,業界有職缺也無法晉用,類似的現象不勝枚舉,造成業界「高缺工率」與畢業生「高失業率」並存。對此,學校有責任強化畢業生的品管把關。
企業在抱怨學用落差的同時,也必須正視本身的育才責任。這方面無法指望單一企業,最好透過產業公會,或是在地方政府協助下,整合在地廠商,以集體的力量與資源,在課程、設備、師資、實習、進用上,與學校展開有計畫的大規模合作。這對於降低當地青年失業,會有很大助益,堪稱是學校、企業、地方政府三贏。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8月號(447期)Career職場情報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