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業的毛利王!創新研發力逆轉夕陽工業

走進宗瑋工業的廠房,會以為自己身處高科技的研發中心。現任董事長林健祥,30年前接手家中虧損連連的塑膠工廠,放下博士光環從頭打拚。他雖身處傳統產業,卻心懷追求創新的研發精神,讓他獲得無數國外大品牌的信賴,在塑膠業中異軍突起。


台灣人勤奮認真,拚勁十足,在各個產業幾乎都能拚出一片天。位在新北市新莊工業區的宗瑋工業,董事長林健祥從無到有的打拚過程,就是其中一個勵志故事。

宗瑋主要產品為塑膠射出製品、機構設計、模具開發等,年營收約十億元,營業額雖不驚人,但客戶都是國際頂尖大廠,包括創立超過百年、位居全美五百大企業,以頂級維修工具著稱的實耐寶(Snap-on)、受到環法職業自行車選手愛用,有單車界BMW之稱的美國知名自行車品牌Specialized,以及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科技等,外銷市場占比更高達98%,且毛利率高達45%,在塑膠產業中可說獨樹一格,也算是一家隱形冠軍。

由於宗瑋的傑出表現,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為了培養二代接班而成立的「塑膠產業共學會」,還特別將宗瑋列為標竿企業,安排學會成員參訪。除了聽聽林健祥打造高毛利的祕密,也希望以宗瑋的經驗,帶領未來台灣塑膠產業升級。

媲美高科技的研發力

高毛利的首要原因當然是高研發能力!而高研發能力又來自於捨得投資各種最先進設備。

由於客戶都是國際大廠,宗瑋對研發毫不馬虎,光是內部的測試實驗室就耗資1.5億元,遠超出許多塑膠小廠的年營業額。

來到實驗室中,最令人驚艷的有兩台測試設備,是一般同業看不到的豪華版配備。

一台是耐衝擊測試。像是採用高速鋼珠去射擊消防員面罩,以此測試強度。

「不能碎、不能裂,這在火場中是救命的東西,」林健祥表示,宗瑋生產的消防員面罩,除了強度達到防彈、防火等級,還要兼顧消防員在火場中的視野。因為面罩有弧度,但兩邊視角不能因為光線折射造成物體變形。這種技術相當困難,宗瑋卻能做到,讓最挑剔品質的德國客戶,願意到台灣來下單。

其二則是落地測試。由於宗瑋生產的材料使用在工業電腦上,這個測試就是直接把工業電腦拿來摔,各種角度連摔32次,不但外殼不能損壞,所有功能還要維持正常運作。

來到廠區二樓,四台日本進口,價值一億五千萬的3D金屬列印機,更是林健祥近年的祕密武器。這四台機具的精密度,已經達到國防工業等級,從日本出口來台灣前,還得通過日本保安廳審核,從下訂到交貨,至少等了九個月。

這四台機器被林健祥視為宗瑋下個世代產品發展的基礎,預計可以大幅提升塑膠開模技術的效率約四成。

除了各類一般塑膠廠少見的設備外,宗瑋的廠辦還有一項特色──為數眾多的琉璃藝品。這是林健祥個人的收藏嗜好,大大小小約有上百件之多,幾乎就像小型博物館。

為什麼鍾情琉璃?林健祥形容,熱融狀態的塑膠原料是半透明、甚至是透明的,尤其是剛射出到模子尚未凝固前,看起來就像琉璃般的藝術品,他非常喜歡那種感覺。

後來每做成一個案子,他就買一個琉璃藝品來犒賞自己,除了讓冰冷的辦公室增加不少色彩鮮艷的文藝氣息,也鼓勵員工,要用創作藝術品的精神來服務客戶。除了向國內藝術家購買,連出國時看到漂亮的琉璃或水晶藝品,他也會買回來珍藏。目前他的琉璃收藏,粗估市值至少超過兩億台幣。

技術至上:先練兵、再接單

林健祥會如此投資最新進的設備,是因為他很重視技術。

今年66歲的林健祥是高分子材料博士,畢業於美國麻州大學羅爾分校,接手父親成立的宗瑋工業近30年,光是機具設備的添購及更新,就砸下近十餘億元,在塑膠射出領域是驚人的大手筆。

塑膠產業約莫每十年就是一個新世代,林健祥平常就會特別留意有沒有新開發的技術,常到美、日、德等國考察,只要發現適合塑膠產業,而且對未來生產流程有幫助的技術或機具,就會先買下來。「我們一定是先練兵,練得差不多之後再開始接單;等到有了訂單才來找技術,一定來不及,」他堅定地說道。

除了技術,由於本身是材料專家,所以備料更有其堅持。據說一般塑膠廠大約只有四、五種材料,但宗瑋的相關材料超過兩千種,「只要你聽過的塑膠材料,我們都有,」林健祥自信地指出,料源充足,才能夠隨時應付客戶出題。舉例來說,有一個客戶要求產品要同時能抵抗柴油和汽油的侵蝕,但客戶自己並不知道要怎麼做。宗瑋就從諸多材料中去挑選、排列組合、進行測試,順利完成任務,當然也奪下了訂單。

工研院也認同專業度

宗瑋的技術實力,也獲得工研院肯定。2015年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LED消防瞄子燈,就是雙方合作的成果。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副組長廖榮皇表示,消防員的工作環境極為特殊,進入火場時需要背負近30公斤的裝備,而且必須耐高溫及耐衝擊,需要尋找質堅量輕的材料。宗瑋以金屬強度設計出滿足這些要求的塑膠材料,成功讓消防裝備進入量產。

