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to City世界旅行家】Hey Boston, bring your own bag
限塑政策7月上路
到美國過日子以前,許多朋友都警告我:「美國人很不環保!」在追求便利、頌揚效率的社會氛圍下,別說塑膠了,就連紙類也不肯好好回收。
波士頓限塑政策新上路
抱持著這樣的印象,我戰戰兢兢地在波士頓展開生活,並試著延續舊有的消費習慣:帶購物袋上街買菜、以食物袋打包外食、用環保杯購買飲料。單看自己製造的垃圾數量,似乎跟以往變化不大,但若留心周遭,就會發現多數人都相當依賴一次性的餐具容器,有些餐廳甚至連內用飲食都以一次性的碗盤杯子盛裝,再看街頭巷尾那些分類紊亂的垃圾桶,資源回收的效率恐怕也不高。
就在我逐漸認同朋友們所言不假時,波士頓政府居然瞄準塑膠提袋、推出了一項熱騰騰的限塑政策,而且,管制規模比起台灣現況還要龐大。
就讓我們從波士頓的「塑膠提袋禁令」開始說起,並一路談回台灣吧 -- 看看台美兩地的商家如何因應這些影響深遠的管制政策,以及身為島國子民的我們,能在這場「方便」與「永續」的角力戰中做些什麼。
量販店到小商家,逐步禁用塑膠袋
根據這項禁令,波士頓商家(包括餐廳)不能再提供塑膠提袋給顧客使用,違者經警告無效後,將處以罰金50美元,再犯則每次開罰100美元;作為塑膠提袋的替代用品,商家可以選擇在店內販售紙袋、能用作堆肥或可重複使用的提袋,每個定價至少5美分。
實務上,這項塑膠提袋禁令採三段式漸進實施:
「請不要丟掉現有的塑膠提袋!」波士頓政府特別強調。如果店家來不及在禁令上路前消化完現有的塑膠提袋,可以向權管單位申請暫時免責、爭取過渡期間,並每月回報庫存減少的情形。
與此同時,波士頓政府並建置了非常簡明的線上專頁,幫助民眾和店家理解新規內容,並提供官方宣導告示、合格提袋供應廠商等實用資訊,讓店家自由斟酌使用;假如民眾發現違規情形,也能透過這個網頁輕鬆向政府回報 -- 只要填具一份簡易的Google表單,就跟回傳朋友的婚禮調查表一樣容易。
至於波士頓政府制定限塑政策的動機,恐怕再明顯不過了。
為什麼波士頓要限塑?
根據非營利組織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最新發佈的年度報告,在2017年的全球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中,共於波士頓所屬的麻薩諸塞州(以下簡稱麻州)沿岸拾獲將近50萬件垃圾,其中包括3,709個塑膠提袋;又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表示,進入溫度相對較低、日照相對較少的海洋環境後,即便是那些標榜「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製品,都有可能無法完全分解,而永遠留存於海洋之中。
也就是說,假如上述那3,709個塑膠提袋沒有在某次淨灘行動中被撿起,它們早晚會流向並永遠滯留海洋,而這還只是一個組織、一個年度、在一個州際沿岸所拾獲的數量,也難怪波士頓政府要推行限塑政策了 -- 老實說,哪個國家不該如此呢?
