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一個生日的里程碑:80歲了 (文/費文(講義雜誌總編輯))
紐約時報撰寫養生專欄45年的Jane E. Brody,最近發表這篇80歲生日感言,摘譯如下: 當我的一個五十多歲的女性朋友知道,我將年滿80歲時,她說,「現在80歲是新60歲(the new 60),你替我們大家立下一個偉… 詳全文
牛肚吃法,東西大車拚 (文、圖/林冠儀)
圖說:●厄瓜多牛肚(Guatita Ecuatoriana),以花生醬為基底,看起來像咖哩 厄瓜多牛肚vs.臺式滷牛肚 新婚第一年,看著海外朋友們如火如荼地準備年菜,我也開始覺得緊張。 心中早已經列出清單,卻未曾仔細… 詳全文
尋找巨龍:三十年,五千杖 (文/徐正雄)
舉手之勞,給老人一杖之力 生病後,常到住家附近爬山,偶爾看到有些老人撐著綠色竹杖登高。 心裏很好奇,這些新鮮竹杖究竟從何而來?登山客不可能從家裏帶這種柺杖,也不可能自己就地取材,那需要砍伐削竹… 詳全文
〈大自然的野味&野趣〉兩個和尚抬水喝 (文、攝影/張伯權)
圖說:●秋冬地上蚯蚓不如春夏多,只有多吃漿果草莓 我知道,牠們心裏都在默默唱著一句─「我不是一隻被人囚禁的鳥,我沒有忘掉天有多高。」 說起「求偶」這檔事,雌性選擇雄性,大自然中絕大部分的動物似… 詳全文
從「清冠一號」探討疫情下的個人防疫重點 (文/呂桓毅 中醫師)
提昇身心免疫力的「三不五多」防疫祕訣 五月中以後,臺灣的疫情持續嚴峻,現在一到下午兩點,幾乎每個臺灣人都會打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關心最新的疫情數字。增加幾百人確診,死亡人數數十名,這樣…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保持社交距離不孤單 (文/Jane E. Brody;呂玉嬋節譯、紐約時報)
專家提供的兩劑「抗焦慮疫苗」 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群聚─這是標準的防疫守則,但明顯違背了人性。 人是社會動物,多數人天生喜歡和他人建立關係,人際關係可以消弭壓力和焦慮帶來的有害生理效應,反過…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自殺問題 (文/錢復口述;黃瀚瑩編輯)
珍惜生命 近年媒體減少了自殺的報導,這並非自殺率降低了,而是媒體已經意識到,自殺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導致自殺的原因很多,但終究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自殺不但浪費了一條寶貴的生命,更讓親友痛… 詳全文