由於塑膠射出的產品品質,需要從強度、精度、縮水率等面向考量,這與模具和材料有很大的相關性。廖榮皇觀察,因為林健祥是高分子材料的專家,可以做出一般塑膠射出廠做不到,高精度和高強度的產品,很多客戶、甚至同業,都會來找他幫忙解決相關問題。

林健祥帶領公司在研發上多年的努力,也獲得了他的母校、麻州大學羅爾分校的肯定,頒授榮譽博士給他。其實這個榮譽博士學位在2020年就已核定,但因疫情始終無法前往受贈,今年5月才終於成行。

林健祥在事業有成之後,也對母校回饋很多,捐助數筆獎學金,更在2016年捐助成立「創客空間」(MakerSpace),由退休的教師或業界專家,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已有超過800名學生加入,學校也以林健祥的英文名字,為這個創客空間命名──Dr. Lawrence C.H. Lin MakerSpace,表彰他的貢獻。

放下身段,從頭學起

就算林健祥榮光加身,也不要以為他如此事業有成,一路走來都是一帆風順。其實30年前他接手父親創立的宗瑋工業時,公司當時非常艱難。

1983年,林健祥赴美留學,隔年宗瑋成立,那時他還不知道家裡開了塑膠工廠。

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林健祥進入大型材料公司任職,年薪高達千萬台幣,生活優渥。工作幾年後,卻接到父親電話,希望他回台灣幫忙,他才知道家裡有這麼一個虧損連連的事業。

在親情呼喚下,林健祥決定回家看一看,結果令他大為吃驚,「那時公司在做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看到父親每天在跑三點半,忙得焦頭爛額,」林健祥回憶,看著一團亂的公司,再加上哥哥覺得他回來就是想搶家產,兄弟之間有些誤會,讓他一度萌生退意,想回美國工作。

天人交戰之下,林健祥覺得至少還是要盡人事,拚一下。財務能力是他覺得自己最需要強化的第一步,便開始連上三個半月的財務課,去了解什麼叫「科目」?什麼叫「分類帳」?資產負債表裡的訊息要如何解讀?一切從頭開始。

其次,他放下博士的身段,每天工廠的工作結束後,就自己開車到各個塑膠同業的模具部、射出間拜訪,不會的就學,不懂的就問。

同業有競爭關係,人家怎麼會願意教?「他們都覺得我是一個小塑膠廠來的笨博士,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學材料的林健祥,原本對塑膠的開模射出一竅不通,靠著這樣一步一腳印,建立起專業知識。

當初之所以能夠放下「博士」頭銜不恥下問,源於在美國的一段經歷。在取得博士學位前不久,林健祥隨著指導教授到紐奧良市參加美國化學學會的年會,發表他的研究論文,晚間則和幾位相關領域的學者餐敘。當晚的席間甚至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讓他心情十分忐忑。

沒想到,幾位學者在席間不但誇讚林健祥的研究成果,還不斷詢問相關細節。那時他很訝異,為什麼這些人會願意請教一個甚至還沒有正式取得博士學位的人?一位教授的回答,至今還深深烙印在林健祥的心中:博士只是在某個領域有所專精,並不代表什麼都懂。「以前台灣人能在美國拿到博士都覺得趾高氣揚,但那一瞬間我感覺挨了一巴掌,從此之後就覺得博士也沒什麼了不起。」

解決客戶的多年難題

即使接手之初下了這麼多苦工,林健祥承認,心裡還是非常沒把握,直到後來看到一份報告,提到1994年時美國塑膠業的產值是2,600億美元,但全球的電腦產值才2,200億美元,他才比較篤定,認為這是一個有前景的產業,並開始積極往美國尋找客戶。

九個月內,林健祥飛了四趟美國,終於打開一個契機。知名自行車品牌Specialized製造的水壺有漏水問題,困擾多年無法解決,就把這個難題交給林健祥。

林健祥與同仁仔細研究後發現,主要是製造流程產生的公差,需要調整一些尺寸角度。後來宗瑋團隊果然解決了問題,新的水壺即使擠壓也不會漏水,客戶一口氣下了200萬個水壺蓋訂單,讓宗瑋賺進第一桶金。這個案子讓宗瑋奠定發展基礎,而另一個德國案子,則是宗瑋建立聲譽的重要一戰。

這個案子的產品在宗瑋內部被戲稱為「變型金剛」,是消防面罩當中不起眼卻很重要的一個零件,用來固定無線射頻辨識(RFID)、LED燈和電池等元件。

一開始大家也不知從何著手。林健祥召集各部門同仁,開了十多次會議,把遇到的問題逐一解決,最後跟客人報價,一副模子15萬美元。

後來德國客戶來驗收,對品質讚不絕口,而且透露,相同的模子在德國開價是110萬美元。價差將近七、八倍,不是虧大了?「我不會說虧大了,只能說少賺了一些,」林健祥笑著說。這個案子後來成為宗瑋吸引其他客戶的產品,非常值得。

從門外漢,轉型為成功企業家,林健祥證明了塑膠並非夕陽工業,也不一定要靠少樣多量、壓低成本取勝,只要技術領先、品質精良,一樣可以闖出一番天地。

【宗瑋工業小檔案】

創立/1984年

主要業務/塑膠成品生產射出及設計開發、製造與銷售,包含運動器材配件、汽車材料、電子機殼等。

員工人數/250人

【林健祥小檔案】

現任/宗瑋工業董事長

出生/1956年

學歷/淡江文理學院化學系、美國麻州大學羅爾分校聚合物科學暨塑膠工程計畫化學組博士

更多內容請見2022年5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全員躍升數位高手〉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189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