塑膠提袋禁令正式施行後,波士頓街頭隨處可見官方釋出的政令宣導廣告,商家也紛紛在收銀台周遭張貼相關告示,鼓勵消費者自備提袋;不過,也有仍然繼續供給塑膠提袋的商店,讓我忍不住手癢填了幾份檢舉表單,期待日後收到波士頓政府回覆查核結果。
專訪功夫茶:限塑是新的生活習慣
看著那些熟練地用塑膠提袋為顧客包裝的店員們,我不禁猜想,大部分商家恐怕並不樂見這樣的禁令吧?相較於減省下來的提袋成本,衍生的員工訓練是否會是更大的挑戰?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我有幸採訪到竹前佳佑 -- 年紀輕輕的他,已是知名手搖飲料品牌「功夫茶(Kung Fu Tea)」的麻州區總經理,在全美兩百多間門市中,負責總管位於麻州的10間分店,其中5間位於波士頓市內。按照波士頓的新訂法規,像功夫茶這類店面較小的商家,其實從今年7月1日起再停用塑膠提袋即可,然而,功夫茶卻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我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從1月1日開始就全面停用塑膠提袋了。」不僅如此,功夫茶甚至主動擴大停用範圍,讓位於波士頓市外的那5間麻州分店也一併跟進。
面對這項變化,難道都沒有消費者抗議嗎?「很多啊!」竹前佳佑答得坦率:「就只能辛苦第一線的前台人員了。」幸好,停用塑膠提袋數個月以來,大家也逐漸接納了新的消費模式。「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習慣的改變啦,過了陣痛期就好。」竹前佳佑直言。
此外,由於功夫茶在停用塑膠提袋之後,改而提供再生紙製成的置杯架讓顧客免費索取,購置成本不減反增,讓人更加敬佩功夫茶積極響應限塑政策的心意與決定。
台灣的限塑政策早了美國14年
至於我們台灣呢?早在十餘載前的2006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就公告了「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規範政府部門、公立醫療院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等場所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
2017年,環保署因應國際趨勢及污染議題,進一步將限制對象擴及藥粧店、美粧店、藥局、醫療器材行、家用電器行、通訊設備零售店、書籍及文具店、洗衣店、飲料店、西點麵包店等商家,並新增「購物用塑膠袋與專用垃圾袋兩袋合一」相關規定,勸導期結束後,今年起違規者一律依廢棄物清理法受罰。
還記得波士頓即將在今年7月1日全面貫徹塑膠提袋的禁用政策嗎?台灣也將在同日進一步擴展塑膠製品的限制範圍,禁止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對象提供一次性的塑膠吸管給內食餐飲使用;這項規定在去年預告之際便引發了不小的迴響,有人大力支持,也有人批評「擾民」。
首當其衝的商家紛紛嚴陣以待,甚至連尚未受限的店主都擔憂起來:「我們的內用顧客那麼多,假如未來限制提供塑膠吸管,勢必得用不鏽鋼或玻璃製品代替,又怎麼可能洗得乾淨?政府有沒有考慮到衛生問題?」去年夏天,我在台東一處知名景點旁的咖啡店內用飲料,當老闆看見我掏出自備的不鏽鋼吸管時,憋不住苦水的酸澀語調猶在耳邊。
台灣2030目標: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
環保吸管真的洗不乾淨嗎?我自己擁有兩支隨身攜帶的不鏽鋼吸管,每次使用後總是盡快清理,幾年下來狀況仍好;但當數量龐大時,究竟「衛生」會不會是個問題?
「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有專用的吸管刷子就沒問題了。」為了減少塑膠製品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早在兩年前就全面換用不鏽鋼吸管的「小白咖啡店」這樣答覆;面對擔心衛生狀況的顧客,他們如此釋疑:「其實就跟家裡使用的餐具一樣,清洗乾淨就好了。」
除了位於屏東的小白咖啡店以外,全台各地也有越來越多咖啡館主動改用環保吸管,好整以暇地等著法規隨後跟上。根據環保署去年公布的「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對於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等四大類海洋廢棄物,政府將以「2025年全面限用(以價制量)、2030年全面禁用」為目標逐步管制,期能達成「無塑海洋」的願景。
Keep on sowing your seed
以前,我總認為西方文明如此成熟,他們的環保意識肯定也比台灣進步許多吧!直到親身在歐美地區定居下來,才發現咱們的環保政策以及社會風氣一點也不落人後。從即將上路的「塑膠吸管禁令」看來,台灣不僅跑在美國波士頓之前,甚至比相對重視永續價值的德國柏林都還要先進。
話雖如此,我們的法規仍有許多未臻完善之處,需要時間逐步修正。畢竟,立法團體很難顧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也無法迎合所有人的價值判斷,在種種折衷與妥協之下,產出的法規往往不能一步到位。
幸好,比起消極等待政府優化體制,我們可以先從自身做起、用行動與氣場替未來的限塑計畫鋪路。舉凡自備餐具食器、支持裸裝商品、參與淨灘活動等等,每一個看似微小而無足輕重的舉措,其實都蘊含著巨大的精神能量,隨時可能在鄰人心中生根發芽,進而促成不可估量的改變與轉化。
如同愛因斯坦所言:「持續散播你的種子,因為你無法預知哪顆種子會成長茁壯 -- 也許全部都會。」(Keep on sowing your seed, for you never know which will grow -- perhaps it all will.)
