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師對談 瑪麗.英格利斯

與靈性連結
打造扎根落地生活

一個落實身心靈健康的社區有多令人嚮往?看看蘇格蘭東北角莫瑞斐斯海岸邊的芬活生態村(Findhorn Eco-Village)就知道。

一九六O年代,失業的三個大人帶著三個小孩,住在拖車裡,透過冥想、靜坐、聆聽同時遵循大自然法則的指引,在貧瘠的土地上神奇地種出了碩大的捲心菜、草藥和鮮花,從此土地有了新的生命與契機。如今,這個地方已萌發了超過四十間的靈性企業。芬活生態村已成為西方靈性重鎮,每年吸引四千位靈性課程的學員前來上課,每天更有五千位訪客造訪這個小村落。

創辦人在一九七二年正式將這個地方註冊為基金會,全心全意推廣涵蓋「四大意義」的永續生活:一、個人修行/靈性提升;二、強調社交生活;三、重視生態保育;四、追求經濟穩定。如今有五百多位村民定居這裡,過著遵循靈性、環保、永續大地的生活。

在這裡村民與植物精靈、天使或神溝通,是稀鬆平常的事,平均耗用的環境資源是全世界已開發國家中最低,只有英國平均的一半。可想而知,一個有意識的生活能為地球帶來多大的益處。這裡的居民不只是鄰居,更像是靈性世界的家人。每個人難免有自己的性格、偏執或固執,但是因為有共同追求的理念,總能在分岐後再度回到原始推崇的生命態度。

有時候,充滿了祝福、靈感,並與周圍的人心靈相通。有時候,也會被一連串障礙給絆倒,積累痛苦、陷入抑鬱,不管怎麼嘗試似乎無法擺脫。有時候,有人意外地感謝我們或提供我們服務,或一起為另一個人伸出援手。有時候,奇蹟發生,眼淚釋放,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事,也在祝福下發生了。

芬活基金會還開發了一款相當有意思,以幫助生命蛻變為主旨的遊戲。遊戲可以提供有趣的觀點,實質幫助人們理解不同層次的生命洞見,讓人優雅地改變。透過遊戲的縮影,支持同桌參與遊戲的同伴去探索彼此靈魂深處的旅程,也能提供線索讓人看到自己所創造的人生經驗。玩過的朋友無不嘖嘖稱奇。

這是一個從內而外,從外而內實踐善的地方,我也一直渴望自己能居住在一個充滿建設性意識的地方。從今天的受訪者身上我有了另一層啟發:與其羨慕、渴望,要不我們找一些有心、有能力的人,一起攜手共創一個我們真心想要居住的園地。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期許,就讓我們共同發願,同時實踐。

順從大自然引導
漣漪逐漸擴大

賴佩霞:首先我們來談談位於蘇格蘭的芬活生態村(Findhorn Foundation)。在什麼機緣下,人們聚在一起,開始了這個生態村?

瑪 麗: 芬 活生態村並不是刻意創建的。一九五七年彼得卡迪(Peter Caddy)、艾琳卡迪(Eileen Caddy)帶著三個孩子,以及好友桃樂絲麥克林(Dorothy Maclean)來到芬活小鎮;因為彼得爭取到一家四星級飯店的工作。一九六二年,彼得再度失業,艾琳並沒有因此很擔心,她知道這只是上天的計畫。他們在心靈看到一幅圖畫,被告知要到當地的一個公園,就把拖車開到那裡,住進拖車屋(caravan)。為了生活,他們試著在屋子附近的貧瘠土地上種植蔬果,並透過靜坐、冥想等方式來尋找方向並遵循大自然的引導,漸漸找到適宜人居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生態村的開始。

彼得主要發展直覺力,帶領許多直覺力的訓練。而桃樂絲曾接受蘇菲派的啟迪與訓練,她發現到大自然中的小意識,可以與它們連結,也可以接觸到天使與精靈的世界。他們三人在靈性上各有不同的經驗與特長,憑著內在與上天的連結而活著,聆聽上天的聲音。接受祂的引導,發展出許多靈性的部分,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與神聖者連結學習,包括如何經營旅館,如何接觸人們,如何進行靈性教導,如何彼此相愛、愛自己所做的等,許多創意與靈感都來自內在聲音。

生態村的人不是照著宗教的方式,而是進行一些靈性的操練,加強他們心靈深處與神聖源頭的連結。不用理會神聖者為何,甚至不需要如道何稱呼祂,只需要與內在聲音合作,也與其他人合作。後來有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生態村開始成長,持續擴大。

傾聽內在聲音
共築綠色生態村

賴佩霞:通常像這樣類型的靈修社區,都有一位大師在領導,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靈修與學習。而芬活生態村其中兩位創始人是女性,與一般靈修社區是由一位男性上師創立,完全截然不同。

瑪 麗:我最初到芬活時,發現彼得、艾琳、桃樂絲在社區非常有權威。社區每個人都要參加早晨的集體靜心,艾琳會在這個時候給大家一些引導。人們以非宗教傳統的方式聚在一起,有時桃樂絲會閱讀一些天使的信息。在集體靜心結束的時候,我們討論當天的工作,分配任務。後來人越來越多,我們就增加集體靜心的場次。人們短期來這裡體驗生活,也需要工作,包括廚房、園藝與客房整理清潔。

就在我到芬活沒有多久,艾琳得到上天的指導,要她停止對社區的人們作引導。因為人們逐漸開始依賴她的引導,想要從她那裡知道應該怎麼做。但芬活是一個學習的社區,靜心是為了讓人們轉向自己的內在,與自己的神聖源頭連結,學習
傾聽內在聲音,學習傾聽別人,參與有形界與植物界。

賴佩霞:芬活有自己的學校嗎?

瑪麗:芬活生態村有幼稚園,為學齡前的孩子上基礎課程,兒童在當地有一般小學可以上學。很多人來到這裡,發現欠缺的,或建議應該建立的,我們都會鼓勵他們去做。例如,原本在芬活經營生態公司的人計畫要離開,想把公司交給生態村。但生態村決策者認為他們沒有時間可以經營這一塊,而喬治認為,這些包含綠色材料的應用、與大自然合作的方法、綠色房屋建築、風車、機器、非化學物質的療法工作很有價值。結果生態村的決策者對喬治說:「如果你認為它應該在這裡發生,那麼就由你去做。」所以,他就開始接手執行。

瑪麗.英格利斯
Mary Inglis
* 蛻變遊戲教育總監
* 芬活( Findhorn 基金會,InnerLinks英國辦公室負責人
* 蛻變遊戲資深培訓師、帶領教練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23期/ 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