讓我們一起用那些許的不便,換取更加永續的世界。
為我們想要的未來投票,就從今天開始!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9年7月號
到美國過日子以前,許多朋友都警告我:「美國人很不環保!」在追求便利、頌揚效率的社會氛圍下,別說塑膠了,就連紙類也不肯好好回收。
波士頓限塑政策新上路
抱持著這樣的印象,我戰戰兢兢地在波士頓展開生活,並試著延續舊有的消費習慣:帶購物袋上街買菜、以食物袋打包外食、用環保杯購買飲料。單看自己製造的垃圾數量,似乎跟以往變化不大,但若留心周遭,就會發現多數人都相當依賴一次性的餐具容器,有些餐廳甚至連內用飲食都以一次性的碗盤杯子盛裝,再看街頭巷尾那些分類紊亂的垃圾桶,資源回收的效率恐怕也不高。
就在我逐漸認同朋友們所言不假時,波士頓政府居然瞄準塑膠提袋、推出了一項熱騰騰的限塑政策,而且,管制規模比起台灣現況還要龐大。
就讓我們從波士頓的「塑膠提袋禁令」開始說起,並一路談回台灣吧 -- 看看台美兩地的商家如何因應這些影響深遠的管制政策,以及身為島國子民的我們,能在這場「方便」與「永續」的角力戰中做些什麼。
量販店到小商家,逐步禁用塑膠袋
根據這項禁令,波士頓商家(包括餐廳)不能再提供塑膠提袋給顧客使用,違者經警告無效後,將處以罰金50美元,再犯則每次開罰100美元;作為塑膠提袋的替代用品,商家可以選擇在店內販售紙袋、能用作堆肥或可重複使用的提袋,每個定價至少5美分。
實務上,這項塑膠提袋禁令採三段式漸進實施:
「請不要丟掉現有的塑膠提袋!」波士頓政府特別強調。如果店家來不及在禁令上路前消化完現有的塑膠提袋,可以向權管單位申請暫時免責、爭取過渡期間,並每月回報庫存減少的情形。
與此同時,波士頓政府並建置了非常簡明的線上專頁,幫助民眾和店家理解新規內容,並提供官方宣導告示、合格提袋供應廠商等實用資訊,讓店家自由斟酌使用;假如民眾發現違規情形,也能透過這個網頁輕鬆向政府回報 -- 只要填具一份簡易的Google表單,就跟回傳朋友的婚禮調查表一樣容易。
至於波士頓政府制定限塑政策的動機,恐怕再明顯不過了。
為什麼波士頓要限塑?
根據非營利組織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最新發佈的年度報告,在2017年的全球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中,共於波士頓所屬的麻薩諸塞州(以下簡稱麻州)沿岸拾獲將近50萬件垃圾,其中包括3,709個塑膠提袋;又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表示,進入溫度相對較低、日照相對較少的海洋環境後,即便是那些標榜「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製品,都有可能無法完全分解,而永遠留存於海洋之中。
也就是說,假如上述那3,709個塑膠提袋沒有在某次淨灘行動中被撿起,它們早晚會流向並永遠滯留海洋,而這還只是一個組織、一個年度、在一個州際沿岸所拾獲的數量,也難怪波士頓政府要推行限塑政策了 -- 老實說,哪個國家不該如此呢?
塑膠提袋禁令正式施行後,波士頓街頭隨處可見官方釋出的政令宣導廣告,商家也紛紛在收銀台周遭張貼相關告示,鼓勵消費者自備提袋;不過,也有仍然繼續供給塑膠提袋的商店,讓我忍不住手癢填了幾份檢舉表單,期待日後收到波士頓政府回覆查核結果。
左圖:波士頓街邊垃圾桶上的政令宣導廣 / 右圖:波士頓商家在收銀台前展示新規公告 (photo credit:花栗愷)
專訪功夫茶:限塑是新的生活習慣
看著那些熟練地用塑膠提袋為顧客包裝的店員們,我不禁猜想,大部分商家恐怕並不樂見這樣的禁令吧?相較於減省下來的提袋成本,衍生的員工訓練是否會是更大的挑戰?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我有幸採訪到竹前佳佑 -- 年紀輕輕的他,已是知名手搖飲料品牌「功夫茶(Kung Fu Tea)」的麻州區總經理,在全美兩百多間門市中,負責總管位於麻州的10間分店,其中5間位於波士頓市內。按照波士頓的新訂法規,像功夫茶這類店面較小的商家,其實從今年7月1日起再停用塑膠提袋即可,然而,功夫茶卻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我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從1月1日開始就全面停用塑膠提袋了。」不僅如此,功夫茶甚至主動擴大停用範圍,讓位於波士頓市外的那5間麻州分店也一併跟進。
面對這項變化,難道都沒有消費者抗議嗎?「很多啊!」竹前佳佑答得坦率:「就只能辛苦第一線的前台人員了。」幸好,停用塑膠提袋數個月以來,大家也逐漸接納了新的消費模式。「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習慣的改變啦,過了陣痛期就好。」竹前佳佑直言。
此外,由於功夫茶在停用塑膠提袋之後,改而提供再生紙製成的置杯架讓顧客免費索取,購置成本不減反增,讓人更加敬佩功夫茶積極響應限塑政策的心意與決定。
竹前佳佑分享功夫茶停用塑膠提袋的過程與挑戰(photo credit: 花栗愷)
台灣的限塑政策早了美國14年
至於我們台灣呢?早在十餘載前的2006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就公告了「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規範政府部門、公立醫療院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等場所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
2017年,環保署因應國際趨勢及污染議題,進一步將限制對象擴及藥粧店、美粧店、藥局、醫療器材行、家用電器行、通訊設備零售店、書籍及文具店、洗衣店、飲料店、西點麵包店等商家,並新增「購物用塑膠袋與專用垃圾袋兩袋合一」相關規定,勸導期結束後,今年起違規者一律依廢棄物清理法受罰。
還記得波士頓即將在今年7月1日全面貫徹塑膠提袋的禁用政策嗎?台灣也將在同日進一步擴展塑膠製品的限制範圍,禁止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對象提供一次性的塑膠吸管給內食餐飲使用;這項規定在去年預告之際便引發了不小的迴響,有人大力支持,也有人批評「擾民」。
首當其衝的商家紛紛嚴陣以待,甚至連尚未受限的店主都擔憂起來:「我們的內用顧客那麼多,假如未來限制提供塑膠吸管,勢必得用不鏽鋼或玻璃製品代替,又怎麼可能洗得乾淨?政府有沒有考慮到衛生問題?」去年夏天,我在台東一處知名景點旁的咖啡店內用飲料,當老闆看見我掏出自備的不鏽鋼吸管時,憋不住苦水的酸澀語調猶在耳邊。
台灣2030目標: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
環保吸管真的洗不乾淨嗎?我自己擁有兩支隨身攜帶的不鏽鋼吸管,每次使用後總是盡快清理,幾年下來狀況仍好;但當數量龐大時,究竟「衛生」會不會是個問題?
「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有專用的吸管刷子就沒問題了。」為了減少塑膠製品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早在兩年前就全面換用不鏽鋼吸管的「小白咖啡店」這樣答覆;面對擔心衛生狀況的顧客,他們如此釋疑:「其實就跟家裡使用的餐具一樣,清洗乾淨就好了。」
除了位於屏東的小白咖啡店以外,全台各地也有越來越多咖啡館主動改用環保吸管,好整以暇地等著法規隨後跟上。根據環保署去年公布的「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對於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等四大類海洋廢棄物,政府將以「2025年全面限用(以價制量)、2030年全面禁用」為目標逐步管制,期能達成「無塑海洋」的願景。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一次用產品減量宣導網站
Keep on sowing your seed
以前,我總認為西方文明如此成熟,他們的環保意識肯定也比台灣進步許多吧!直到親身在歐美地區定居下來,才發現咱們的環保政策以及社會風氣一點也不落人後。從即將上路的「塑膠吸管禁令」看來,台灣不僅跑在美國波士頓之前,甚至比相對重視永續價值的德國柏林都還要先進。
話雖如此,我們的法規仍有許多未臻完善之處,需要時間逐步修正。畢竟,立法團體很難顧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也無法迎合所有人的價值判斷,在種種折衷與妥協之下,產出的法規往往不能一步到位。
幸好,比起消極等待政府優化體制,我們可以先從自身做起、用行動與氣場替未來的限塑計畫鋪路。舉凡自備餐具食器、支持裸裝商品、參與淨灘活動等等,每一個看似微小而無足輕重的舉措,其實都蘊含著巨大的精神能量,隨時可能在鄰人心中生根發芽,進而促成不可估量的改變與轉化。
如同愛因斯坦所言:「持續散播你的種子,因為你無法預知哪顆種子會成長茁壯 -- 也許全部都會。」(Keep on sowing your seed, for you never know which will grow -- perhaps it all will.)
讓我們一起用那些許的不便,換取更加永續的世界。
為我們想要的未來投票,就從今天開始!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9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